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軍順利入侵西藏原因
引言:日本學者金子民雄也在相關著作中十分肯定地說,1904年英軍侵略西藏期間,英印軍隊之所以能夠順利侵入拉薩,靠的就是河口慧海提供給他那位間諜老師達斯的情報。
清末英軍順利入侵西藏原因外國殖民者入侵西藏的史實,人們了解較多,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和尚河口慧海兩次入藏搜集情報的詳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盡管有人為河口慧海的身份辯護,但無論是為英軍侵略西藏提供情報,還是從誘降班禪大師的角度看,河口慧海身上的諜影“光環”是無法抹去的。
日本和尚夢想到中國找佛經河口慧海,原名定治郎,1866年1月生于大阪堺市,“慧海”是其出家后的法名。河口慧海的生父是一名制桶匠人,12歲的河口慧海,作為家族事業的繼承人,從小學輟學回家,繼承家業。但天性好學的河口慧海并沒就此荒廢學業,而是白天幫父親做桶,晚上到私塾學習。
大約在15歲時,河口慧海進入了當地漢學學者土屋弘的家塾,學習漢文和儒家經典。近十年的學習,使河口慧海熟讀中國傳統經典四書五經和二十四史。
河口慧海少年時的日本,正值“明治維新”后推行文明開化政策之時,社會上大興西學之風。在土屋家塾學習期間,河口慧海還有機會向一名美國傳教士學習英語。這為他日后在印度與有情報機關背景的“恩師”達斯進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889年,23歲的河口慧海到東京求學,進入了剛剛開設不久的哲學館學習。在學習期間,河口慧海受到當時日本著名的佛學家井上圓了的影響。25歲時,河口慧海在東京五百羅漢寺剃度出家,成為了日本佛教黃檗宗僧侶,法號“慧海”。
進入佛門之后,河口慧海精心研讀佛家經典。為更好地學習佛教經典,河口慧海遠赴京都宇治的黃檗宗祖庭黃檗山,潛心攻讀《大藏經》。
還在哲學館學習期間,河口慧海就聽他的老師南條文雄說過,歐洲的學者不太重視漢文佛教經典,認為只有藏語翻譯的佛教經典,在文法和語意上都更接近梵文,比漢譯的佛教經典更為準確。
河口慧海認為,在佛教發源地的印度,佛教早已被其他宗教取代,因而已很難尋找到梵文佛教經典。但是,在與印度鄰近的中國西藏和尼泊爾,還可以找到梵文經典。
因此,河口慧海下決心前往遙遠的中國,到西藏尋找梵文著作。
日本和尚偽裝巧妙順利入藏1897年6月26日,河口慧海帶著朋友們湊的500日元,搭乘日本輪船“和泉”號,從神戶出發,踏上了西藏之旅。
出發之前,河口慧海聽說在橫濱三會寺有個從南亞留學歸來的僧人,名叫“釋興然”,于是興致勃勃地前往拜訪。河口慧海在三會寺向釋興然學習了南亞巴利語,但釋興然在南亞錫蘭(今斯里蘭卡)學習的是小乘佛教,與從中國傳入日本的大乘佛教分屬兩個教派。釋興然見河口慧海勤于佛學,便勸其改宗小乘佛教,被河口慧海拒絕。這令釋興然十分惱火,將河口慧海趕出了三會寺。
7月25日,河口慧海輾轉香港、新加坡等地,抵達英屬印度首府加爾各答。在加爾各答期間,河口慧海拜訪了英印大菩提協會,又在協會的幫助下,拜見了聞名已久的薩拉特·錢德拉·達斯。達斯以自己探藏的經歷,告訴河口慧海,最好不要進入西藏。因為此時的西藏已全面對外封鎖,進藏等于白白送死,弄不好還會連累幫助自己的人。
河口慧海認為,從尼泊爾進入西藏最為便捷,一來是截至此時,還沒有人嘗試過從尼泊爾進入西藏,所以這段邊界上的邊防哨所較少,過關受到的阻礙會比較少;二來是因為尼泊爾也曾是佛教興盛之地,沿途會有許多歷代的佛教遺跡,還會有許多梵文古經。
日本和尚把情報透露給英國此時,在拉薩,已有兩人知道河口慧海的身份。一位是西藏貴族的兒子,另一人是西藏商人擦絨巴。二人都是在河口慧海沒有偽裝成漢族僧人之前,在大吉嶺認識他的。那名年輕貴族在認出河口慧海之后,無意間說起,他的朋友是一名日本間諜,并饒有興趣地到處散布這種說法,但許多藏人對此一笑了之,甚至把他看成神經病人。
但是,由于幫助河口慧海帶信到大吉嶺的擦絨巴,不經意間把河口慧海的身份泄露給了__喇嘛親哥哥的商隊領隊,這使河口慧海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危險了,必須馬上離開這塊是非之地。此時是1902年5月。
河口慧海趕緊用兩匹馬馱著一年來搜集的各種經卷,雇了一名藏族向導,倉皇之間逃出拉薩。隨后,河口慧海一行經江孜、帕里一路南逃,騙過春丕谷的重重關卡,逃到英屬印度地區,在7月3日終于回到了大吉嶺,順利地回到了拉薩特·錢德拉·達斯在大吉嶺的“拉薩別墅”。
不論是在拉薩還是回到大吉嶺之后,河口慧海都將自己在西藏刺探的情報毫無保留地提供給了他的老師達斯。因此,不論在當時還是后世,許多人都認為,河口慧海是達斯訓練出來的雙料間諜。
回國后的河口慧海,在《東京時事新報》和《大阪每日新聞》發表了長達155期的《西藏探險記》,滿足了日本和西方許多人對西藏的獵奇心理,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