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
不管寫什么樣的事跡材料,都必須實事求是的表述出內容;你知道哪些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精選篇1
疫情的爆發雖然在武漢市,但它牽動的卻是整個中國的心。因此,他們出現了。
在人們驚慌失措時,他們挺身而出;當人們痛苦萬分時,他們奮勇拼搏!他們,就是那千千萬萬的白衣戰士。他們為大家戰斗,為人民奉獻。他們奮戰在一線之上。他們不曾,也不能離開戰場,因為他們知道,一但稍稍松懈,疫情便會蔓延!他們在生死之間工作,與死神斗爭。將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自己卻擁抱了死的恐懼。單霞正是茫茫人群中的渺渺一位。
1月26日,湖北武漢,90后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護士單霞,投入抗擊疫情時,毅然剪掉了齊頭長發“光頭明志”。
剃光長發,單霞卻笑著對同事說:“沒有關系,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嘛,現在的首要問題是,保護自己的同時,盡力去救更多的人。”
郭琳,只是一位護士,但她卻將護士的職位演繹的豐滿、盡職。在人海中逆行的她充滿自信,她發出了堅定的聲音:“請相信,我們一定凱旋而歸!”這是她的選擇。什么重要,也沒有生命重要。但她的選擇卻是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人。
醫生,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家人是別人的孩子或父母。面對疫情,他們也怕,但是責任讓他們選擇了逆行,勇敢面對。
同樣,這幾天火爆朋友圈的還有一位名叫鐘南山的院士,或許在此之前我們對于這個名字是很陌生的。但是對于那些經歷過20__年非典的醫務人員,他的名字是值得每一個人敬畏。
20__年“非典”肆虐,作為疫情重災區,廣東省召開會議對這一結果進行討論。輪到鐘南山發言時,他沉默良久,搖搖頭——他不同意典型衣原體是引起這次疫情的元兇。最終,他用有理有據的論述說服了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者。后來的事實證明,鐘南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的意見在“非典”狙擊戰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今,84歲的鐘老再次掛帥親征。勸誡國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進入武漢,而他自己卻沖在抗戰的前線,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奔赴武漢,火車上疲憊的身影使人淚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的狙擊戰中,這些可愛又可敬的醫護人員和科學家們,為了守護人民健康,義無反顧,為我們留下最美的逆行身影。我們在此真誠地向此次防控疫情的逆行者致敬!
其實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國難時期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如果有機會我愿意成為這樣的人!
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精選篇2
在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中,有來自六安市的43位白衣天使,他們主動請纓,逆行出征,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使命擔當。同時,還有更多的人,堅守在我市疫情防控一線,默默付出,上演了一幕幕感人故事……
為廣泛宣傳市直衛生健康系統抗擊新冠疫情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充分發揮抗疫典型事跡的思想引領作用,1月8日下午,市直衛生健康系統抗疫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市圖書館舉辦,市直衛生健康單位部分職工代表以及援鄂醫護人員約190人參加。
“1月17日接到醫院通知,到3月3日所有確診患者痊愈出院,我在醫院奮戰了近50天,最長時間半個多月不敢回家;女兒對著電話說想我,她哭我也跟著一起哭;除夕那一天,在醫院看護確診病人,沒有大魚大肉,只有簡單的盒飯,病人問我你怎么不回家過年啊,話哽在喉嚨間答不上來,轉個身眼淚就不自覺流了下來……現在想想那段日子,仍然忍不住想哭,可是還好,都挺過來了……”市人民醫院東院區黨總支副書記、感染科護士長李維玲是第一個上臺做報告的人,說到動情之處,忍不住聲音哽咽,臺下的人更是跟著落淚,事情都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但那些情景都還好似昨天,歷歷在目。
“你們見過最多的病人是什么樣子?是走廊過道都是病人,還是手術都排不過來?我見過最多的病人,是在武漢協和東西湖醫院。門里是忙不過來的重癥病人,門外是等著床位治病的確診患者,救護車從天亮跑到天黑,病人明明上一秒跟我說想喝口水,下一秒就停止了心跳,還來不及難過,立馬下一個病人又被送過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隊伍里所有的醫護人員,強忍悲傷,克服不適,高強度工作十幾個小時……直到現在,那些景象我還能夢見,我不敢忘記。”六安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秦明星,他是安徽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先后支援武漢太康醫院、協和東西湖醫院、武漢肺科醫院。他表示,在武漢期間,他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好多人問我,害怕嗎?我當然害怕,我怕我回不來,我怕我出事了我的家人沒人照顧,但是我也不能害怕,因為如果連醫務人員都害怕都退縮,那些確診的病人該怎么辦?”隨后,皖西衛生職業學院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唐德亮發表報告。唐德亮是安徽省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安徽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在武漢抗疫一線從事危重癥患者護理工作65天,參與救治新冠疫情極危重癥患者100多例,先后榮獲安徽省百名優秀戰“疫”護士,六安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但榮譽的背后是無盡的付出與滿滿的心酸。
最后,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科長常宏偉上臺講述屬于他的抗疫故事,他雖然沒有出征武漢,但他在疫情期間帶領科室,對全市所有的疑似病例進行核酸檢驗。隨著疑似病例越來越多,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的樣本也越來越多,常宏偉帶頭加班,全科室24小時三班值守,確保每例樣本6小時內出檢驗結果,為處置疫情贏得了十分寶貴的時間。從疫情開始到六安病例清零,每一例樣本都從常宏偉和他的團隊手里經過,每一次檢驗就像上了一次戰場,背后的無畏和英勇更是令在場所有人敬佩。常宏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疾控人的使命擔當。
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精選篇3
徒步九十公里趕回村里抗疫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蔥3斤、雞蛋6斤……”
2月19日下午3點,潘世國正在給村民王海軍清點代購的生活用品。對賬結束后,潘世國交代他,如果再有什么需要就給他打電話,他下次集中去鎮上買。說完,潘世國又趕去下一戶村民家里送東西。
疫情防控期間,幫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為潘世國的工作常態。
現年57歲的潘世國是湖北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淘溝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1月26日,潘世國正在十堰市顧家崗社區的兒子家里過春節,突然收到工作群里發布的緊急通知:“請同志們明天盡快返回駐點扶貧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國沒有絲毫猶豫,收拾行裝就出發。
“這里離白桑關鎮駐點扶貧村有90多公里,外面還下著雪,沒有車輛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兒子都在勸說他。“那就走回去!”潘世國當時就下定了決心。妻子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國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飯就出發。夫妻倆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點終于趕到了位于集鎮上的家里,此時距離駐村幫扶點還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經過簡單休整,上午11點,潘世國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經過了6道登記和測溫點。下午1點鐘,他終于趕到了淘溝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個小時。
如今在淘溝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購生活用品,他還要摸排村民的發熱情況,負責值班,巡回宣傳,上門勸導。“現在大家都在一線辛苦奮戰,我是黨員,關鍵時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國說。
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精選篇4
疫情當前,業主和機構紛紛主動關心起經營者,用租金減免等措施共同分擔他們在經營上的巨大壓力。
在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禾花社區任屋村,有房東主動為租戶減免1個月的租金,并表示將與租戶“共度時艱”,讓租戶們深受感動。
2月1日,深圳市商業聯合會、零售商協會等12大協會聯合發起減租倡議,呼吁為在疫情防控期間經營受到較大影響的企業適當減免租金,形成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倡議一經發出,就得到眾多企業機構的響應,深圳出版集團立即發函,免除各書城因防控疫情而停業期間所有商戶的租金及物業管理費。
目前,在全社會呼吁房東減租、國家減稅、政府扶持的形勢下,全國不少業主已經開始行動。
“所有商戶租金減半,電影院、大型餐飲等完全閉店的企業房租全免。”1月27日下午5點半,成都卓錦曼購中心的180余戶商家收到了減免房租的通知。
對于這次決定為購物中心內商戶減免房租,新文瑞集團副總裁劉軍說:“我們就是希望能夠保證兩點,第一,商戶開門,讓顧客來到商場能夠買到他們的必需品。第二,保證商戶維持他們的正常運營狀態,不能讓他們長期虧損經營。”
同樣,在“網紅”景點重慶市渝中區的鵝嶺貳廠文創公園,運營方將為園區所有企業減免總額約100萬元的房租和管理費,攜手應對疫情。“考慮到商戶們大都為中小微企業,我們決定對所有入駐企業減免已確定暫停營業半個月期間的房租和管理費。”重慶圖比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一中說。
入駐文創公園的椒房火鍋是最早閉店歇業的商戶之一,他們的店鋪享受了大約1萬元的減免。椒房火鍋創始人孔翔說:“疫情很嚴峻,不過我們始終能感受到火鍋一樣的溫暖和熱度。”
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感人事跡精選篇5
在新型冠狀肺炎患者救治一線奮戰不足一個月,張忠德瘦了9斤。
張忠德是廣東省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同時還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____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國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醫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醫療隊隊長。
17年前,他沖鋒在抗擊非典第一線,在救治重癥非典患者時不幸感染,在生死線上走過一回。這一次,已56歲的他又來到火線,“我只不過是換了個工作地點”。
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漢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點多,張忠德坐上開往武漢的高鐵,當晚8點多鐘到達。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趕到了武漢最早、最集中收治____患者的金銀潭醫院。來不及多說,張忠德就穿上防護服進入病區采集相關資料。“采集直到下午1點才結束,干了5個多小時,共采集了28名患者,通過中醫四診合參,了解他們的發病癥狀、流行病學史等。”張忠德說。草草吃過午飯,他們就開會研究。
正月初二,專家組兵分四路,分頭出擊。張忠德帶隊前往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病區,花了近3個小時采集數據,“把重癥患者都看了一遍”。當天還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來自全國的專家顧問一起,討論了____診療方案第二版。
“我的工作主要分兩個部分,一來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成員,要采集好臨床患者的第一手資料,制定和修訂國家推出的中醫治療方案;二來我們還援助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組建病區,共3個病區105張床,其中廣東省中醫醫療隊管理兩個病區70張床。”張忠德告訴記者,在組建過程中,大家對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
“我們對廣東省中醫醫療隊60名隊員進行嚴格培訓,堅決做好防護、杜絕感染。”張忠德說,以前的培訓全部歸零,現在培訓合格才能上崗。60名隊員中,有37人是共產黨員。“我們開了黨支部會議,決定第一批進隔離病房的,必須是黨員。”一個星期之內,醫療隊有20人寫下入黨申請書。
辨證施治對癥下藥
救治過程中,張忠德根據病人的癥狀、體征,采用中藥“組合拳”對癥下藥。“藥物有湯藥、沖劑、顆粒劑,也有中成藥和注射劑。”他說,他們針對每個病人的特殊情況,又在后續治療方案中進行了個性化調整。
除此之外,還對病人采取了外治法治療。外治法主要采取針灸、按摩,打八段錦、太極等方式,“在一些病人的身上,效果立竿見影。之前有焦慮得睡不著覺、腹脹得吃不下飯的病人,用了外治法之后,既睡得著覺,又有了胃口。”
“目前的手段,就是中西醫結合、協同作戰。”張忠德說,對____重癥、危重癥患者的中西醫治療,目前取得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到目前為止,我們總共收治了124個病人,出院跟轉出的病人到18日下午剛好是50個,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張忠德說:“我們這個團隊,雖然是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病救人,但我們得到的是全國中醫人的支持,是集全國中醫人的智慧來制定診療方案的。”
據了解,從臨床數據來看,中西醫結合治療、協同治療手段介入后,重癥轉輕癥率有所提升、重癥轉危重癥率有所下降。“在縮短平均住院天數、降低危重癥死亡率方面,數據顯示也較有效,后續還需要更進一步觀察,目前中醫、西醫團隊都正在做這方面研究。”張忠德說。
任何醫生都會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稱了一下,發現體重降了9斤。”張忠德笑著說,前線醫生工作都很累,“現在,很多危重癥患者收進來以后,你得想辦法不讓患者的病情繼續惡化下去,要想辦法治好病。任何一個醫生看到這種情況,都會全力以赴的。掉幾斤肉沒問題,回到廣州一個月又長起來了。而且,我年紀大了,還難得老來瘦。”
在武漢,早晨6點多起床后,張忠德就一直忙碌,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個小時。“白天沒時間休息,就在坐車時見縫插針瞇一會兒,吃飯也很快。”2月17日,張忠德從早晨7點開始工作,晚上回到賓館已經10點多。“又接著修改治療方案,等弄完已經深夜1點多。”
在醫院,遇到焦慮、緊張的患者,張忠德常常拿自己舉例子:“我得過非典,現在還不是好好的,你們更要有信心挺過去!”
張忠德說,此次____疫情提醒我們,務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既要勤洗手,又要規律作息,增強抵抗力。“現在的人,有的太不愛惜身體了,經常熬夜,吃飯也不規律。”他說:“中醫有句話,叫做‘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就是說,增強體質才是最好的預防。”
“我所在兩家醫院的發熱門診病人數量在大幅度下降,收治病人的數量也有所下降。看媒體公布的數據,和我們了解的情況大致符合。戰勝疫情,我的信心很足,勝利曙光就在前方。”張忠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