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的人物生平
酈道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官拜關右大使等,代表作為《水經注》,在地理學、水文等領域有重要貢獻。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酈道元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酈道元的人物生平
出身官宦
魏孝文帝延興二年(472年)壬子,酈道元生于涿州酈亭(今河北省涿州市道元村)的一個官宦家庭。他的父親酈范年少有為,在北魏太武帝時期,任給事東宮,后來以他優秀的戰略眼光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師,曾經做過平東和青州刺史。
酈道元少年時期,因父親酈范擔任青州刺史,便跟隨父母居住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
為官經歷
最初,酈道元承襲永寧侯爵位,依例降為伯這一等級。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遷都洛陽,酈道元擔任尚書郎。太和十八年(494年),跟隨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執法清正,被提拔為治書侍御史。御史李彪認為道元執法公正嚴厲,自太傅掾引進為書侍御史。
李彪被仆射李沖所彈劾,酈道元也被被免職。景明年間(500—503年),酈道元被下放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于勁,乃是順皇后的父親,西征關中的時候,也沒有到過此州。酈道元在那里為官三年,為政嚴酷,人們非常敬畏他,以至于奸人盜賊紛紛逃往他鄉,冀州境內大治。后來酈道元又做了魯陽郡太守,上表朝廷建立學校,推崇教育,教化鄉民。朝廷下詔說:“魯陽原本是南部邊境的地區,沒有設立過學校。現在可以在那里設立學校,使魯陽像西漢文翁辦學那樣成為有文化教養的地區。”酈道元在魯陽郡的日子,老百姓佩服他的威名,不敢違法。
延昌年間(512—515年),酈道元為東荊州刺史,以威猛為政,就像在在冀州一樣。當地百姓到朝廷向皇帝告狀,告他苛刻嚴峻,請求前任刺史寇祖禮回來復任。等到寇祖禮回來并派遣戍邊士兵七十名送酈道元回京時,兩人都因為犯事被罷官。
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酈道元擔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陽。其后,奉詔前往北方各鎮,整編相關的官吏,籌備軍糧,作好防守邊關的必要準備。孝明帝把沃野鎮、懷朔鎮、薄骨律、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御夷鎮諸鎮都改為州,它們的郡、縣、戍的名稱,令準古城邑。朝廷詔令道元為持節兼黃門侍郎,急速與大都督李崇籌劃應設置,裁減去留。恰逢各鎮起義叛亂,裁減之事沒有結果就返回了。孝昌初年,梁朝派遣將領攻打揚州刺史元法僧又在彭城反叛。詔令道元為持節、兼侍中、兼行臺尚書,調度各軍,依照仆射李平的先例。軍隊到達渦陽,戰敗撤退。后酈道元追逐討伐,多有斬殺俘獲。后來被授任御史。
酈道元執政平素嚴厲,頗遭豪強和皇族忌恨。但當地豪強卻不能把酈道元怎么樣,他們的聲望更有損害。皇親元微誣陷叔父元淵,酈道元力陳事實真相,元淵得以昭雪。元微因此嫉恨酈道元。
司州牧、汝南王元悅寵幸丘念左右親近的人,常與他們起居。到選州官的時候,多取決于丘念。丘念經常高興且偷偷地收下元悅送給他的宅第,有時兩人還一起去此宅第,道元秘密查訪得知此事,逮捕了丘念并將其關進監獄。元悅上奏靈太后,請保全丘念之身,便詔令赦免丘念。酈道元(搶在命令下達之前)就把丘念處死,并用此事檢舉元悅的違法行為。元悅從此懷恨在心。
死得其所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孝昌三年丁未十月(527年11月),南齊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蕭寶夤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發動叛亂,當時雍州刺史蕭寶夤謀反的情況逐漸嚴重。侍中、城陽王元徽平素忌恨道元。元微、元悅便使出借刀殺人之計,通過暗示朝廷,且竭力慫恿胡太后任命酈道元為關右大使,去監視蕭寶夤。寶夤顧慮到道元想要平息自己的叛亂,也認為這是朝廷要算計自己,受汝南王元悅慫恿便派遣他的行臺郎中郭子恢在陰盤驛亭圍住道元。亭在岡下,人們常吃岡下的井水。但道元已經被包圍,掘井十多丈都沒有水。水沒有了,力氣也就少了許多。賊寇于是跳墻而入。酈道元與他的弟弟酈道峻、酈道博,長子酈伯友、次子酈仲友被殺害。道元死前怒目呵斥賊人,大聲斥責而死亡。寶夤還是派人殯殮他們父子,埋葬在長安城東。事平,靈柩回到長安城,朝廷追贈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
武泰元年(528年)春,魏軍收復長安,酈道元還葬洛陽,被朝廷追封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三子酈孝友承襲爵位。
酈道元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于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經注》保存了許多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地理有很多的參考價值。
看了“酈道元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北魏基本歷史簡介
2.漢武帝簡介資料
3.三國志的基本介紹
4.趙尚志的故事7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