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簡介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簡介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里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上百位諾貝爾獲得者曾在此工作、學習,其在文學、醫(y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哈佛同時也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于1636年,最早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創(chuàng)建,初名新市民學院,是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持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于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截止2014年,學校有本科生6700余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4500余人。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沿革
哈佛學院
15世紀末,由歐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倫布開辟,歐洲人紛紛遠涉重洋來到美洲。17世紀初,首批英國移民到達北美,在那里開拓自己的“伊甸園”——新英格蘭。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受過古典式的高等教育,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后代在新的家園也能夠受到這種教育,他們于1636年在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河畔建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所學府——哈佛學院。
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仿照英國劍橋大學,籌建一所高等學府,每年撥款400英鎊;學校初名“新學院(New College)”或“新市民學院(the college at New Towne)”,成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
1638年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積蓄720英鎊和400余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同年正式開學,第一屆學生共9名。
1639年3月13日,為感謝以及紀念約翰·哈佛牧師在創(chuàng)立初期對學院的慷慨捐助,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將學校更名為“哈佛學院”。
1650年哈佛學院獲準成立法人機構。
1693年,北美第二所學府威廉·瑪麗學院誕生;1701年,耶魯學院(耶魯大學的第一所學院)成立。這兩所學院的出現(xiàn),使哈佛學院有了伙伴和競爭的對手;受英國古老大學傳統(tǒng)影響較深的哈佛學院,面臨著強有力的挑戰(zhàn)。
哈佛學院最初模仿英國的大學模式展開辦學,但清教徒的哲學思想?yún)s獲得了保留。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學院的領導者都由神職人員擔任,直到1708年第一個非清教成員的校長上任,哈佛才從清教思想的管制中獨立出來。
1721年學校正式設立神學教授職位。
1727年,為順應北美產(chǎn)業(yè)革命的勢頭興起、新興的工商業(yè)對應用科學的需求,哈佛學院設立了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的教授職位。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開設后,哈佛學院還置備了一批科學儀器和設備,教授們用實驗的方法,向?qū)W生講授天文、物理和化學知識;在數(shù)學領域內(nèi),設立了測量術和航海術等技術學科。
哈佛大學
1775~1783年,北美13個英國殖民地爆發(fā)了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獨立戰(zhàn)爭。哈佛學院順應潮流,站在同情和支持獨立戰(zhàn)爭的正義事業(yè)一邊。在馬薩諸塞,幾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的畢業(yè)生,包括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國第二任總統(tǒng)約翰·亞當斯。
1775年7月3日,喬治·華盛頓在哈佛學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獨立戰(zhàn)爭軍隊的統(tǒng)帥,他的司令部也一度設在坎布里奇。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誕生后,哈佛學院為獨立戰(zhàn)爭的主要領導人喬治·華盛頓、托馬斯·杰斐遜(《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約翰·杰伊(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首屆美國聯(lián)邦政府財政部長)等人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1780年馬薩諸塞州頒布新憲法,哈佛學院擴建、更名為哈佛大學;同年設立醫(yī)學教授職位。醫(yī)科開設后,教授們開展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并將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北美和英國學術刊物上,自然科學終于在哈佛建立起牢固的陣地,并開始對其它學院產(chǎn)生影響。
在北美獨立戰(zhàn)爭初年,哈佛學院的基金,連同地產(chǎn)的租金在內(nèi),不足1700英鎊。戰(zhàn)后的1793年,哈佛的基金已超過18.2萬美元。
霍利斯神學教授David Tappan和校長Joseph Willard分別于1803、1804年去世后,經(jīng)歷了一場斗爭,1805年,哈佛由一位論派者Henry Ware接手管治,辦學精神開始向亞米念主義過渡;這也使美國的教育機構開始世俗化。他們與聯(lián)邦黨結盟,并開辦了很多機構,以擴大其政治及文化勢力;與此同時,一些神學的保守派人士則利用大眾傳媒,評擊對方企圖凝造寡頭政治文化及破壞共和國的政治原則。哈佛因此在1850年代被稱作“一位論派的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