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
疫情防控期間,年輕的核酸檢測隊伍,處處充滿著正能量。她們用自己細致、貼心的服務喊響了“安全出行”的口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簡介,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1)
疫情兇險,我深知與病人“零距離”接觸會有極高危險,但是沒有半點猶豫和退縮,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是我的工作和責任,所以我主動申請加入發熱門診一線工作。前期進行了全面的培訓,進入崗位后,在短時間內很快適應了工作的繁忙與防護服所帶來的各種不便。
為病人采集核酸、采血、扎針輸液等,嚴密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嚴格執行醫囑及三查七對,認真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在病人解除隔離后,對留觀病房進行消毒、隔離……一天工作結束,雖然勞累但很充實。我沒有了最初的手忙腳亂和不適應,對發熱門診的工作開始得心應手,主動要求堅守崗位。目前已在發熱門診工作三個多月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常態化防控下還是不能放松警惕。
特殊時期,盡己所能,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愿疫情散去時,我們摘下口罩盡情歡笑,生活恢復往日的繁花似錦,城市依舊車水馬龍……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2)
初入發熱門診,為了盡快適應,我每天會早點到單位,跟著其他老師學習流程,看老師們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回到家自己會捋捋流程,很快我便適應了工作。我們會每天穿著笨重的防護用品,為患者通風兩次,打掃衛生,并且為他們消毒擦拭房間物品,給予他們相應的治療,很多人到了隔離病房,面對陌生的環境,與家人隔絕,不免會焦慮和恐懼,這時我們會及時對他們進行開導,給予他們關心。
在為門診小兒患者采集核酸時,為了減少寶寶的痛苦和恐懼,我會說:“寶兒,你喜歡吃什么味的糖呢?阿姨這有好多口味,有草莓的、有橙子的、有蘋果的。”這時小寶會張開嘴巴,我會動作很輕,但速度會快采集標本,這樣會減少他們的痛苦,采完后好多小朋友都說:“沒味”,我會告訴他明天來了給你多放點糖。雖然騙人不好,但我愿意做這個“壞人”。
來到發熱門診也100多天了,盡管勞累,但我會一直向前,“疫情不散,戰斗不止”。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3)
“疫”路相伴 師者擔當
——青云鎮教師志愿者助力全員核酸檢測
“大媽,請把身份證給我,我來幫您核對一下信息。”“請您上這邊排隊,注意帶好口罩,保持間距。”在今天的全員核酸檢測中,有一支身穿防護服的“特殊”隊伍,他們既不是醫護人員,也不是社區工作者,但他們一直竭盡己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和使命,這就是我們的教師志愿者隊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接到上級全員核酸通知后,我鎮學校積極組織教師285名,組成了一支教師志愿服務隊伍,投身參與到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中。從三尺講臺到戰“疫”一線,他們化身“戰士”,“疫”無反顧;從教書育人到防控前沿,他們心懷大局,“疫”不容辭!志愿者隊伍里有黨員干部,有年過半百的老教師,還有需要照顧兩個孩子的媽媽,但疫情在前,使命在肩,他們“疫”無反顧早早來到了核酸檢測點,無一缺席,在寒風中堅守著。
青云鎮中心完小95后黨員李爰臻同志表示:在防控疫情的嚴峻時刻,為人民服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光榮。三尺講臺,教書育人,我們是可親可敬的人民教師;疫情來襲,身先士卒,我們是義無反顧的教師志愿者。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為一名黨員,我要把責任扛在雙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初心常在,不負韶華,疫情當前,責無旁貸”的教育精神。
3月19日下午,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張忠波同志代表學校向一線的志愿者們送上殷切的問候及溫暖的關愛,感謝大家辛勤的付出和無私的堅守,同時他還囑咐大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注意休息!
有一種勇敢是“疫”往無前,
有一種境界是“疫”無反顧!
讓我們向所有支援一線的人員道一聲:
你們辛苦了!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4)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黨和國家的危難時刻,更要沖鋒在前,__鎮__中心小學張__毅然選擇抗擊疫情第一線,主動請纓去村民最多的村子張窯村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從接到進行核酸檢測的命令,到開始展開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作為一名信息采集員,為了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張__反復觀看核酸檢測操作流程。每次核酸檢測,張__和同事們都是凌晨到達檢測地點,工作經常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工作中,有些群眾對于核酸檢不太理解,張__便耐心講解,細心指導。
有一次在給群眾進行核酸檢測的時候正逢夜間,張窯村由于線路問題發生了停電,張__和周圍的同事臨時用手機照亮,堅守崗位,為每一名趕著前來的群眾完成核酸檢測任務,工作結束的時候已接近凌晨4:00。
育人為師,抗疫為士。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更要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在這場戰“疫”中,張__義務反顧,為全縣抗擊疫情貢獻教育力量。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5)
“一輩人有一輩人要去做的事,生在這個年代,你就要擔負起這個年代的責任,更何況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你要做到的就是無愧于這個社會,無愧于患者,無愧于自己的職業,更要無愧于心。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這是我臨出發前,爸媽對我的叮囑,直到我來到梅河口市新冠疫情定點救治醫院支援已經十幾天了,這些話還在我腦海中縈繞著。
參加抗疫支援之前,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男護士,剛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我,是科里年紀最小的,每日在病房里忙忙碌碌,核對醫囑、打針、換藥,與其他療區護士唯一不同的,是我所在的療區是I期臨床研究病房,每天護理的都是接受新藥治療的腫瘤病人,因為對護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我們都格外認真、特別嚴謹、執行力超強。
來到梅河口支援后,我要求自己不僅要保持平常的工作狀態,而且要更加認真,因為我知道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剛開始,領隊安排我在病房接收患者,可能是看到我比較認真,又把我調整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作為逆行者對環境進行消殺。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在于它肩負著所有隊員乃至整個療區的安全,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清理打包脫區的廢棄防護物資,還要做好環境的消殺工作,也會負責消殺患者的隨身物品,是保證無感染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是身處污染區,所以被稱為“逆行消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白色的防護服就是我的作戰服,消殺設備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角落。逆行消殺一次的時間至少要1個多小時,加上環境封閉,身穿防護服,又悶又難受,身上出的汗水都被防護服牢牢鎖在里面,每次工作后都是大汗淋漓、渾身濕透。但為了讓隊員們安全、放心地在脫區卸下繁瑣的防護物品,為了保證患者的貼身物品沒有病毒污染安全返家,一切的付出與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為眾多奮戰在抗疫一線千千萬萬醫護人員中最普通的一員,我是自豪的,無論何時,只要家國有難,我一定會再次挺身而出,無畏前行。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6)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那一晚,有多少身穿白色防護服的志愿者,穿梭在高樓大廈、大街小巷中,只為那一句“有召必來,來之能戰”。
4月7日夜晚,已經連續上了三節課的泰華實驗小學李芳老師,在接到學校的號召后,義不容辭的投入到全員抗原自測的志愿工作中去。因所在社區面臨許多老舊小區中的孤寡老人,無法自測抗原。李芳老師就積極踴躍報名,跟隨網格員挨家挨戶為這些老人們做測試。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燈光下,李芳老師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為老人們做著測試……腿酸了,悄悄地換個姿勢;腰困了,慢慢地挺下腰身;出汗了,就自己用防護服蹭一蹭。漸漸地,她有些呼吸急促:熱,憋,累,讓她有點應接不暇,但她沒有停下來。因為每每耳畔傳來“真是麻煩你們了!”“謝謝你了‘護士’”等等這些溫暖的話語時,她心中就充滿無限感動。雖然他們彼此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知道她是一名,一名剛剛下了課的小學老師。但是,那一身,一身全副武裝圣潔的白,第一次讓她充滿了使命感,責任感。
那一晚,李芳老師直至到了深夜11點多,才完成所在社區的抗原自測入戶任務。雖說有些疲憊,但李芳老師心里是坦蕩蕩的,無限榮耀的,尤其是收到了領導、同事的關懷,更加堅信了她志愿疫情的決心,因為有愛的大家庭讓她充滿力量。
之后,4月8日,4月9日,4月10日,4月12日……李芳老師都積極參與到萬柏林區全員核酸檢測的工作中,哪里有需要,她就到那里去;哪里有召喚,她就到哪里報道!從教師到志愿者,從教室到監測點,改變的是工作和場地,不變的是風骨和擔當。
李芳老師說: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是一群人在戰斗!是的,正是這樣一群:拿起粉筆解惑授業,拿下書本任勞任怨的老師們,為我們的全面抗擊疫情,爭取最后的勝利,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社區核酸檢測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7)
鄭__,__醫院黨支部委員、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該同志曾獲評__市“先進護士”、__市“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鄭__嚴謹務實,勤奮工作,對病人處處體現關懷、體貼與愛護。對技術,她時刻銘記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創新,努力進取。在臨床上,事事親力親為,起著指導、示范作用。鄭__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義無反顧加入黨支部抗疫先鋒隊,帶領科室護理人員積極投入到新冠疫情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中。同時她積極參與新冠疫苗接種、大規模核酸檢測采樣的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在擔任ICU護士長期間,她不斷推陳出新,勇于改革,并堅持制度化管理、加強感染監控的管理、病人安全的管理及人性化管理,整體提高了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