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很是熟悉吧,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
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是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曾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克服險阻也最后走向勝利。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一個個可歌可泣的事跡,一個個可贊可嘆的信念,一個個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撼嗎?他們是永恒的,因為信念永存!
昨天永遠屬于過去,今天就在腳下,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去開拓美好幸福的未來,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好本領,弘揚革命精神,爭取今后能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為譜寫祖國的繁榮發展的篇章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2
劉傳文
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后,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么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后,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后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于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并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后,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后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于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所以,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巖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后,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云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所以,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后,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畬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前進,由于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后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3
黃繼光(1930~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用心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我所攜彈藥用光的狀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終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4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奔往來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
她是多么地勇敢,當進攻解放區,她主動留下來,我想你們一定是討厭戰爭的,更不用說參加戰爭。而她主動要求留下來戰斗,這要有多大的勇氣!在戰場上有可能會吃不飽,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幾天都不能睡覺,甚至會死!要知道每次戰場上都會傷亡慘重,難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棄休閑的生活,為了革命,她勇敢地參加了!要知道,沒有人逼她,但她卻依然主動要求留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我知道我剛才語言有點重復,但我覺得就一句話還不夠,要更多的話才能表達我對她的佩服。
當我讀到“閻軍襲擊云周西村時,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時,我又覺得劉胡蘭這次總該用完了她的勇氣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會很復雜,腦子很容易亂,可能就會告訴敵人國家機密,而且面對生與死的時候,無數人都會不顧一切地選擇生。但是我錯了,因為后面說“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這讓我震驚了,她不僅在生與死中選擇了死,而且這生還附加了很多好處,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偉大,這簡直可以說是視死若歸,你們設想一下,換做是自己,能做到嗎?
我又讀到“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我又流下了眼淚,這么偉大的人就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這是事實,我不能讓她死而復生,這讓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為什么許多好人最終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許多壞人卻能逍遙法外這是為什么?但我悲傷的同時又震驚了——她竟然未滿15周歲!也就是說只比我們大兩歲!這么小竟然有這么大的勇氣!
她,為了革命視死若歸,她就是我們中華的英雄!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5
英雄,是歷史巨人,更是人民心中的豐碑……
北京密云縣,有一位英雄母親。她的丈夫和6個孩子,全部為國捐軀。
這位偉大的母親叫鄧玉芬。
鄧玉芬是個倔強的女子,她堅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興旺,日子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親戚家,靠租種地主家的幾畝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個兒子。
好日子還沒有熬到,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鄧玉芬的家鄉強行劃入了偽滿洲國。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張家墳村東南的豬頭嶺山上,開荒度日。
1940年,八路軍10團挺進密云西部山區。在鄧玉芬的家門口,八路軍宣講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說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槍打鬼子,才能挽救國家、拯救自己。
當年6月,10團組織游擊隊。鄧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這件事情上,絕對不能含糊。就叫兒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鄧玉芬的大兒子永全、二兒子永水成為白河游擊隊的首批戰士。
9月,鄧玉芬知道游擊隊正缺人手,毫不猶豫地又把三兒子送去了白河游擊隊。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實行“三光”政策,制造“無人區”。鄧玉芬響應黨的號召,開展反“無人區”斗爭。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兒子、五兒子找回來,在環境最殘酷的時候,參加了抗日自衛軍模范隊。
1942年,抗日政府發出了“回山搞春耕”的號召。鄧玉芬和許多山地群眾決定重返“無人區”。她讓丈夫先回山里搭窩棚自己隨后就到。誰知丈夫走后沒幾天,竟傳來噩耗:丈夫、四兒子和五兒子在種地時遭日軍偷襲,丈夫和五兒子同時遇害,四兒子也被抓走了。
堅強的鄧玉芬沒有屈服。親友們勸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兩個小兒子,堅定地對他們說:“走,回家去。姓任的殺不絕,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豬頭嶺,拿起丈夫留下的鎬頭,沒日沒夜地開荒種地。
國難當頭,人命如螻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在這位母親身上。1942年秋,大兒子永全在保衛盤山抗日根據地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兒子永合慘死在鞍山監獄中。同年秋,二兒子永水在戰斗中負傷回家休養,因傷情惡化無藥醫治死在了家里。三兒子也下落不明。
白發人送黑發人,面對沉重的打擊,鄧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開朗的她,變得沉默寡言。春種秋收,做鞋做襪,照料傷員,她從不得閑。她的家成為八路軍和傷員的休息站,干部戰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
戰士們就是她的親兒子!鄧玉芬為了讓傷員能多吃點兒,自己節衣縮食。家里養的幾只老母雞,雞蛋卻一個也舍不得給親兒子吃,統統送給了傷病員。戰士們都知道在密云的豬頭嶺有個鄧媽媽。
1944年春,日偽軍為了肅清“無人區”的抗日力量,圍住豬頭嶺一帶,一連折騰了7天7夜。小六兒跑丟了,她背著剛滿7歲的小七躲進一個隱蔽的山洞里。她為了掩護藏在附近的鄉親和干部們,眼睜睜地看著幼子連病帶餓死在懷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中國人民勝利了。鄧玉芬眼噙淚花,告慰九泉之下的親人,咱們勝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兒子小六兒也被媽媽送去當兵。1948年在攻打黃坨子據點的戰斗中壯烈犧牲。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男女老少齊動員。為了保衛家國,鄧玉芬獻出了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至愛,這是抗戰時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6
徐向前
徐向前率部歷盡千辛萬苦,行程三千余里,戰斗數百次。到1933年初,在川陜邊界找到了立足之地。徐向前在那里抓了三個月的大練兵,然后,發動了儀隴南部戰役、營渠戰役和宣達戰役,殲敵二萬,繳槍一萬二千件,還繳獲了敵人的兵工廠,造市廠,被服廠等全套設備。他利用這些繳獲的武器,投入到反對發動的六路圍攻之中,蔣軍出動二十多萬兵力,而徐部僅有近8萬人。經過十個月的戰斗,殲敵八萬多,僅最終二個月,就繳獲槍二萬多支,火炮一百多門。這是紅軍時期繳獲武器最多的戰役之一。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7
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產黨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專家。1938年他受派遣來到中國,轉送到晉察冀邊區,擔任軍區衛生部部長。
在艱苦的歲月中,他以馬克思主義、_為指針。與戰士同甘苦共患難,為我國民族的解放事業創造光輝的貢獻。1939年11月12日因醫治傷員中毒,治療無效,在河北省唐縣黃石逝世。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8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寧鄉人。1914年,何叔衡與_相識于長沙,二人志同道合,成為摯友。1918年4月,何叔衡與_、蔡和森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曾任執行委員長。1920年與_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參加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開展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營救被捕同志,組織革命者去蘇區。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據地,與_等參加了中央工農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
1914年,何叔衡與_相識于長沙,成為摯友。1918年4月,他與_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任執行委員長。
1920年與_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共同發起成立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1927年長沙馬日事變后,到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等。
1928年6月赴蘇聯出席中共六大。9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營救被捕同志,將暴露身份的同志轉往蘇區。
1931年11月,奉命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與_等參加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職。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斗時壯烈犧牲。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9
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后,立即通知鄉干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干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我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后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可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0
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我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_。”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于中國革命博物館。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1
孟起安
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后,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后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任蔣垛區委組織干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于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后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家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萬歲!”
倒在血泊中。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2
許世友
1906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今河南省新縣許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隨拳師入嵩山少林寺。習武8年中,既學會了十八般武藝,也學了飛檐走壁之術。在回家鄉探親時,失手將以勢欺人的地主惡少打死,被迫棄家離寺,四處流浪。后到直系軍閥吳佩孚部隊當兵。
1926年在武昌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師1團任連長,9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離隊回鄉,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1月參加黃(安)麻(城)起義。
1932年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12師34團團長。在鄂豫皖蘇區反“圍剿”作戰中,7次參加敢死隊,兩次任敢死隊隊長,屢挫強敵,4次負傷。同年11月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川陜邊轉移途中,指揮第34團在漫川關與堵截之敵勇猛拼殺,為全軍殺出一條血路。
抗日戰爭爆發后,向____請纓上前線,于1938年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1953年參加抗__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兵團司令員,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3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他在長沙侗官東山寺小學讀書時,就一身正氣,敢說敢為。
有一次上作文課,郭亮寫了一首題名《問問社會》的白話詩,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當局的腐敗。這下子可觸怒了反動派,郭亮立即被傳進了東山寺自治所。
郭亮從容不迫地走進自治所的大廳,只見所長懶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霧地吸著x片。里間屋,傳出了刺耳的麻將聲。
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腳,所長這才抬起頭來,以審問的口氣說:“你是學生,為何倡導邪說”
“我一不提倡吸毒,二不提倡嫖賭,三不魚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導邪說”郭亮面無懼色,針鋒相對。
所長一驚:這學生好不厲害!他想了半天,才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來:“你想誣賴不成!”
郭亮冷笑一聲,反問道:“我的作文既未貼在街頭,又未刊于報端,豈能說是蠱惑民心再者,作文提問,乃學生之學業。學者不問,教者不容。請問,辦學校是干什么的”
一席話駁得所長啞口無言,只好讓郭亮回去了。郭亮走出大門,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立即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治所門上:“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這副對聯罵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見了無不拍手稱快,揚眉吐氣。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4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寧鄉人。1914年,何叔衡與____相識于長沙,二人志同道合,成為摯友。1918年4月,何叔衡與____、蔡和森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曾任執行委員長。1920年與____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參加長沙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開展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營救被捕同志,組織革命者去蘇區。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據地,與____等參加了中央工農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59歲。
1914年,何叔衡與____相識于長沙,成為摯友。1918年4月,他與____等組織成立新民學會,任執行委員長。
1920年與____等發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并共同發起成立長沙的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監察委員。1927年長沙馬日事變后,到上海為黨創辦地下印刷廠等。
1928年6月赴蘇聯出席中共六大。9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與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徐特立曾說,在莫斯科,我們幾個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回國后,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營救被捕同志,將暴露身份的同志轉往蘇區。
1931年11月,奉命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與____等參加中央工農民主政府的領導工作。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職。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斗時壯烈犧牲。
簡短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篇15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務人員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能夠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能夠把人剁成爛泥,但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務人員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務人員都對她產生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