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唐詩鑒賞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共七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唐詩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1
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20,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21,自在嬌鶯恰恰啼22。
【注釋】
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邊的浣花溪。獨步:獨自散步。
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蹊(xī):小路。
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
嬌:可愛的樣子。恰恰:象聲詞,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一說“恰恰”為唐時方言,恰好之意。
《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白話譯文】
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眷戀芬芳花間彩蝶時時在飛舞,自由自在嬌軟黃鶯恰恰歡聲啼。
《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卜居》);詩人感到很滿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時值春暖花開,更有賞心樂事,杜甫對生活是熱愛的。這是他寫這組詩的生活和感情基礎。第二年(一說第三年)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
《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賞析】
這組詩共七首,作于離亂之后詩人居住在成都草堂時。這里選其第六首。
春風送暖,百花爭艷。詩人獨自在江畔漫步。
在去往黃四娘家的小徑兩旁,姹紫嫣紅。詩人徜徉在花的海洋中,彌望的是奇花異卉;聞到的是濃馥花香。接著,描寫的是大小各異、色彩不同的花枝上,映出眾多花朵。“千朵萬朵”已使人有數不盡之感,但還不能寫出花的質感和重量,而“壓枝低”卻形象出逼真地寫出花的質和量。讀者仿佛看到萬朵碩大的花團盛開在枝葉中。微風吹來,枝條在微微顫動,似乎不勝花重,“壓”、“低”兩字不但寫出花朵的多而大,同時從靜態中寫出微微的動態,更賦予花枝以感情,引發讀者的廣泛聯想。
“留連戲蝶”應是“戲蝶留連”的倒裝,戲蕊彩蝶在花叢中留連忘返,不時在花間翩翩起舞。如果說上兩句還是描繪花朵靜態的嫵媚,那么此句則寫出戲蝶動態的舞姿。這里的“戲”和“舞”都用了擬人之法,寫出了眾多彩蝶忽上忽下,時左時右,乍停乍飛,搧動翅膀的優美舞姿。此時作者已把艷麗的花叢作為背景,而將目光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靜過渡到動,更加深化了春色欲滴的意境。正當詩人也“留連”于花蝶艷舞之中時,耳邊又傳來黃鶯嬌嫩的啼聲。至此,詩人便把視覺、嗅覺、聽覺等感受寫全,從多方面抒寫春意。“恰恰”兩字固然照顧和上句“時時”的對仗,但這兩字也貼切地寫出詩人對此時意境的切身感受。當詩人從視覺、嗅覺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艷、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種景色時,—— 恰在此時,從聽覺又感知了嬌鶯自由自在的啼叫,這令詩人也令讀者陶醉在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
全詩從靜態寫到花朵壓枝的微顫,再寫到彩蝶飛舞的動態,從形、色、味等視覺、嗅覺寫到聲音的感覺,調動讀者的各種感覺器官,感受自然美景,使人的心靈受到美的陶冶。
看了“《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唐詩鑒賞”還想看:
1.《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唐詩鑒賞
2.《喜觀即到復題短篇》杜甫唐詩鑒賞
3.唐詩早春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