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三月三的來歷
三月三最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上巳節,這是一個與祭祀、鬼神有關的娛樂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三月三的來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節日三月三的來歷
農歷三月初三就是上旬的巳日,古時候叫做“上巳節”。上巳節起源于周代。起初它是、種巫教活動,即通過水濱祭祀、沐浴活動,除災祛邪、析求生育。可以說上巳節厚本是上古先民的嚴求育節’。漢代以后,上巳節雖然仍有祛邪求育的活動,但增添了貴族炫報財富和游春娛樂的內容。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日,娛樂活動成為節日的主要內容,如踏青、游春、劃龍舟、打秋千等,齋戒沐浴、除災祛邪已退居其次,求育儀式近乎消失。唐朝把上巳節規定為全年三大節日之一,十分盛行。宋代上巳節也是人們水邊實飲、郊外游春的節日。直至近代,有很多地方還過這個節日。
三月初三是什么日子
三月初三是上巳節,另外,許多少數民族也有三月三這個節日。如壯族,多于三月三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又稱“歌節”。還有侗族,常在此時舉行搶花炮、斗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其他如布依族、水族、苗族、仫(m訌)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2024年三月三廣西放假幾天
廣西的三月三通常會放假三天。具體日期可能會根據每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建議參考當年的官方公告。上古時代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收錄在漢初的文獻里,《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后,上巳節的節期改為農歷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
廣西三月三節日由來
古時代上巳節是“祓禊”的日子,有在水濱舉行祓除不祥的祭禮習俗。上巳節由來久遠,有歷史,乏記載。“上巳”一詞最早收錄在漢代的文學作品里。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逐漸成為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廣西三月三有哪些活動
1、祭祀高禖:在上巳節活動中,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稱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們通過這種巫教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因此,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求育節。
2、畔浴:畔浴(沐浴,上古人們去河邊水邊,唐宋時流行泡溫泉,尤其露天溫泉池)以春水洗滌污垢,認為這樣作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潔免疫,吉祥如意。當時人們認為婦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節的沐浴治療不育癥。這樣久而久之,相沿成習,把沐浴變成上巳節的重要內容。
3、郊外游春:郊外游春(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并以芍藥定情)
4、臨水飲宴:臨水飲宴(又叫曲水宴)(流觴時,水邊設席障,茶具與花,進行宴飲,吟詩作賦。十分風雅)它和曲水流觴都是這種巫術的演變,成為文人雅士的娛樂活動。此風在唐尤甚,至宋以后則漸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