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宣言的世界評價
《獨立宣言》第二部分的其余條款,涉及了其他的方面。包括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對于殖民地的迫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獨立宣言的世界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獨立宣言的世界評價
17、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宣揚的天賦人權,社會契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三權分立等思想原則,成為《獨立宣言》的理論來源;英屬北美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獨立宣言》的發表奠定了物質基礎;英屬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是《獨立宣言》發表的內在動力;而獨立戰爭爆發后,爭取民族獨立成為北美人民的首要任務,在此形勢下,《獨立宣言》的發表已是人心所向。1776年7月4目,在人民群眾的強力推動下,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等人起草的《獨立宣言》。
《獨立宣言》的中心思想是宣布美國獨立,它深刻地闡述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原則。
第一,平等學說。宣言明確認為平等應包括政治平等和經濟平等。這是針對英國殖民者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而提出的,雖有空想成分,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進步意義。
第二,天賦人權學說。
美國《獨立宣言》
宣言繼承并發展了洛克的天賦人權學說,把人們追求幸福的權利明確寫入。宣言指出:“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被他們的造物主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一觀點提高了人民的地位,承認了個人的尊嚴,從理論上摧毀了封建專制主義存在的基礎。把人們的自然權利由原來的“財產權利”上升到“追求幸福”這一新的高度上,把促進人民的幸福當成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它打破了否定現世生活而把希望寄托在天堂或來世的中世紹宗教觀念,這是現代政治理論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第三,主權在民學說。宣言指出:人民是主權者,政府的一切權利來自人民,政府是服從人民意志的,是為了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權利而存在的,即政府的正當權力,系得自被統治者的同意。
第四,人民革命權利學說。宣言寫道:“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變成損害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這說明政府一旦成為禍國殃民的壓迫者,人民就有權利發動起義或革命來推翻它。
《獨立宣言》發表后,對當時的美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獨立宣言》的全稱是《北美十三國聯合一致的共同宣言》,宣言宣布各殖民地已是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從此切斷與英國的一切從屬關系,這反映了北美廣大人民的共同心聲。因此,《獨立宣言》的發表極大地動員了一切革命力量,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為北美人民爭取獨立的旗幟,對爭取獨立戰爭的勝利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獨立宣言》也是一篇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文獻,它提倡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和主權在民思想,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和專制統治,否定英國對殖民地統治的合法性,宣言凝集了北美先進分子的思想,它所體現的革命精神,對獨立戰爭進程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指導作用。《獨立宣言》正式向全世界宣告美國脫離英國而獨立。這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把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同爭取民族獨立的偉大的正義事業聯系起來。7月4日這一天,被定為美國獨立日。
《獨立宣言》作為美國立國精神的最重要的文獻之一,深深地影響了美國未來的發展。自1776年以來,“人人生而平等”作為美國立國的基本原則,作為人們的信念和理想,一直為后人所傳頌。美國正義的社會改革者,在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不論是為了廢除奴隸制、禁止種族隔離或是要提高婦女的地位,都要提到這一理想。不論在什么地方,當人民向不民主的統治作斗爭時,他們就要用《獨立宣言》作為最有力的思想和武器,這有力地推動了美國民主化的進程,對美國政治生活產生了經久不衰的影響。宣言體現的民主思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美國人為之奮斗。
《獨立宣言》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獨立宣言》最重要的作用是將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產生的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思想轉化為現實政治的原則,它標志著美洲和人類歷史上一種新的政治生態環境的開端。《獨立宣言》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文件,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宣布人民的權利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比法國的《人權宣言》早13年,由于它是最單的闡明了天賦人權的政治綱領,因此馬克思稱它是“第一個人權宣言”。《獨立宣言》充滿著革命精神,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綱領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國的原則,徹底摧毀了封建專制主義的理論根基,將人民主權首次貫徹到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建國實踐中。它直接影響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推動了整個歐洲的反封建斗爭,也給拉丁美洲和亞洲民族獨立運動以巨大推動力。宣言所體現的民主共和思想,也使中國資產階級思想家受到啟迪和鼓舞,為辛亥革命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推動了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獨立宣言》草案中明確反對奴隸制,但在大陸會議表決時,由于喬治亞洲和南卡羅來納州代表們的堅決反對,刪去了對英王喬治三世允許在殖民地存在奴隸制和奴隸買賣的有力譴責,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局限性。宣言雖然指出“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則,但在當時,宣言所標榜的自由平等權利只能是資產階級的權利,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階級本質,是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
獨立宣言的重大意義
首先,《獨立宣言》是一個偉大的政治文件。《獨立宣言》雖然是北美殖民地上層討論的結果,但卻代表了廣大殖民地人民的心聲。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綱領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則: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剝奪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以及政府必須經人民的同意而組成,應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權利而存在,人民有權起來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職責的政府。這些原則成為以后美國的意識形態,為美國此后200多年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它也直接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對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宣言》為托馬斯·杰弗遜所起草,但后來大陸會議在1776年7月4日公布前夕,對草案中的一些提法進行過修改。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陸會議作為殖民地對外機構,公布這一重要的獨立決議,必須考慮國際影響,既要表明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的決心,又不能使用過于激進的措辭,得罪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國家;此外,即使宣布獨立,也不能將英國的制度完全廢止。例如,對《宣言》草案中譴責奴隸制的詞句進行了修改。
這一舉措,就是出自獨立目的的需要而采取的策略。在《宣言》直接文本來源上,其措辭受到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期間的《權利法案》,以及喬治·梅森寫的《弗吉尼亞權力宣言》的影響。從觀念來源上看,《宣言》包含了當時人們所掌握的政治哲學的核心理念。例如,英國政治哲學家洛克的思想、蘇格蘭啟蒙運動中的自然法理論等等,但是對這些思想進行了改造,而不是直接照搬。上述這些政治哲學理念,和殖民地人的信仰、價值觀念是基本吻合的。
特別是在1764年以后,人們的政治討論、一些小冊子都需反復提到這些理念,并對當時歐洲的各種政治哲學思想,有比較凝練的概括。所以,《宣言》的政治哲學思想,不是從歐洲直接照搬,而是經過殖民地自身的轉化,使之與殖民地的權力訴求、社會現實、對未來國家的理解相吻合。
《宣言》的意義不在于是否創設了新思想,而是在于,它以官方文件形式把當時大家都了解的東西,作為原則加以肯定,以適應當時之需,且認為這是普適全人類的大原則。另外,盡管在美國歷史上,《宣言》被經典化、神圣化,但作為建國的核心文件,其適用性、彈性很強,每一句話都有很強的功能,可應用于諸多主題和場合,一切爭取權利的人都可用它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訴求。《宣言》已成為美國政治價值觀念的體現、象征和標志。
看了“獨立宣言的世界評價”還想看:
1.獨立宣言的意義是什么
2.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是誰
3.美國為什么會成為超級大國
4.世界近現代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