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繁華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許多詩篇還是被我們所廣為流傳。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唐詩繁華的原因是什么?
在隋末的農民蜂起的大起義中,原隋朝大官李淵和他的兒子們乘機起義。(世民與兄建成)李世民功勞卓著;攻占了長安。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的統一的帝國(疆域約1100多萬平方千米)。并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先進、文明的國家!在唐鼎盛時期不僅物質富庶繁華,而且文化也極其繁榮,而詩歌尤其得到發展;是中華詩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據全唐詩不完備統計,有唐朝代,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產生了有名記載詩人就有兩千三百多位,近五萬多首詩作。這與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遺留詩歌總數比較還超出兩到三倍!
在兩千多有名望的詩人中,特別突出的屬世界級的大詩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以外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五六十名,這一數字也大大超出戰國至南北朝著名詩人的總和。
連魯迅也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動手了”。當然,這并不是說唐后就沒好詩了;實在是后來人寫古詩,要先讀唐詩是很必要的。唐詩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無疑是中華以及世界文壇上濃墨重彩的筆觸!更是世界文化發展發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聳立的高峰。
說到唐詩的興盛的原因,(當然學術界不斷的在探討中)較普遍的看法是:
一、唐代社會在發展中解決了很多的束縛,在一些政治變革、經濟變革、取得很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由‘門閥仕族攏斷政治’局面已基本結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實踐中,思想大大解放,從而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詩歌創作’開拓了視野、詩歌藝術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經濟的普遍提高,給文學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廣泛的來源。
三、前代文學積累;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因此也為唐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代詩人們是在前人的文化遺產上,發揚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長,推陳出新,把中華詩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舉制度,考試內容就有詩(詩歌概括性強)、賦(文彩韻章),而皇帝也熱愛詩歌,(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視詩歌的‘社會風氣’,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會地位。
五、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較開明,特別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對儒家、釋家、道家,都提倡;允許外來宗教在國內傳布,這對于人們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促進文藝上,各種風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同時,唐朝國力強大,統治者對自身充滿信心,因而基本上沒有‘文字獄’,所以文人膽子都比較大;(例如;李白遭讒,也就是‘賜金放還而已)所之,文人及詩歌體裁寬廣,而反映的社會問題迅速而尖銳。(并非是一片頌揚)
六、唐朝同鄰國與邊境各族實行的是;經濟、文化交流政策;音樂、舞蹈、繪畫、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來影響,(印度、中亞國家)這些新鮮事物,同時也給詩人們以寬敞良好的藝術熏陶。
唐詩的發展傳統分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共四個時期。盛唐是唐詩繁榮昌盛的頂峰,大詩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經歷過這個時期。如今,談這個話題,著眼點也是從“詩歌”本身發展來展開審視。這一點,比較唐代社會之歷史進程;發展,起伏,衰落,基本是一致的。
唐詩與宋詩的比較
唐詩和宋詩,不僅是兩個朝代詩歌的總名,而且代表了我國詩歌史上兩種詩法和詩歌。它們不同之處在于:唐詩主言情,即使說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詩喜說理,崇尚議論。唐詩多含蓄;宋詩多直露,言盡意亦盡。唐詩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寫和抒發;宋詩的優秀之作也來自生活,但往往先從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選擇恰當的形式。所以宋詩即令句句生動具體,總是有某種邏輯思維的潛流貫穿其中,不像唐詩的意境大都以直觀形式表現出來??傊圃娍傆酶行孕蜗髞戆盐宅F實,宋詩則多借助理性思維來解剖現實;唐詩詩味較濃,宋詩詩味較淡,但卻以思想的細致深刻、技巧語言的精益求精彌補之。由于這些原因,宋詩比唐詩好學。唐詩靠靈感,宋詩靠才學;才學可以通過努力獲得,靈感卻不能勉強。唐詩靠感性,宋詩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慮獲得,而感性(形象思維)卻比較難于捕捉。而且,清代學宋者并不排斥唐詩,往往還由宋窺唐,故用力較易,又不致造成粗獷膚廓之弊。因此,宗宋往往比宗唐獲得的成就要大。
事實上,從中唐開始,唐詩就有向日后的宋詩演變的趨勢。而宋詩的許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韓愈的詩中找到濫觴。從整個詩歌史來看,宋詩正是唐詩發展的必然結果。唐詩與宋詩,本是一脈相承的。例如,詩歌在題材和語言上趨于通俗化,描寫平凡、瑣細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語,這種趨勢是從杜甫開始的,中唐韓愈、白居易、孟郊、賈島及晚唐皮日休、羅隱等人又有所發展,而宋代詩人則沿其流而揚其波。又如在詩歌中發議論,也是從杜甫、韓愈開始,在晚唐杜牧、李商隱的詩中已屢見不鮮,入宋以后則發展成為詩壇的普遍風氣。宋代詩人正是充分吸取了唐詩的營養,才創造出一代詩風。杜甫、韓愈對宋詩的啟迪作用尤其重要。宋人曾說:“工于詩者,必取杜甫。”(黃裳《陳商老詩集序》)清人則認為:“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宋之蘇、梅歐、蘇、王、黃,皆愈為之發其端,可謂極盛。”(葉燮《原詩》卷一)這些論述都是符合實際的。宋人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們對唐詩并未亦步亦趨,而是有因有革,所以能創造出與唐詩雙峰并峙的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