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洛周個人概述
杜洛周(?-528 ),又稱吐斤洛周,北魏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人,高車族。北魏孝明帝元詡525年8月在上谷(今北京延慶),聚眾反對北魏統治的起義,改年號真王。。杜洛周也算一位亂世豪杰,善于發動起義,但卻不善領導,最終被自己人算計致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杜洛周個人概述,希望對你有用!
杜洛周個人概述
杜洛周(?— 528),北魏時期河北農民起義軍領袖。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八月,杜洛周于上谷(今北京延慶)聚眾發動反對北魏統治的起義,改年號真王。義軍攻陷附近郡縣。當時,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人高歡、尉景等都響應杜洛周。杜洛周率義軍圍攻燕州(治今河北涿鹿)刺史崔秉。九月,魏帝元詡遣幽州(治今北京)刺史常景為行臺,與幽州都督元譚同領官軍征討起義軍。當時,官軍自盧龍塞(今河北遷安北喜峰口至冷口間)至軍都關(今河北居庸關北),沿途置兵,占領險要,阻止義軍南攻。二年正月,北魏駐扎安州(治今河北隆化)的官軍約2萬人叛魏,響應杜洛周,加入起義軍。杜洛周領義軍與之會合。魏常景派兵于軍都關攔截,被義軍打敗。四月,杜洛周率領義軍自上谷南下,進攻薊城(今北京大興),遭官軍阻擊,退回。十一月,杜洛周領義軍圍攻范陽(今河北涿州)。十二月,范陽城內居民暴動,擒魏常景和幽州刺史王延年。隨即,杜洛周等義軍入城。武泰元年(528年)二月,杜洛周被另支義軍首領葛榮所殺,部眾歸入葛榮麾下。
杜洛周所處的歷史背景
亂世出英雄,魏晉南北朝就是這樣一個大亂世,亂得驚心動魄,亂得不同凡響,亂得有滋有味,當然也就亂得英雄輩出。人人皆知有魏蜀吳三國鼎立(姑且稱之為前三國),卻較少人關注周齊陳三分天下(姑且稱之為后三國),這里先交代一下這周齊陳三國的歷史。 魏蜀吳三國合一的結果是晉朝短暫的統一后又一個大分裂時代的開始,共歷經三百年,才由隋朝統一,而隋朝恰恰又是周齊陳三國合一的結果,兩個三國時代將亂世開啟和結束,可謂歷史的一大奇觀,從此南北文化交融,漢血緣合流,創造出了輝煌的隋唐盛世,在當時世界上形成的崇高威望和深遠影響后世一直都未有能力逾越。因此探究周齊陳三國就顯得比魏蜀吳三國更有歷史意義,實際上后三國的故事比前三國還要精彩許多。前三國從黃巾大起義算起到晉朝滅吳結束,公元184年——280年,共歷時96年。后三國從六鎮大起義算起到隋朝滅陳結束,公元523年——589年,共歷時66年。后三國歷時雖然短暫,但其過程和民族矛盾要遠遠比前三國復雜多變。后三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東魏,西魏,南梁三國鼎立。第二階段為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南陳代(南梁)三國并存。最后由北周滅北齊,隋朝代北周,隋朝滅南陳而告結束。這與前三國的魏滅蜀,晉代魏,晉滅吳幾乎如出一轍,歷史驚人的相似性又重演了一次。
后三國歷程極其復雜,先是北魏和南梁南北對峙,然后北魏大亂,分裂為東魏(高歡掌權),西魏(宇文泰掌權)。侯景之亂打破三方力量對比,北齊代東魏(高家為帝),北周代西魏(宇文家為帝),南陳代南梁(陳霸先為帝),其間曲折難以盡述,可參閱<周書>、<魏書>、<北齊書>、<梁書>、<北史>等歷史著作。
南北朝時期是個混亂的年代,同時也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杜洛周就是這個亂世中的一個杰出的英雄人物。
杜洛周起義大事記
525年8月,杜洛周于上谷(今河北懷來)聚眾發動反對北魏統治的起義,改年號真王。義軍攻陷附近郡縣。當時,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人高歡、尉景等都響應杜洛周。杜洛周率義軍圍攻燕州(治今河北涿鹿)刺史崔秉。
9月,魏帝元詡遣幽州(治今北京)刺史常景為行臺,與幽州都督元譚同領官軍征討起義軍。當時,官軍自盧龍塞(今河北遷安北喜峰口至冷口間)至軍都關(今河北居庸關北),沿途置兵,占領險要,阻止義軍南攻。
526年年正月,北魏駐扎安州(治今河北隆化)的官軍約2萬人叛魏,響應杜洛周,加入起義軍。杜洛周領義軍與之會合。魏常景派兵于軍都關攔截,被義軍打敗。
526年4月,杜洛周率領義軍自上谷南下,進攻薊城(今北京大興),遭官軍阻擊,退回。
526年11月,杜洛周領義軍圍攻范陽(今河北涿州)。
526年12月,范陽城內居民暴動,擒魏常景和幽州刺史王延年。隨即,杜洛周等義軍入城。
武泰元年(528)正月,攻占定(治今河北定州)、瀛(治今河間)二州,并于廣昌(今淶源北)擊退柔然援兵1萬精騎。遂揮軍南下。
528年2月,杜洛周被另支義軍首領葛榮所殺,部眾歸入葛榮麾下。
杜洛周的歷史評價
杜洛周在亂世中率眾起義,反抗統治者的壓迫,也算一位亂世豪杰。起義作為他人生最輝煌的階段,也只持續了兩年多,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的人物,各種記載評論很少。有評論說,杜洛周善于煽動起義,但卻不善領導,無法服眾。他的手下高歡認為杜洛周拿手的是煽動大伙兒起來造反,領導能力十分缺乏,對待下屬也很糟糕,不值得追隨,曾設計殺他而代之,最終沒有如愿。但最終還是被自己人葛榮殺害,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領導能力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