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
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你是否在尋找“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精選篇1
鐘光平,男,漢族,1968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西省永豐縣佐龍鄉富裕村黨支部書記。
“一人富,不是真的富;只有大家都富了,那才是真的富。”為恪守昔日諾言,帶領村民踏上致富路,32年來,他通過贈種子、傳技術、幫銷售、吸收貧困戶務工、吸納貼息貸款入股等方式幫助19戶貧困戶脫貧,堅持每年無償提供30多個蔬菜大棚給村民種菜,常年吸納100多人在農場做工,定期培訓種植農戶1萬余人次。依托家庭農場陣地,不遺余力地開展傳幫帶活動,組建專業合作社,打造致富聯合體。經過多年努力,村里新增23家家庭農場,流轉土地2200余畝,四成以上村民從事規模化種植養殖業,人均年收入明顯增長,所有自然村都通了水泥路、自來水,建起了活動中心、農家書屋、村民說事室等,提前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這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在歐陽修故里江西永豐,就有這樣一個人,始終堅守“一口唾沫一個釘”,把信守承諾當作一輩子最大的事。他就是鐘光平,也是全省家庭農場的樣板和標桿——光平家庭農場的農場主。
1987年,鐘光平的母親因無錢救治而病逝,這成了他此生心中最大的傷痛。他向兩個弟弟承諾:一定要發家致富,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
2013年,鐘光平當選村支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村民作出承諾: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要帶領全村人共同脫貧致富。在帶領村民致富的過程中,他再次作出承諾:我不但要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更要帶領大家做誠信人、種良心菜。
34年來,他一步步踐行著自己的誓言和承諾,排除萬難,艱苦創業,不辭辛勞、激情滿懷地帶領全村村民發展多種產業,實施規模化農場經營,將一個被人戲謔為臟亂窮的行政村,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產業興旺、誠信種菜的富裕村。
鐘光平的先進事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40多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2014年,獲評全省農村專業大戶先進個人;2015年,獲評全省勞動模范;2016年,獲評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2017年,當選___;2019年,入選誠實守信類江西好人、中國好人;2020年,獲評“新時代贛鄱先鋒”。
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精選篇2
趙__,男,現任__杰威大富農飼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__杰威大富農飼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飼料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飼料生產企業,公司現占地30000平方米,配有現代化實驗室,1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樓、20000平方米的倉庫、22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及3200平方米的配套設施,年畜禽飼料生產能力30萬噸。
近年來,公司在趙__的帶領下,瞄準飼料市場前沿,勇于創新,銳意改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與當地農戶進行合作,實現供、產、銷一體,2020年公司銷售收入3。13億元,年銷售飼料7萬噸,年消耗玉米30000畝,直接帶動農戶10000戶,公司還與400多個大型養豬場、300多家養牛小區合作社、200多個羊廠、600多家養殖場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從而達到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目標,共同邁向致富之路。
此外,還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就業問題,先后安置2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并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解決了職工的后顧之憂。
趙__在安排公司吸收周圍百姓就業的同時,熱心公益,捐助鋪路、架設路燈,不斷為家鄉的建設捐資助力;其中,2018年為邢邑鎮404名貧困人口投保了保額為22620000元的扶貧保險,提供了教育、醫療和住房之外的第四重保障;為鎮里五個建檔立卡戶安排了工作;2019年4月非洲豬瘟期間為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了慰問品;2020年2月慰問新冠防控人員;2020年10月雙節期間慰問特警大隊執勤人員。2021年2月,慰問____抗疫一線防控人員。
為增強產業帶動,在趙__的帶領下,公司斥巨資建設鵝養殖與孵化基地,分三期完成,一期總投資5000萬元,引進國內先進的全自動化孵化設備100臺,年孵化鵝苗1000萬只,建設全自動化陽光鵝舍12棟、引進國內先進的全自動化脫溫設備12套及配套設備,年出欄脫溫鵝200萬羽,建設高標準陽光種鵝基地占地80畝種鵝舍30棟,年存欄種鵝60000萬只。二期投資3000萬,占地250畝建設標準化肉鵝舍110棟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五統一”經營模式,即統一供苗、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保障農戶利益。三期投資7000萬占地80畝,建設綜合辦公樓、屠宰車間、全自動化屠宰線。公司秉承“誠信經營、完美服務”的經營理念,為城鄉共同繁榮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創造出一條新路,起到成功一點、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積極作用。
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精選篇3
房__,生于1987年12月,中共黨員,__市__區石門寨鎮房莊村人,任__老君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房__依托村里的老君頂山和龍須河,因地制宜把生態資源轉化為旅游優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經過10年創業發展,助力房莊村走上了美麗致富路。
2016年老君頂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0年被評為美麗河北最美景區、2021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河北省冰雪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房莊被授予全國綜合治理示范村、河北美麗休閑鄉村、河北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榮譽。房__在2021年被評為第十屆河北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他的創業打拼經歷,主要做了三件事:改變、創新、融合。
改變,山民吃上旅游飯
房莊旅游開發前非常落后,交通閉塞,耕地少。出山沒有公路沒有橋只能趟水過,孩子上學都得步行10多里山路。窮怕了,父老鄉親們渴望富裕的愿望一年比一年迫切。村兩委干部多方考察調研,認為依水興旅可以致富。但是村里沒有錢,脫貧致富的創業夢很難實現。
村里有龍須河,有老君頂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房__經過多方考察調研,決定走鄉村旅游的發展路子,要讓父老鄉親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2015年夏天,投資8000萬元的老君頂景區對外營業。2017年適逢河北省第二屆旅游發展大會在__召開,他多處籌措資金,對景區提質升級,修建游客中心、濱水商街、生態停車場、戲水樂園、景觀綠化、幫助村民規劃民宿。景區越做越紅火,以前在外打工的人相繼回到景區,景區現有員工150人。2019年景區接待游客43。9萬人次,營業收入620。5萬元、利潤35萬元,納稅18。2萬元,帶動周邊農戶130戶、年增收16000元/戶。2020年受全國新冠疫情影響,游客接待數量大幅下滑,營業收入437萬元。
創新,紅利變現強經濟
為了讓村民獲得更多的收入,房__創新經營模式,景區實行“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股份制分配,80%歸__老君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10%作為村集體的股份,10%作為農業合作社的股份。村民以土地入股,在景區打工,獲得崗位工資,年終按比例統一分紅。除此以外,村民們還可以通過為游客提供住宿、餐飲等服務而獲取收益;不斷創新旅游項目,讓景區每年都有新變化,2016年老君頂生態旅游項目被列為河北省重點項目、2017年按4A級景區進行了升級改造、2019年增加高山漂流和6個網紅項目、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投入生產;2021年新增萌寵動物園和兒童水世界游樂項目。
融合,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老君頂景區以“旅游+產業”融合為綱,以“資源聯動”為軸,在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同時,全力推進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旅游+體育”,搶抓我國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有利契機,緊密結合全省“健康河北歡樂冰雪”系列活動等,立足老君頂景區冰雪資源優勢,大力開展冰雪運動,推動__冰雪事業的發展;“旅游+農業”,通過依托綠色產業作支撐,公司開發了農家樂項目和農村采摘項目,注冊了“君頂美農”“秦皇老君頂”農特產品品牌商標,有效帶動了村旅游項目開發;“旅游+康養”,通過推動“生態旅游+養生美食”融合發展,傾力打造“綠色餐飲、生態休閑、暖心服務”的田園歸居圣地。現在,全村60多戶有50多戶辦了農家院;“旅游+文化”,公司以文化發掘、傳承、開發為引領,以民俗文化、長城文化、石河文化、地質文化等富含歷史文化積淀的人文構件為核心,構成一個融合發展的綜合生態文化旅游體系。
如今,老君頂景區已經成了春季看花、夏季漂流、秋季采摘、冬季冰雪四季皆宜的打卡勝地。房__常說,“農村是我成長的地方,我要扎根山村,情寄旅游,把家鄉建的更美,讓父老鄉親生活更幸福,為家鄉振興做出更多的貢獻。”
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精選篇4
李__,男,河北__人,1987年10月出生,本科學歷(工學學士),__縣優秀退伍軍人,河北省冀青之星稱號,河北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河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現任__縣龐各莊鄉闞田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中共唐山市第十一次黨代表。上任以來,他充分展露青年干部的責任與擔當,一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更換自來水泵,重新鋪設地下管網,修村路、建廣場、安路燈,籌建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勇于擔當,把青春奉獻給脫貧攻堅,是80后新一代致富帶頭人的典型代表。在他的帶領下,闞田村榮獲了“__縣文明村”、“唐山市森林村莊、“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
2018年上任伊始,熟村情,察民情,解民憂,成了李__的頭等要事。首先著手解決了上屆班子遺留的12萬元債務問題,為全村向上向好發展奠定基礎。村里自來水在冬季多年出現凍裂,村民吃水困難,李__積極籌措資金,更換自來水泵1套,重新鋪設地下管網3000米,安裝4臺放氣設備,至此,冬天來臨村內無一戶村民家中水管凍裂,全村吃上了放心水。為了緩解用電緊張的問題,李__積極和供電公司溝通,分別在村南和村東新架設50KV和200KV變壓器兩臺,將室電和水電重新分開,全部更換最新款電路保護器,刮風下雨再也不會全部跳閘停電,村民用電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申報的高標準農田基本建設項目1090畝,解決了村民農田水利管道9265米、田間路2220米、田間地電改4824米等突出性問題。為解決村內街道照明問題時,兩次赴石家莊等地考察洽談,為了趕時間以最快速度安裝到位,兩次路過都沒有回岳父家看望愛人和剛滿兩歲的孩子。當村主路裝上了80盞LED路燈,通電的那一瞬間,不僅亮化了村莊,更多的是讓百姓的心里“亮”了,讓大伙兒吃了定心丸。
老話講,要想富先修路。下雨和泥、車行人推、下雨不出門、果菜不出地,這是村里行路難的一個真實寫照,也是李__親自著手的重要事。為了修一條順延出村的路,他和村兩委班子定點定位、丈量劃線,為村里修了一條暖心的致富路2000米,老百姓高興的稱之為環村路。因村內資金有限,李__自費為村民鋪設了長3000米,寬4米的農田石渣主路,即使下雨天,瓜果蔬菜也能順利運出田間地頭,再也不怕爛到地里。
村里建檔立卡戶闞歡歡,是從死亡線上搶回來的一名80后,因各地看病欠下巨債,丈夫因此提出離婚,闞歡歡帶領正在上初中的女兒獨自生活。李__積極協調上級政府以及幫扶責任人,為母女兩爭取各種福利政策,鼓勵他們樹立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時常登門慰問,并為孩子爭取學費減免等政策。李__幫助闞歡歡協調到__縣海濱工藝制品廠工作,讓她靠自己的勤勞雙手自信生活,實現脫貧。村里7歲男童,被北京兒童醫院診斷為母細胞淋巴瘤(白血病),鑒于其家庭困難,病情嚴重,花費極高,李__第一時間開會研究,并請示上級,開通綠色通道,為其特事特辦,辦理低保手續,組織村民捐款,幫助家庭解決實際困難。
自任支部書記以來,他始終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第一任務。不斷完善黨員活動陣地。2019年,重新選址建設了1000的村級黨群活動廣場以及200平米的健身廣場,安裝了村民向往已久的娛樂設施20臺套,既完善和規范了黨員教育的場所,又帶動了村容村貌的整體打造,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做大做強農業,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是李__堅持的農民夢想,為此他積極努力引進新技術、新產品,申報了《魚菜共生循環農業》集體經濟項目,為村里集體經濟填補了50萬元資金。同時申請農產品商標,開展產地直采、主播帶貨,積極發展農村電商,讓老百姓兜里富起來。
李__自任支部書記以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力興辦民生實事,帶領群眾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發展道路,是新時代農村青年干部的杰出代表。
扶貧助農代表人物事跡精選篇5
20__年開展第二輪建扶工作以來,我局認真對照全區農村建設扶貧工作會議要求,以突出民生為導向,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動基礎產業的發展、基礎環境的改善和基礎工作的提升,確保三年幫扶工作規劃的順利完成。現將20__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貧困戶基本情況
我局結對幫扶貧困戶6戶,共有16人。其中救濟型1戶、生產型5戶,6戶均為泥土平房。水田面積8畝,旱地9。5畝,村民以種植水稻、花生、養殖雞和養殖塘魚為主,只能自供自足,其中水稻8畝,年產量5。5噸;魚塘面積16。8畝,年產量9。8噸。
二、扶貧工作進展情況
經全體幫扶干部的努力,到11月底,投入扶貧資金1。2萬元,其中到戶幫扶資金1。2萬元。在貧困戶產業幫扶項目中已種植水稻8畝、養雞120只、養魚16。8畝。目前,結對幫扶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5022元,已經達到起初制訂的預期目標。
三、主要做法
(一)緊密圍繞在由局長張愛軍為組長,其他掛點領導為成員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幫扶目標,由黨總支書記郭紅為主要負責人,楊志亮副局長分管,扶貧聯絡員1人,負責整個扶貧開發聯系溝通、工作日常事務,盡職盡責。
(二)20__年,我局幫扶工作第1個年頭,幫扶領導多次深入到貧困戶家中了解情況,在掌握第一手資料,按要求制訂了20__年的《春江區經信局扶貧奎塘村工作實施方案》,并將工作方案進行分解,將每一個具體幫扶項目落實到責任人,真正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扶貧工作責任網絡。每位幫扶領導對所掛扶的貧困戶制定今年詳細的、可量化的幫扶措施,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地開展幫扶工作。為解決貧困戶當前的困難,各幫扶干部在進村入戶的同時還帶去了幫扶資金、養殖飼料等物資。到目前,共計投入幫扶資金達1。2萬多元,從生產和生活上解決了貧困戶所面臨的難題。
(三)建檔、立卡、網絡信息輸入和扶貧工作臺賬。一是貧困戶的全部信息實現了與電腦對接,全部檔案均有紙質檔案備案,扶貧數據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全部建好扶貧工作臺賬,并存奎塘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區扶貧辦備案。二是多方籌集資金,支持奎塘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規劃先行,全力打造產業扶貧基地。充分發揮交通便利的優勢,發展農業產業,如種植果樹、粉葛、花生以及養豬、養雞等產業。三是切實加強勞務輸出工作。按照“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方針,姚干子、姚新福、姚玉彬三戶有條件的貧困戶輸出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增加家庭收入。目前,我局幫扶6戶貧困戶中,外出務工人員3人,實現勞務收入4.75萬多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為進一步推進幫扶項目的進展,真正幫出實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繼續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全面強化幫扶責任。
根據市、區扶貧考核工作提出的意見,進一步落實幫扶措施,及時督促幫扶干部努力完成各自的幫扶任務,實行問責制。
二是繼續推進產業扶貧的工作進度。產業扶貧是我局扶貧工作的重要舉措,固定的產業既可為幫扶貧困戶增加穩定的收入,更可為發展經濟項目起到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幫助我局的幫扶的貧困戶加入到農業合作社或奎塘村扶貧級支援的柚子樹種植、養雞、養魚、的發展項目中。通過產業扶貧,每年為貧困戶人均增收500-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