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會戰始末簡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部爆發,由于敵我雙方裝備差距太大,日軍勢如破竹的攻占了中國的大片領土。盡管如此,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毅然的投入到抗日大軍中,由此也誕生了很多經典慘烈的戰役。其中就包括徐州會戰,它為我國人民抗日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那么徐州會戰結果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詳述:徐州會戰始末。
徐州會戰簡介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正面戰場上給日本帶來重創的一場戰役,打破了日本的想法。下面就來看看徐州會戰簡介。
徐州會戰爆發時間是1938年1月至5月,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發起的以徐州為中心的抗日戰役,是抗日期間規模比較大的防御戰役。
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實施了全面侵華的計劃,迅速占領東北之后發動了四次會戰,中國軍民雖然頑強抵抗,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并且損失慘重。
1938年初,日軍為了加速侵略,連接華北和華中戰場,用南北夾擊的方式進攻徐州,并企圖在臺兒莊集合以打開徐州門戶。
徐州會戰包括徐州以南地區之戰,滕縣之戰和臺兒莊戰役。其中以臺兒莊戰役最為著名,共圍剿殲滅敵軍一萬多人,有效的殲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也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臺兒莊大捷。
從徐州會戰簡介中可以看出,徐州會戰是中國抗戰以來在正面戰場上獲得的一次重大的勝利,在抗日戰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徐州會戰不僅粉碎了日軍快速侵略的言論以及進攻腳步,也會武漢會戰的準備贏得了非常充足時間,同時也為中華民族有力抗擊法西斯侵略增強了信心,是我國抗戰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轉折點。
以上就是徐州會戰簡介,可以看出徐州會戰在抗戰中的意義非常重要,它奠定了中國抗戰勝利的基調。
徐州會戰背景徐州會戰為我國人民抗日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那么徐州會戰的戰爭為什么打響?徐州會戰背景又是什么呢?
徐州會戰背景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日本方面的野心,另一個是當時的國際形勢。下面就來詳細說說這兩個徐州會戰背景。
首先,一戰過后,日本因為英美等強國遏制他對于中國的侵入,再加上北伐戰爭的打響使日本在中國的利益越來越小。因為利益的驅使,為了在中國得到更大的利益,于是日本開始改變對華策略,意圖加快腳步吞并中國東北地區。
其次,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處,因為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日本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這場危機之中,使日本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打擊,陷入了困境,甚至導致了政治危機、外交等種種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法西斯勢力決定突破華盛頓體系國家的束縛,趁英美疲于應付經濟危機蔣介石“剿共”之際迅速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
總的來說,徐州會戰的背景就是因為日本的種種危機,經濟、政治、外交等,再加上日本對于中國利益的覬覦與野心下開始了徐州會戰。
而徐州會戰的結果告訴后人,最終邪惡是戰勝不了爭議的;日本因為種種的野心與自私自利而妄圖占領、消滅中國是不會成功的。
最終因為我國軍人的英勇奮戰,成功的粉碎了日本的野心;打擊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籌碼,而加重了堅持持久戰略的砝碼。同時也大大鼓舞了我國軍民抗日的信心。
徐州會戰經過徐州會戰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中的一次重大會戰,它發生于1938年1月到6月期間,經歷近五個多月時間才結束。徐州會戰經過可分為淮河狙擊戰,兩次臨沂之戰,滕縣之戰和臺兒莊戰役。下面就來簡單敘述徐州會戰經過。
淮河狙擊戰是指發生在1938年1月26日到2月3日之間以徐州南部為作戰地區的戰役。日軍為擴大侵略,加快步伐進攻安徽鳳陽、蚌埠,中國軍民頑強抵抗,最終和日本侵略軍就淮河隔海對峙。
兩次臨沂之戰和滕縣之戰發生于1938年2月下旬到3月中下旬。日本侵略軍南下侵華,迅速占領山東省份一些地區,直逼臨沂,發動兩次臨沂戰役,日軍所到之處都收到了中國廣大軍民的英勇抵抗,雖然最終都是節節敗退,但國民依然越挫越勇。
3月14日,日軍進攻滕縣,我方軍團奮起抵抗,雖然最終滕縣失守,但是與日軍斡旋17日,粉碎了日軍臺兒莊集合的計劃,也為我軍籌備臺兒莊戰役贏得了充足時間。
臺兒莊戰役是抗日斗爭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戰役。日本到處宣揚散布著3個月將打敗中國。并且在全面侵華后發動的四大會戰都是以中國慘敗而結束。這時候必須要組織一場勝戰來鼓舞士兵斗志,增強信心。
于是在1938年3月下旬,我軍主動出擊,組織的臺兒莊戰役不負眾望,共殲滅敵軍上萬多人,取得抗日戰爭以來首次勝利。因此臺兒莊大捷也是徐州會戰經過中的關鍵一場戰役。
臺兒莊戰役后,我軍依舊奮起抵抗日軍侵略。到1938年6月初,徐州會戰結束,但它的歷時意義重大,不可磨滅。
徐州會戰結果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場重大的戰役,這場戰役一共經歷了多場局部戰役才有了最終的結果。徐州會戰最終結果是共產黨所帶領的軍隊戰勝了日軍侵略者。
徐州會戰結果分別從臺兒莊戰役結果以及滕縣之戰的結果來分析,這是徐州會戰時期兩場重要的戰役,這兩場戰役的取勝對最終徐州會戰共產黨取勝產生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滕縣之戰,戰況十分激烈,雖然在最后中國軍隊還是沒有敵得過日軍,導致最后滕縣被日軍占領了,可是中國軍隊也進行了頑抗的抵抗,拉長了戰斗時間,為下一場戰役爭取了更多準備的時間。
從滕縣之戰分析來看,滕縣失守了,可是結果并非這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的結果是阻礙了日軍進一步的南下擴張,減少了大面積的戰斗,也為臺兒莊戰斗贏取了更多準備的時間。
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戰役是緊接著滕縣之戰的一場戰役,此時日軍已經疲憊不堪,但侵略野心膨脹,仍然發起了這場戰役,最終結果經過中國軍隊領導者的頑強抵抗,給予了日軍重大的打擊,中國軍隊在最后全面攻擊日軍,許多日本士兵都落荒而逃,日軍的作戰工具也丟棄在現場。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戰役以中國軍隊勝利而結束。
徐州會戰結果是中國軍隊勝利,日軍不僅沒有成功占領徐州等地,而且還被迫轉移到黃泛區以北,而且日軍在整個徐州會戰中傷亡十分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