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
事跡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你知道哪些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5篇,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篇1)
吳__,中共黨員,2017年5月擔任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安仁鎮皇都村駐村第一書記。在之前的工作中,也為單位的骨干成員,不僅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更是深得群眾喜愛,也被同事稱為熱心大哥。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吳西選利用一切時間并經常犧牲休息時間入戶走訪群眾、了解民情、摸村情;針對村中的真實問題想辦法、找對策、制定全村發展規劃;從一點一滴做起,提高治理水平,全力推動精準扶貧;團結班子、提高戰斗力、服務群眾,事事為村民著想,希望真正能為貧困群眾解決問題,帶領村民擺脫貧困,使皇都村擺脫貧困村,這些所做所為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具體事跡如下:
一、入戶調查,仔細排查,精準確定貧困戶
自上任以來,堅持通過隨機的入戶調查,結合鎮政府及村干部的情況反饋,根據市政府對貧困戶的確定標準精準確定貧困戶。只有自己入戶與群眾深入交談,才能掌握最真實的情況,讓真正的貧困戶得到精準幫扶。
二、一點一滴的無私奉獻,深得群眾感動
貧困戶中的老黨員肖金柱老大伯,其兒子離異多年,孫子患精神疾病,吳西選經常幫老人干農話、打掃衛生,并與其談心,希望通過一些國家政策幫老大伯一家逐步解決實際困難。
為包聯戶張紅心找貸款,為其女兒找工作,并幫其干農話、打掃衛生等。
韓選民因其妻子、兒子有殘疾,吳西選為其找貸款,幫其發展大棚冬棗產業,并針對其兒孑的廚藝優勢幫助其開飯店。
在暴雨高溫來臨時首先想到貧困戶,以皇都為家,為村上爭取773米生產路硬化,2干多米巷道下水施設建設。
由干村上辦公經理費困難,自費為村上買筆、紙打印機等辦公用品。
端午節為貧困戶送問候!陳自明老人有殘疾,兒子在外打工自己和老伴管8歲小孫,吳西選義務為其看接孩孑、復習公課,干農活。
三、找準路子,發展特色產業
吳西選帶領村干部,配合駐村工作隊和鄉干部,深入開展調研,召開貧困戶座談會,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尋找脫貧措施,為每戶貧困戶制定脫貧計劃,用八個一批對應找措施,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愿的基礎上,科學確立了發展冬棗產業為主,外出打工就業為輔的脫貧致富的路子。
四、精神扶貧,重拾生活信心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自尊心很強,特別是一些貧困戶,他們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感受不多其他人的溫暖,心理比較敏感,在幫助他們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方法方式。吳西選經常通過談心的方式走進他們,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幫助來獲得他們的信任,以使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對黨要幫他們脫貧的信念產生信任,至此不但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優秀黨員形象,更是讓貧困戶重拾生活信心,早日脫貧。
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篇2)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將奮力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眾志成城全力抗擊肺炎疫情。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個人都是戰士,一往無前,義無反顧。而在這場防疫攻堅戰上,少不了的是他們的身影,他們走村入戶的身影,他們來回奔波的身影,他們就是扶貧駐村工作隊。
扶貧駐村,他們在我心中
“既然擔起了這份職責,就要竭盡全力”,這是積石鎮加入村扶貧駐村工作隊成員韓毅龍常說的一句話。他既是一名普通的機關干部,也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在派駐成為扶貧工作隊成員到現在,從一頭霧水“零基礎”到熟悉村里一草一木,了解脫貧群眾家庭生活,這是時間帶來的量的轉變,更是經歷帶來的“質”的轉變。學習政策知識、走訪群眾了解情況,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宣傳上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解決脫貧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無數個白天是和村干部在田間地頭、在群眾的炕頭上聊生活、聊發展,無數個夜晚是和隊員在黨員活動室想思路、擬計劃,無以計數的周末是往來于脫貧戶的家與活動室。掛橫幅,發傳單,填明白卡………,這是他作為一個駐村工作隊員的職責,送政策、送溫暖,脫貧致富,這是他作為一個駐村工作隊員的目標。他無時無刻不認為,能給脫貧群眾帶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能給脫貧群眾帶去溫暖是一種崇高的使命,是一種無上的光榮,在這個平凡的世界里,他是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始終有一群“不平凡”的人在等他,在看著他,讓他覺得時間如此匆匆,都不夠自己為他們做到更多,也是黨和政府的脫貧攻堅這項偉大的政治工程,讓他的人生從此走向不平凡。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般,“從宣誓入黨的那一天起,鮮紅的黨旗根筑在我腦海,從扶貧駐村那一天起,‘他們’在心中”。
抗擊疫情,我在他們身邊
春節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特殊戰斗全面打響,在____發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的號召,全國上下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響應號召,走向戰場,與病毒搏斗,與時間較量。而作為基層一線的駐村工作隊隊員放棄了節假日休假,第一時間沖鋒在了防疫第一線。堅守一線爭當排頭兵,脫貧攻堅的“幫扶人”,搖身變成疫情防控的“守護人”。“扶貧駐村工作隊,‘拉’起來就是疫情防控的先鋒隊,作為黨員,就是要在黨和群眾需要的時候,亮明身份站出來,戴上了黨徽就要做對得起黨徽的事情………”,正在加入村入戶了解排查外出返鄉人員情況的韓毅龍說。戴黨徽、亮身份、作表率,緊要關頭映照初心。制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工作方案,排查篩選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對篩選出的16名返鄉人員測量體溫,嚴控入村外來人員、外省籍車輛,懸掛橫幅宣傳標語、張貼疫情防控指揮部公告、致黨員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十個核心信息”、告知書,簽訂防疫責任………。“眾志成城,疫情就無容身之處,凝心聚力,戰“疫”就會勝利”,在這鏗鏘有力的話語背后,作為扶貧干部,他深知責任不可卸,作為防疫“守護人”,他深知使命不可輕,戴上了黨徽他就是黨和政府政策的宣傳員,就是群眾的貼心人,戴上了紅袖章他就是疫情防控的狙擊者,就是群眾的“守護人”。
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篇3)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派出扶貧的駐村干部在村里扶貧都干了些什么,有效果嗎?”對此,我曾也心存疑慮。如今,我可以很肯定、驕傲的回答他們:“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當然顯著”!駐村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是我進步很大、感觸很深、感悟很多的幾年。
入戶,摸清民意。駐村后,我克服種種困難,認真細致地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參與村兩委干部座談會,參與村兩委工作會議,研究扶貧開發、民政救濟、人畜飲水等工作。深入凹鲊村委會所轄12個自然村小組的角落、田間地頭,走村串戶傾心交談,與村干部、村民拉家常、謀思路。對村里老百姓的需求我一一記在心頭,也從中了解分析凹鲊村委會貧困戶家庭成員信息、家庭住房安全、水源保障、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致貧原因、生活中面臨的重大困難等基本情況的詢問了解,我才真切體會到扶貧這項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偉大。我做到邊調查研究,邊宣傳黨的支農惠農政策,邊思考探索幫扶方案和措施。按照公司和鄉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幫助村民解決熱點難點實際問題。還記得,在一次入戶走訪過程中,“工作隊又來入戶了”,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樂得合不攏嘴,他高興地說:“政府給買了牛,自己才花3000元老伴兒的病就看好了,現在兒子是護林員每年有幾千元的收入,三口人還都有低保。在黨和國家的幫助下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心情也越來越好,感謝你們啊!”看到他們一家的笑容,頃刻間覺得自己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務實,謀求發展。我駐村期間對癥下藥,針對重點環節,落實幫扶措施。遇到難以克服的問題時,我還能得到單位的大力支持,盡快打開工作局面。通過積極和公司協調,為凹鲊村委會送來辦公電腦4臺,辦公桌8張,彌補了辦公設施硬件的不足,20__年為凹鲊村委會竹棚完小捐贈幫扶檔案柜2組,圖書270冊,圖書架4組共計0.938萬元,并為竹棚完小解決了一部分辦公硬件設施,幫扶辦公電腦4臺,辦公桌椅4套;充分發揮本公司的行業優勢20__年為凹鲊村委會爭取居民生產生活用電項目4個。2016年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扶貧資金1.74萬元,公司職工捐款1.6萬元,合計資金3.34萬元,產業扶持項目已經實施完成并產生收益;20__—20__年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扶貧資金共計5.97萬元,扶貧資金5.97萬元由物茂鄉政府統籌用作跨膀村異地搬遷安置點養殖小區的建設,養殖小區已經建成投入使用;20__年通過與局領導溝通對接協調,灑拉木村、王賣村兩村小組抽水站用電項目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用電項目投資共計34.1萬元,解決980畝的土地用水灌溉問題,極大的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2019年積極向元謀縣扶貧辦爭取扶貧資金10萬已到物茂鄉政府;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扶貧資金8萬正在申報中。現在時常都能聽到村民們說“村里現在的條件確實越來越好,如今大家用水、用電不用怎么發愁了,再也不用擔心隨時會斷電,可以放心大膽用電來煮飯燒菜。”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扎實的成效。
坦誠,收獲真情。
駐村期間,和一歲多的女兒總是聚少離多,家人的不理解使家庭關系矛盾日益突出。最后通過與家人多次交流,家人漸漸的理解和支持我,讓我在駐村期間沒有后顧之憂!為了使駐村近兩年有所作為針對凹鲊村委會地理位置較偏、人員素質文化水平偏低,群眾等靠要思想較重等現實情況,我組織群眾一起學習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和政策要求,更好地解讀政策、落實政策,做好服務指導工作。同時當好宣傳員,把黨委政府、電力扶貧最新的政策舉措帶下去。期間作為駐村隊員我迷茫過、委屈過,部分群眾的不理解,部分貧困戶的不支持不配合,但最后還是咬牙堅持下來。當然也有許多讓我感動的瞬間,去過拉村開展入戶走訪,晚上9點從村子出來,村子里道路都是泥土路,由于前幾天下了幾次大雨,道路沖毀很嚴重,車子行駛在一路顛簸的山路上,突然電話有一條信息,打開一看,是掛點的貧困戶給我發的信息,上面顯示“謝謝你們的關懷,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生活打理好。你們的關心與幫助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真心的感謝!”,當時心里充滿了太多感動,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心酸苦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耐心,消融堅冰。
剛開始駐村期間,為了摸清每個村小組、每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鄉掛點領導干部們帶著我去挨家挨戶的走訪,我發覺個別群眾談話基本靠“吼”,我們根本無法心平氣和的和這么些個“刺頭”講道理。其實個別的家庭條件不算太差,但是固執的脾氣和激進的性格讓我們每個走訪人員及駐村干部都相當的為難。有可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找著你喋喋不休半天,也可以為戶口簿上的某個別錯字發上幾個小時的牢騷,也可以因為他自以為的某些“不公”對著我們大發雷霆,跟我們扯上歪理鬧個半天。但只要真心實意辦實事,群眾就會認可。所謂“好事多磨”,我們在宣講有關政策、調處矛盾糾紛的過程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一遍又一遍的給群眾講解,從未想過放棄。久而久之,情況慢慢有了改變,我們的堅持不懈終于得到了回報,看到村民們的觀念在更新、在變化,并對我們的幫扶工作也能慢慢接受,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欣慰。
如今,駐村四個年頭將滿,從溫暖的春天,到火熱的夏天,再到金黃的秋天,一直到寒冷的冬天,每天我都活躍在村委會的各家各戶,我看到了精準扶貧、異地扶貧搬遷給掛點的村村寨寨四季的變化,看到老鄉們臉上滿滿的收獲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到他們搬入新居臉上獲得的滿足,又感到無比的欣慰,自己的付出都是那么的值得!駐村四年讓我對老鄉們有更多深沉的愛……。我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電力員工,村委會各個村落只要出現用電問題我都會及時幫忙解決。這四年對于80后的我發生了太大變化,我完成了由企業員工到駐村隊員的角色轉變,從當初的不適應到適應,從陌生到輕車熟路的的過渡。老鄉們的樸實,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后生與鄉親們的距離更近了,老鄉們的質樸,善良與美麗,也給我留下了太多感動的人和事,聽著老鄉們“小尹,小尹”的叫著心里特別親切!從當初的迷茫、彷徨、焦慮和委屈換來鄉親們如今的認可。
扶貧路上,像“我”這樣的還有很多,他們不渴望外界的掌聲,也不奢求光環的籠罩,他們只想默默的為村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因為他們對那片土地愛得深沉,他們更渴望,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創造村民向往的美好生活。這是一份即將交出的誠意卷單,明天的凹鲊村一定會更加美好。我作為凹鲊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員,定不忘使命,不負韶華。
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篇4)
在積石山縣,很多人知道__這個名字。1969年2月,__出生在柳溝鄉上坪村下坪社一戶貧困戶家中,高中畢業后,去新疆挖金,到青海挖蟲草,但都沒有掙上錢。
1996年,__在省建四公司學到了從事工程建筑的本事,1999年,他從省建四公司辭職返鄉,一步步發展,注冊5000萬元成立了甘肅偉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自己越富有,越不能忘記自己的家鄉,總想為家鄉做點事……”__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盡自己所能奉獻愛心,傳遞社會正能量。20__年6月,他籌資100萬元,向積石山縣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無償注資。20__年9月,當__得知該縣五名大學生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大學時,主動對他們進行幫扶,使他們圓了大學夢;20__年12月,為了積極響應縣扶貧濟困“光彩事業”的號召,他主動捐款100萬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__常對家人和企業管理人員說。如何做到呢?他常常思索著,20__年底,當他被推選為上坪村村黨支部書記時,更加堅定了他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在__擔任村支書后,就全力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只要是村里鄉親們迫切需要,他都慷慨解囊、傾力相助,為村里辦了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同時,他還團結帶領本村群眾栽植花椒樹、修建調蓄水池、辦養殖場、搞易地搬遷、勞務輸轉,有效改善了全村道路、飲水、住房、教育等基礎設施條件,并在富民產業培育方面探索出了適合本村發展的新路子。由于__為上坪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付出了心血和努力,他還被選為縣人大代表。
“看到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__說。
近年來州委辦公室以“聯村聯戶聯民心、為民富民解民憂”為宗旨,按照“村美民富、田園風光、秀美庭院”要求,在雙聯幫扶點――臨夏縣新集鎮寺灣村,通過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培育村級特色富民產業,抓好精神文明創新活動,努力幫助群眾打造和諧自然美麗的新寺灣。
優秀扶貧工作者事跡(篇5)
__,男,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生于19__年10月,中國共產黨黨員,本科文化程度,2006年4月參加工作,現任友誼農場第五管理區黨委副書記。自農場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以來,該同志立足崗位,主動作為,堅持每周至少3天走訪貧困戶,嚴格按照農場"三個一"的要求并制定脫貧措施,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用真心扶真貧,用真情扶真困,幫助貧困戶脫貧。
第五管理區區直轄4個居民委,1143戶,2771人,是友誼縣三個重點貧困村之一。其中20__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戶,40人,20__年初開展貧困戶精準幫扶后,現有貧困人口4戶,8人,脫貧16戶32人。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王立彬入戶走訪座談,訪貧問苦,幫助積極爭取項目,為貧困群眾工作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仔細排查,確保精準識別。
第五管理區按照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回頭看"要求,嚴格按照"六個精準"的總體要求和"五進十出"工作法,在嚴格執行"十退出"標準的同時,充分考慮無房(危房)、重病、殘疾、因病返貧、因災、因學致貧、無勞動能力等困難家庭實際情況,按照居委會干部會初選,"第一書記"和社區干部走訪,黨員群眾代表大會評議,緊緊抓住精準識別第一關,擬定貧困戶名單公示等程序進行,所有程序環環相扣,對評議出的20戶貧困戶名單在管理區進行長期公示,并公布農場扶貧辦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二、依托項目,解決貧困戶急需。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排除萬難,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落實項目資金40余萬元;新修區直道路3公里,維修區直主道2公里,新修公共廁所3座,為行動不便的貧困戶修建小型廁所7座、室內廁所3所。得到了管理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三、找準路子,發展特色產業。
同志帶領社區干部,配合駐村工作隊和農場領導,深入開展調研,召開貧困戶座談會,讓貧困戶自己分析致貧原因,尋找脫貧措施,制定脫貧計劃,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愿的基礎上,科學確立了發展種養植業為主的脫貧致富的路子。一是20__年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地"致富能人"來村里流轉土地1000余畝發展經濟作物種植,使管理區群眾在獲得土地流轉租金的同時,通過帶動貧困戶就業增加收入。二是引導群眾在發展養殖業做文章。引導貧困戶聯合在外務工的成功人士返鄉發展養殖業,目前管理區養雞、養鵝、養羊戶逐漸增多,群眾增收明顯,尤其是有更多的貧困戶通過養殖脫貧致富。
四、精神扶貧,重拾生活信心。
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對于貧困戶的來說,他們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對于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來說,他們的心理更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潰的邊緣。為此王立彬同志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十分注重對這類貧苦戶的心理疏導,采取精神扶貧。
對那些見人"不抬頭、不說話"自卑的貧困戶。王立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解決不好,這些人很有可能走到社會的對立面。為此他同駐村工作隊一起,經常到這些"精神貧困"的貧困戶家中,同他們講解目前的扶貧政策,協調解決現實困難,幫助尋找致富門路,聯系外出務工。通過精神扶貧,那些自卑的貧困戶現在見人也熱情了,一些生活問題得到了解決,找到致富門路的收入增加了不少,一些貧困戶年內就能脫貧。
目前書記與管理區"兩委"班子繼續按照制定的脫貧規劃,同縣扶貧工作隊和管理區干部一起,做細做實精準扶貧,確保一戶一策落到實處,貧困戶按時按質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