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
抗戰時期,許許多多的先烈們為了革命勝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衛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你知道哪些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篇1)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后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提高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篇2)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奔往來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
她是多么地勇敢,當進攻解放區,她主動留下來,我想你們一定是討厭戰爭的,更不用說參加戰爭。而她主動要求留下來戰斗,這要有多大的勇氣!在戰場上有可能會吃不飽,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幾天都不能睡覺,甚至會死!要知道每次戰場上都會傷亡慘重,難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棄休閑的生活,為了革命,她勇敢地參加了!要知道,沒有人逼她,但她卻依然主動要求留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我知道我剛才語言有點重復,但我覺得就一句話還不夠,要更多的話才能表達我對她的佩服。
當我讀到“閻軍襲擊云周西村時,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時,我又覺得劉胡蘭這次總該用完了她的勇氣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會很復雜,腦子很容易亂,可能就會告訴敵人國家機密,而且面對生與死的時候,無數人都會不顧一切地選擇生。但是我錯了,因為后面說“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這讓我震驚了,她不僅在生與死中選擇了死,而且這生還附加了很多好處,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偉大,這簡直可以說是視死若歸,你們設想一下,換做是自己,能做到嗎?
我又讀到“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我又流下了眼淚,這么偉大的人就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這是事實,我不能讓她死而復生,這讓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為什么許多好人最終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許多壞人卻能逍遙法外這是為什么?但我悲傷的同時又震驚了——她竟然未滿15周歲!也就是說只比我們大兩歲!這么小竟然有這么大的勇氣!
她,為了革命視死若歸,她就是我們中華的英雄!
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篇3)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己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終于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于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篇4)
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 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紅色經典革命人物事跡(篇5)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寧鄉人。1914年,何叔衡與毛澤東相識于長沙,二人志同道合,成為摯友。1918年4月,何叔衡與毛澤東、蔡和森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曾任執行委員長。1920年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參加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開展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營救被捕同志,組織革命者去蘇區。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毛澤東等參加了中央工農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
1914年,何叔衡與毛澤東相識于長沙,成為摯友。1918年4月,他與毛澤東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任執行委員長。
1920年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共同發起成立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1927年長沙馬日事變后,到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等。
1928年6月赴蘇聯出席中共六大。9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營救被捕同志,將暴露身份的同志轉往蘇區。
1931年11月,奉命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與毛澤東等參加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職。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斗時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