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發展史介紹
德國是現代汽車的發祥地,是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從1886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汽車至今,德國的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了120多年的發展歷程。
回顧這120多年的歷史,德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經歷了“發明實驗”、“不斷完善”、“ 迅速發展”和“高科技廣泛應用”這樣四個階段。而且每一個階段的發展,一直都與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重大事件緊密聯系在一起。
第一階段,從1886~1910年,是汽車的發明實驗階段。
19世紀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興起的時候,德國人抓住了從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統一后的幾十年時間,在19世紀末創造了一個奇跡:德國在短短的30年里走完了英國人用了100多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從而使德國躋身于世界工業化的強國之列。
這一時期,由于內燃機的發明和汽車的誕生,它的誘人前景使當時德國的汽車廠紛紛涌現,一些其他行業的廠家也轉向汽車生產。1901年,全德國只有12家汽車廠,職工1773人,年產汽車884輛;而到了1908年,德國的汽車廠已達到53家,職工12 400人,年產汽車5547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汽車工業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部門,汽車制造工人5萬多人,年產量達2萬輛,這是僅次于美國的汽車產量。
斯圖加特奔馳汽車博物館內介紹汽車發展歷史的圖畫
為什么德國能在19世紀70年代以后從一個落后的封建國家迅速發展并超越英法而成為居歐洲第一的工業化強國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第一,當時的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經過連續幾年的戰爭,終于在1871年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創立了一個統一的國內市場和統一的經濟環境,極大地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和農業的發展。
第二,德國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從法國掠奪了50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并吞并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使德國一下子成了“暴發戶”,為德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資本保證。
第三,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初期一樣,德國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帶有濃厚的“血腥味”,那就是對廣大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第四,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當時德國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德國在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突破不但改變了德國本身,而且對世界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德國的汽車工業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里誕生、興起并逐步走過汽車工業這一發明實驗階段的。
德國汽車企業
寶馬是德國一家跨國豪華汽車和摩托車制造商,總部位于巴伐利亞的慕尼黑,是德系三大豪華品牌之一,寶馬公司創建于1916年,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寶馬的車系有1、2、3、4、5、6、7、i、X、Z等幾個系列,還有在各系基礎上進行改進的M系(寶馬官方的高性能改裝部門)。BMW的藍白標志象征著旋轉的螺旋槳。80年來,寶馬汽車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以高級轎車為主導,并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列。寶馬也被譯為“巴依爾”。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是世界著名的德國汽車品牌。1886年1月,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獲得專利(專利號:DRP 37435 ),與此同時,奔馳的另一位創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從此,世界發生了改變。1926年6月,戴姆勒公司與奔馳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以梅賽德斯-奔馳命名的汽車,以高質量、高性能的汽車產品聞名于世。除了高檔豪華轎車外,奔馳公司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車和重型載重汽車的生產廠家。梅賽德斯-奔馳為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 旗下公司,與寶馬,奧迪并稱”三駕馬車“。2014年8月6日,江蘇省物價局反壟斷分局已對蘇州、無錫等五個城市的奔馳經銷商進行了反壟斷調查。2015年4月,江蘇省物價局對奔馳汽車價格壟斷案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對奔馳公司罰款3.5億元,對部分經銷商罰款786.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