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的名言佳句
以史為鑒 可正衣冠,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史為鑒的名言佳句,希望能幫到你。
一、以史為鑒的名言
1.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論語·里仁》
2.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
3.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韓非子》
4.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鹽鐵論·疾貪》
5.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禮記·大學》
6.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劉向《說苑·至公》
7.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8. 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吳兢《貞觀政要·君道》
9. 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財不如義多,高位不如德尊。 ——《臣軌·廉潔章》
10.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包拯《乞不用贓吏疏》
11.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資治通鑒·訓儉示康》
12.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邵雍《男子吟》
13.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于謙《入京》
14. 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儉。 ——張圻《答周仲和書》
15. 惟敬可以勝怠,惟勤可以補拙,惟儉可以養廉。 ——汪汲《座右銘類編》
16.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碑·官箴》
17. 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顧炎武《廉恥》
18.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張伯行《禁止饋送檄》
19. 大臣不廉,無以率下,則小臣必污;小臣不廉,無以治民,則風俗必壞。層累而下,誅求勿已,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王永吉《儆心錄》
20.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然世之仕者,臨財當事不能自克,常自以為不必敗,持不必敗之意,則無所不為矣。然事常至于敗而不能自已,故設心處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呂祖謙《官箴》
二、以史為鑒名言警句
1、茍富貴,無相忘。
2、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3、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4、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5、禍不妄至,福不徒來。
6、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7、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8、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9、名不虛立,土不虛附。
10、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11、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12、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13、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16、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17、興必慮衰,安心思危。
18、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19、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0、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飛。
21、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
22、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
23、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
24、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
25、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
26、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27、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28、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29、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30、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31、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
32、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財。
33、騏驥之局襡,不如駑馬之安步。
34、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35、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3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37、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38、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39、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40、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
41、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2、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
4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4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45、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46、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47、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48、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49、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50、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看了以史為鑒的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