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一錢不值的故事
導語: 灌夫心里本來有氣,看見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罵灌賢說:“我一向就說程不識 不值一錢,今天在這里你竟和他學婦人們的樣子咬耳根子!……”
灌夫(?-前131年),中國漢朝潁川郡潁陰(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字仲孺。曾任淮陽太守、燕國宰相,因得罪武安侯田鼢,被斬首。
性格特征
灌夫為人剛強直爽,好發酒瘋,不喜歡當面奉承人。對皇親國戚及有勢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對他們表示尊敬,反而要想辦法去凌辱他們;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許多人士,越是貧賤的,就更加恭敬,跟他們平等相待。在大庭廣眾之中,推薦夸獎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人士們也因此而推重他。灌夫不喜歡文章經學,愛打抱不平,已經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辦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無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
灌夫
故事:
灌夫,字仲孺,西漢時代人。他性情剛直,講究信義,說出的話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 位比他高的官員,而對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貧賤,他越敬重。因此,當時很多有才能而無地 位的人都喜歡接近他。
灌夫喜歡喝酒,并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結婚,他喝了不少酒。一 會,他走到田汾的面前敬酒,田汾說:“我不能喝滿杯。”灌夫見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語帶 諷刺地說:“你雖是一個貴人,但也應喝完我敬的這杯酒。”田汾還是沒有乾杯。灌夫討了 一頓沒趣,就走到臨汝侯灌賢面前敬酒。這時,灌賢正對程不識(曾任邊境太守,后改任大 中大夫)的耳朵說話,沒有對他表示出歡迎的樣子。
灌夫心里本來有氣,看見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罵灌賢說:“我一向就說程不識 不值一錢,今天在這里你竟和他學婦人們的樣子咬耳根子!……”
自此以后,人們對于別人有輕視鄙棄的意思,而要說這人一無長處,或是一無是處,就 說“一錢不值”或“不值一錢”,亦即是毫無價值之意。
譬如那些對自己人傲慢無禮,對外人卻卑恭屈膝的人,或是那些外表好看,實際不堪一 用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叫它為“一錢不值”。
竇嬰到東宮,極力夸贊灌夫的長處,說他酗酒獲罪,而田蚡卻拿別的罪來誣陷灌夫。田蚡接著又竭力詆毀灌夫驕橫放縱,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竇嬰思忖沒有別的辦法對付,便攻擊田蚡的短處。田蚡說:“天下幸而太平無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愛好音樂、狗馬和田宅。我所喜歡的不過是歌伎藝人、巧匠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樣,招集天下的豪杰壯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討論,腹誹心謗深懷對朝廷的不滿,不是抬頭觀天象,就是低頭在地上畫,窺測于東、西兩宮之間,希望天下發生變故,好讓他們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們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漢武帝向在朝的大臣問道:“他們兩人的話誰的對呢?”御史大夫韓安國說:“魏其侯說灌夫的父親為國而死,灌夫手持戈戟沖入到強大的吳軍中,身受創傷幾十處,名聲在全軍數第一,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別大的罪惡,只是因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爭,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狀來判處死刑的。魏其侯的話是對的。丞相又說灌夫同大奸巨猾結交,欺壓平民百姓,積累家產數萬萬,橫行潁川,凌辱侵犯皇族,這是所謂‘樹枝比樹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斷,就是分裂。丞相的話也不錯。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決這件事吧。”主爵都尉汲黯認為竇嬰對。內史鄭當時也認為竇嬰對,但后來又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去回答漢武帝。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漢武帝怒斥鄭當時說:“你平日多次說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長處和短處,今天當廷辯論,畏首畏尾地像駕在車轅下的馬駒,我將一并殺掉你們這些人。”于是起身罷朝,進入宮內侍俸王太后進餐。
王太后也已經派人在朝廷上探聽消息,他們把廷辯的情況詳細地報告了王太后。王太后發火了,不吃飯,說:“現在我還活著,別人竟敢都作踐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會像宰割魚肉那樣宰割他了。再說皇帝怎么能像石頭人一樣自己不做主張呢!現在幸虧皇帝還在,這班大臣就隨聲附合,假設皇帝死了以后,這些人還有可以信賴嗎?”漢武帝道歉說:“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辯論他們的事。不然的話,只要一個獄吏就可以解決了。”這時郎中令石建向漢武帝分別陳述了竇嬰、田蚡兩個人的事情。
漢武帝派御史按照文簿記載的灌夫的罪行進行追查,與竇嬰所說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君之罪行。被彈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別監獄里。
元光四年(前131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屬全部被處決了。同年十二月,竇嬰也被斬首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