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犬不寧的歷史典故介紹
雞犬不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雞犬不寧的歷史典故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雞犬不寧的歷史典故介紹
唐朝中期,封建統(tǒng)治者橫征暴斂,沉重的苛捐雜稅壓迫得老百姓家破人亡。當時,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帶有一種奇異的蛇,全身有劇毒,人如果被它咬一口,就很難再活命了。但如果能捉到這種蛇把它晾干制成藥餌,就能治療多種疾病,因此被宮廷列入賦稅向永州地方征收,很多人也因捕蛇喪生。雖然如此,還是有人甘冒生命危險捕蛇來繳納賦稅,因為這樣可以減免更沉重的苛捐雜稅。每當征稅時候,兇橫的地方官吏就走村串戶,逼迫人們捕蛇,沒有哪一家能逃脫賦稅,沒有人不受到騷擾。當時有老百姓這樣形容官吏的兇橫和騷擾:“雖雞狗不得安寧焉。”意思是說,即使雞狗也得不到安寧啊!
人們把“雞狗不得安寧焉”簡化成“雞犬不寧”,形容騷擾得厲害和頻繁,使人不得安寧。
雞犬不寧的介紹
成語資料
【成語】雞犬不寧
【注音】jī quǎn bù níng
【釋義】寧:安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軍隊撓民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相近詞】雞飛狗走、雞狗不寧
【相反詞】雞犬不驚
【同韻詞】繪聲繪形、熱血沸騰、事無二成、怏怏不平、參前倚衡、春和景明、言能踐行、專欲難成、發(fā)言盈庭、粥粥無能[1]
成語出處
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英文翻譯
1.Even fowls and dogs are not left in peace
2.(a) general turmoil; a great disturbance; a pandemonium
成語故事
公元805年,唐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他目睹了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局面,寫了一篇《捕蛇者說》。該散文描述一個捕蛇者寧愿冒著生命危險捕蛇,也不愿種地,因為貪官污吏們搞得當?shù)仉u犬不寧。
成語舉例
你弟兄窩藏強盜,鬧了兩座軍州,自去落草。官府著落地方搜緝,攪得雞犬不寧!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六回
雞犬不寧不寧造句
1) 你如果把他帶回家,我保證不須多久的時間,府上就會雞犬不寧了。
2) 她在家里整天吵得雞犬不寧,我頭都痛了。
3) 這些攤販日夜播音,真是弄得大家雞犬不寧。
4) 原本是件小事,想不到他借題發(fā)揮,弄得全公司雞犬不寧。
5) 她的出走鬧得全家雞犬不寧。
6) 我的隔壁總是半夜三更搞樂器,吵得附近是雞犬不寧。
7) 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那么希拉里昨晚把家里弄得雞犬不寧。
8) 這群飆車族經(jīng)常在夜里飆車,搞得附近住家雞犬不寧。
9) 周二,更廣泛的金融市場被這個最新消息攪得雞犬不寧,但意大利和西班牙債券的拋售暫時停止。
10) 為人媳婦這種三姑六婆的習(xí)性千萬要不得,否則家雞犬不寧。
11) 敵軍鬧的全村雞犬不寧。
12) 二來二次裝修的雜亂喧鬧又攪得全家雞犬不寧。
13) 伊拉克國內(nèi)再次被最近一次的暴力事件弄得雞犬不寧。
14) 要是事情不合她意,她就會讓整個家雞犬不寧。
15) 不知她安的是什么居心,非得把整個家鬧得雞犬不寧不可?
16) 什么叫做橫沖直撞,什么叫做雞飛狗跳、什么叫雞犬不寧、什么叫做豕突狼奔、什么叫做。
17) 這些不法分子在這一帶頻繁活動,篝火狐鳴,搞得廣大群眾雞犬不寧,人心惶惶。
18) 剎那間,似乎作為亞洲政治上最保守國家之一的馬來西亞正被變革鬧得雞犬不寧。
19) 由于她根本沒有讀過那本書,也沒法討論書的具體內(nèi)容,于是她即興發(fā)揮,把節(jié)目現(xiàn)場整的雞犬不寧,tess在學(xué)校老師辦公室里的電視上看到后非常生氣。
20) 有哪個婆婆放著太平日子不過,非得天天找事兒吵架,跟媳婦斗的雞犬不寧?
看了雞犬不寧的歷史典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