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個人事跡
黃文秀深知群眾要脫貧,增收是硬道理,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了,駐村扶貧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黃文秀個人事跡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黃文秀個人事跡篇1
黃文秀原來只是一個普通的名字,__年從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跟每年千千萬萬選擇留在大城市就業的畢業生不同,黃文秀畢業便毅然回到家鄉百色工作,__年3月又響應組織號召,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從此,一個青春正茂的年輕女孩整日素面朝天,雙腳扎進泥土,最終年僅30歲便永遠倒在了扶貧路上。
7月1日,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黃文秀同志的優秀事跡,并鼓勵廣大青年干部和黨員同志以黃文秀為榜樣不忘初心、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看到這篇報到后,我認為:先進事跡,是一種力量;先進事跡,是一種動力,為弘揚正氣,學習先進事跡,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時代風采和公仆本色。我深有感悟,身為宣傳部門、駐村干部一員的我,更要像她看齊,學習她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涌現出來的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她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碩士畢業后,主動放棄在大城市的就業機會,毅然加入廣西選調生隊伍,回到家鄉百色工作,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報名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投身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播灑汗水、奉獻青春,身處險情時還不忘為廣西日報新媒體平臺拍下受災現場的珍貴視頻,奮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
全社會都要認真學習貫徹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以先進典型為榜樣,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守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背水之戰、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
黃文秀個人事跡篇2
“人民的好書記,人民不會忘記你”“愿天堂沒有洪水”“學姐,一路走好!請放心,會有許許多多的百色學子回到家鄉,接過建設美麗壯鄉的接力棒,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近日,廣大群眾紛紛把真切的哀思寄托給那個遠去的“第一書記”,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這位“第一書記”給予了高度贊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一時間,這位“第一書記”的感人事跡火遍了媒體,刷遍了朋友圈。那么,這位“第一書記”是誰呢?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第一書記,黃文秀。仔細感悟黃文秀短暫的扶貧生涯、體會當地群眾對黃文秀的真情實感,字里行間,不禁勾起我的思緒,思考良久,我想對黃文秀說,假如生命可以重來,寧愿你不要這么“火”。
不愿你這么“火”,是因為白坭村的老百姓需要你。“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正是因為根在白色、根在白坭,你在城市與家鄉之間,選擇了后者。“巾幗不讓須眉”,你用實干擔當真切地詮釋了“更要讓大家看到,我們女孩子一樣行!”書架上擺著的兩本駐村日記,見證了你的成長、你的擔當:88戶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2.7%;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4萬元,百坭村被評為_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但我知道,你是一個永不滿足的人,你牽掛的事情好多沒有來得及做,村里的老百姓還需要你這位“主心骨”來帶領全村發家致富,然而,你卻走了……
不愿你這么“火”,是因為廣大青年人需要你。“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對于你來說,就是把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與祖國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緊緊聯系在一起。時代越向前發展,越需要青年人以蓬勃朝氣、創新思想投入到時代偉業中,既要眼光向上,更要身子向下。腳下走的是泥巴路,心里想的是致富路,眼里看的是電商與土特產結合帶來的希望……既然這么想了,你就這么義無反顧地做了,而且做得風生水起。你用你的傾情投入,換來了累累碩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你的擔當是廣大青年人學習的榜樣。正待你展翅高飛、感染廣大青年時,你卻走了……
不愿你這么“火”,是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向你請教。雖然經歷不同,但你的言行舉止,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想問問你,在抉擇的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在扶貧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難,你在想什么?對于將來的人生規劃,你在想什么?其中,我最想問你的是,對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你的理解是什么?雖然,你的行動告訴了我答案,我仍然想穿越時空,和你來一次靈魂深處的對話。然而,你卻走了……
你雖然輕輕地走了,但你在田間地頭實干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群眾的心里,也印在了我的心里。這時,我想起了那句話:祖國終將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
黃文秀個人事跡篇3
她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革命老區、扶貧主戰場廣西百色,用深入泥濘的腳走出來扶貧的長征路,用汗水澆灌出圓夢花朵,將青春奉獻給養育培育她成長的家鄉。讀到這個年僅30歲的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跡,我滿含淚水。這朵向著太陽開放的燦爛的向日葵,在山洪中湮滅,是小家的悲痛,也是百色人民的悲痛,她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用其短短一生,向廣大黨員、干部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黃文秀是廣大黨員、干部時刻看齊的榜樣。
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就要以她為標桿,具有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責任與擔當。黨員干部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以擔當詮釋忠誠、以擔當體現作為。
黃文秀個人事跡篇4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尤其是青年共產黨員,作為新時代青年黨員,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勇于奉獻,甘于奉獻,傾心投入,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近日,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鼓舞我們,深入學習了新時代的優秀先進事跡,激發強大的力量,讓廣大黨員樹立遠大的目標,指明堅定前行的方向。向她學習,就要學習她滿懷初心的赤子之情。
堅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個人能走多遠,不要問他的雙腳,而要問他的志向。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著事業的成敗。黃文秀同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到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說“我們黨是切實為群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在他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輩子的事,這句話絕不是口號,信了就要一心想著為黨為人民而戰,是終其一生的任務,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擔當。
黃文秀說過:“長征中,戰士們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她不畏艱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熱愛,是她積極作為、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碩果,面對失敗和困難時,她掉過眼淚,但沒有說過放棄,在她的人生詞典里沒有撤退、沒有后悔,作為一名黨員,腳踏實地做著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在擔任第一書記一周年時,她在手記里寫下了一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這就是黃文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設家鄉,改變家鄉,砥礪前行,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壯麗的青春之歌。
每一個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燈,就像黃文秀同志,為眾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新時代的我們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燈,披荊斬棘,我們無畏前方的黑暗險阻,我們將以堅定的意志、頑強的作風、敏捷的思慮、團結的作風為更多更多的人民,為更多的后來者迸發出屬于新時代的我們的光輝,將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國的大地上,終有那么一天,雄雞將啼鳴,迎來燦爛的朝霞。
黃文秀個人事跡篇5
黃文秀1989年出生,_年她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放棄了國家電網的邀請,毅然回到家鄉百色,成為了百色市委宣傳部的一名干部。
_年3月,她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挑起了扶貧攻堅的重任。她駐村短短1年多時間,村里共有88戶418人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71%。她帶領村民完善了道路硬化、蓄水池、路燈亮化等基礎設施,讓百坭村獲得了_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在工作中,黃文秀時刻想著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她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松懈。事發前兩天,6月14日晚,黃文秀利用周末時間回到百色田陽,看望因病重兩次手術的父親。為了不耽誤工作進程,16日晚,當時出發的時候還是下點毛毛雨,同事都勸她,天黑了就不要出發了,等到第二天再出發。她就跟同事說,明天一早就要開扶貧工作(會議),會趕不及,她又急著趕回村里。
_年6月17日凌晨,百色凌云縣遭遇了特大暴雨。黃文秀在途經凌云縣時,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