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登門訪士簡介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最早稱霸的齊國國君,他在位的時間積極任用賢能,在管仲等人的輔助之下,積極發(fā)展國家生產(chǎn)力,加強國家軍事能力,穩(wěn)定周朝局勢,使得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這里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齊桓公禮賢下士登門拜訪賢才的故事。
齊桓公登門訪士的經(jīng)過
當時齊桓公已經(jīng)是一個大國國主了,但是他曾經(jīng)召見一個叫做稷的小官,一連去了三次都沒有看到他。周圍的人就說了:“您現(xiàn)在作為堂堂大國的國君,召見一個小小的官僚,一天去了三次沒有見到也就可以了,不用再去了。”齊桓公卻不以為然,他這么說:“不應該是這樣的,那些看不起爵位的人們,一定也看不起他們的君王。而君王如果不重視霸主的事業(yè),也會輕視那些有才華的人,即使稷他敢輕視國君,我又怎么敢輕視霸主大業(yè)呢?”于是齊桓公再次拜訪稷,在第五次終于見到了他。
齊桓公的事跡傳揚開去,那些小國的國君都覺得齊桓公對待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官都能夠這樣禮賢下士,對待自己肯定更加盡心,不如投靠齊桓公,于是很多小國君都一起前往朝拜齊桓公,因此齊桓公成為了天下的大霸主,受到了天下諸侯的尊重,之后能夠幾次召集諸侯會盟,解決周王室內(nèi)部的矛盾,匡正天下間的各種不正確的事情。這種不拘泥于身份地位,積極任用賢能的態(tài)度讓齊桓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成為了日后無數(shù)君主效仿的典范。
齊桓公稱霸的原因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霸主,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得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在當時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那么齊桓公為什么能夠稱霸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呢?這其中有著什么樣的主客觀原因呢?
首先從客觀上來說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發(fā)展到了這種需要這樣霸主式的諸侯誕生的局面,而且齊國具備這么一個條件,齊國本身就是在東方的大國,盛產(chǎn)魚鹽,經(jīng)濟實力出眾,有著稱霸的資本,雖然在之前因為齊襄公不恰當?shù)膱?zhí)政,導致短時間內(nèi)齊國內(nèi)部的混亂,但是齊國的地理位置還是很優(yōu)秀的。
而且齊桓公為人有著那種成就大業(yè)的基本素質(zhì),他能用人,會用人,在當年管仲曾經(jīng)和齊桓公有一箭之仇,差點就射殺了齊桓公,而齊桓公能夠不計前嫌讓他擔任丞相,國家大事,可見齊桓公的胸襟氣度。除了管仲之外,齊桓公還在管仲的見一下任用了隰朋、寧戚、王子城父、賓胥無、東郭牙等人,在這群人的幫助下,齊桓公積極實施改革,對內(nèi)整頓國事,勵精圖治,增強齊國的實力,在經(jīng)濟上積極的吸引外來人口增強齊國的經(jīng)濟實力,在軍事上實行新的征兵制度使得齊國軍事力量大增,對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幫助燕國擊退山戎、幫助被狄人殺掉君王的衛(wèi)國,得到諸侯國和周天子的認可。就這樣齊桓公成為了當時的霸主,走上了稱霸的道路。
齊桓公稱霸時間
當時齊桓公因為積極改革,任用管仲等人才治理國家,齊國已經(jīng)算是比較強大的國家了,他覺得自己稱霸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在公元前681年的時候問管仲現(xiàn)在是否已經(jīng)可以稱霸了,管仲告訴他:“現(xiàn)在還有好幾個國家實力不比齊國差,但是他們沒能稱霸,這是因為他們的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威望不足,所以大王您可以借助周天子來增加自己的威望。”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基本口號。
恰好當時宋國經(jīng)過內(nèi)亂,新君剛剛繼位,還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認可,所以管仲建議齊桓公可以借助這個機會打響自己的名號,于是齊桓公就趁機面見周王,周天子眼見強大的齊國前來報到就很高興把這個召集諸侯的任務交給了齊桓公,因此齊桓公得以成為這次會議的主持者,齊桓公召集了諸侯以后就商量輔助周王室,但是蛇不可一日無頭,就需要先推舉一個盟主,齊桓公因為聲望較高,實力很強就被推選成為了盟主,之后簽訂了互幫互助的盟約。并且約定好一起攻打魯國、衛(wèi)國等沒來參與大會的國家。
結果魯國因為很近就最先倒霉被齊桓公大兵壓境,魯國不得不賠禮道歉,因此齊桓公的威勢就傳揚開來了,從這一年開始齊桓公就逐漸走上了爭霸之路,后來在葵丘之盟上更是一舉奠定了天下霸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