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
紅色基因所包含的民族自強精神,是激勵我們頑強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篇1)
趙一曼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篇2)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革命英雄故事》這本書,書里謳歌了許多精彩紛呈、感人至深的故事,無數的革命前輩用熱血與生命換來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解放,讓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革命英雄故事》這本書歌頌了為人民服務,死得比泰山還重的張思德,贊揚了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描繪了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的邱少云……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劉志丹的故事,他寧愿犧牲自己,一心想著革命的精神讓我敬佩。1926年劉志丹畢業了,之后隨軍東征。有一次,他帶領著部隊在三交鎮展開戰爭,部隊從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太順利,總是攻不下三交鎮。于是,劉志丹決定親自去指揮戰斗,結果,在指揮部隊發起進攻時,不幸被敵人的子彈射中了左胸,傷到了心臟。在臨死之前劉志丹還讓其他戰士告訴政委一定要把三交鎮攻下來。他這種就至死,心只有革命,一生都為了革命事業做貢獻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動,我人看后心潮起伏,久久難以平靜。
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每天都能在潔白、明亮的課室中學習,也沒有戰爭時期的孩子那么痛苦,是多么的幸福。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出身在這當今強大的中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還處在戰亂之中,戰爭還在繼續,只是因為我們在中國,才不受戰爭的傷害。但現在很多人卻在浪費青春,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死亡,你們難道就真的這么脆弱嗎?你們在想過為我們新中國的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嗎?你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你們不會再有后悔的感覺,但你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盡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沖勁,有干勁,還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著自己堅定的腳步。而我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一名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向未來騰飛展翅。
革命先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是我們精神的支柱,我們是中國的新希望。為了不辜負家長寄托在我們身上的希望,我們應該盡力地去學習,還回報我們的家長,為國家效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篇3)
今天讀了《英雄故事》這本書,我對英雄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個好故事就是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它會在我們的心田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影響我們的一生。
這本書中收錄了中國古代、現代幾十位英雄人物的事跡,他們有的是民族英雄,有的是抗日英雄,個個都了不起,為我們后人所崇拜、所敬仰,他們那種為了祖國抗擊外來侵略者、為了新中國成立而舍生取義、不怕犧牲的精神將永垂不朽!他們的故事真實而感人,他們的精神深刻而偉大,他們的影響錦遠而廣博。
歷史雖然遠去了,但留下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對于我們。如今的我們生活條件優越,對中華民族歷上的民族團結故事、愛國故事,不是要青少年照搬故事中的人物做什么,而是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將之化做一種動力,激勵自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就是“英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身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明白保衛領土完整、捍衛祖國尊嚴、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團結對每一個中國人的重要性;使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
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篇4)
許世友
1906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今河南省新縣許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隨拳師入嵩山少林寺。習武8年中,既學會了十八般武藝,也學了飛檐走壁之術。在回家鄉探親時,失手將以勢欺人的地主惡少打死,被迫棄家離寺,四處流浪。后到直系軍閥吳佩孚部隊當兵。
1926年在武昌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師1團任連長,9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離隊回鄉,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1月參加黃(安)麻(城)起義。
1932年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12師34團團長。在鄂豫皖蘇區反“圍剿”作戰中,7次參加敢死隊,兩次任敢死隊隊長,屢挫強敵,4次負傷。同年11月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川陜邊轉移途中,指揮第34團在漫川關與堵截之敵勇猛拼殺,為全軍殺出一條血路。
抗日戰爭爆發后,向毛澤東請纓上前線,于1938年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1953年參加___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兵團司令員,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
紅色愛國英雄事跡故事(篇5)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他在長沙侗官東山寺小學讀書時,就一身正氣,敢說敢為。
有一次上作文課,郭亮寫了一首題名《問問社會》的白話詩,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當局的腐敗。這下子可觸怒了反動派,郭亮立即被傳進了東山寺自治所。
郭亮從容不迫地走進自治所的大廳,只見所長懶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霧地吸著x片。里間屋,傳出了刺耳的麻將聲。
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腳,所長這才抬起頭來,以審問的口氣說:“你是學生,為何倡導邪說”
“我一不提倡吸毒,二不提倡嫖賭,三不魚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導邪說”郭亮面無懼色,針鋒相對。
所長一驚:這學生好不厲害!他想了半天,才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來:“你想誣賴不成!”
郭亮冷笑一聲,反問道:“我的作文既未貼在街頭,又未刊于報端,豈能說是蠱惑民心再者,作文提問,乃學生之學業。學者不問,教者不容。請問,辦學校是干什么的”
一席話駁得所長啞口無言,只好讓郭亮回去了。郭亮走出大門,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立即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治所門上:“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這副對聯罵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見了無不拍手稱快,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