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的父親是誰
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賜福康安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謚號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福康安的父親是誰,歡迎大家閱讀。
福康安的父親是誰
富察·傅恒(約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賢純皇后之弟,滿洲鑲黃旗人。乾隆時期歷任侍衛(wèi)、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tǒng)帥。
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zhàn),降服莎羅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軍攻伊犁,平息準噶爾部叛亂。后任《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平定準噶爾方略前編》、《平定準噶爾方略續(xù)編》正總裁。撰寫《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鑒輯覽》等書。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經略,督師云南。次年四月,率京師及滿、蒙兵1.3萬余人,分三路入緬甸作戰(zhàn),身患重疾,仍督軍進攻,屢敗緬軍。后與云貴總督阿桂合兵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緬軍遣使請和,疏奏罷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師,不久病卒。乾隆皇帝親臨其府奠酒,謚文忠。
嘉慶元年(1796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贈郡王銜,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
有清一代,關于宮廷的民間傳說特別多。如雍正突然于一日之間暴死,傳說是被朝廷毀墓戮尸、滿門抄斬的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所弒;另外,乾隆被傳說是漢人,真實身份乃是海寧陳世倌陳閣老的兒子;還有極得乾隆寵愛,以外戚身份獲封貝子,死后又被追封為嘉勇郡王、配享太廟的福康安,民間傳說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所以才能獲此殊寵。
福康安的父親為大學士傅恒,他的親姑姑就是乾隆的妻子孝賢皇后,按照輩分,他應該稱乾隆為姑父。據說福康安小時候長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模樣與他的兩個未曾謀面的表哥——皇二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有幾分相似,而這兩個倍受乾隆喜愛的嫡子,恰恰又因病早夭。
福康安的出現,因此撩動起了乾隆內心深處的一縷父愛柔情,于是他把年幼的福康安接到宮里,如同親生兒子一般教導培養(yǎng)。這種一反常態(tài)的做法,也為民間傳說提供了充分想象和發(fā)揮的空間。稗官野史紛傳,傅恒的妻子某日入宮參見皇后,恰遇乾隆,因慕傅妻的美色,乾隆幸之,遂有了福康安。而且自此之后,乾隆還與傅恒妻子長期保持著曖昧關系,后來偶被孝賢皇后撞破。看到丈夫與自己的弟媳通奸,孝賢皇后也因此被氣得一命嗚呼。
雖然此等齊東野語并不足信,但乾隆與福康安情同父子,卻是一點不假。乾隆一心想封給福康安王爵,但礙于禮制,未能如愿,所以他早早就讓福康安在外統(tǒng)兵打仗,讓他積累軍功,以便日后封王。而且每次出征之前,乾隆都竭盡心思為福康安挑選精兵強將,務使其出兵必勝。福康安也沒有令乾隆失望,身經百戰(zhàn)的他以作戰(zhàn)勇敢、治軍有方著稱,在平定大小金川、鎮(zhèn)壓臺灣林爽文起義、擊退廓爾喀入侵等重大戰(zhàn)役中立下了大功,并出任多地的總督,權勢顯赫一時。
不過,福康安雖然作戰(zhàn)勇猛,屢立軍功,生活卻極為奢靡。《清代之竹頭木屑》載,福康安出行都是乘坐轎子,即使到前線指揮也是如此,所以他手下常備有三十六名轎夫,輪流抬轎,以使轎行如飛。為了保持轎夫的體力,每名轎夫都配有四匹良馬,凡被輪換下來休息,轎夫就騎馬隨行,以便盡快恢復體力。
因福康安的軍功顯赫,又深獲乾隆殊寵,氣勢熏灼,他手下的家奴也非常驕橫,所經之處,輒向地方官員索要錢財,并經常滋事擾民。曾經有一位縣令,杖責了福康安的一名轎夫,遂因此而丟官。所以凡福康安統(tǒng)率大軍過處,州縣的地方官員都是誠惶誠恐,生怕侍奉不周而得罪,無不是竭盡所能,以討歡心。這也給了歹人可乘之機。
昭槤的《嘯亭續(xù)錄》載,京城有個叫副天保的無賴潑皮,因與福康安的家奴是鄰居,從平日里家奴的吹噓中了解到了一些福康安的聲勢和排場,以及情狀嗜好,覺得有機可乘,于是召集了數十名不務正業(yè)的無賴痞子,打著福康安的牌子旗號,沿途訛詐州縣。為了避免被有見過福康安的地方官員識破,騙子們一路上都稱福大帥偶染小恙,不便見客,所以不見任何人。而沿途州縣的官員也不敢多問,只是爭相行賄,以謀攀附巴結,副天保一行所獲頗豐。
當騙子隊伍來到湖南辰州,知府清安泰乃是福康安一手舉薦提拔上來的人,如今見恩公到來,當即投上名帖求見。可是副天保一行卻以各種借口百般阻撓,不肯讓清安泰面見福康安。清安泰心下生疑,覺得事情可能有詐,遂強行闖入內室,揭開帳子錦被,發(fā)現是副天保扮作福康安躺在床上,于是趕緊招呼隨從進來,把副天保一伙全部抓獲,無一漏網者。事情上報到朝廷,乾隆知道后非常高興,立馬升了清安泰的官。清安泰最后官至浙江巡撫。
乾隆此舉其實也是在替福康安掃除首尾。因為之前朝中大臣對福康安在軍中奢侈靡費、手下滋擾地方都多有耳聞,不少人心下頗為不滿,只是看到福康安獲寵,懾于乾隆之威,無人敢言其非。對此乾隆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也擔心朝臣會借副天保行騙一事做文章,借機舉發(fā)福康安的過失而加以抨擊,而清安泰漂亮圓滿地解決了這個案子,獲得乾隆的賞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可惜的是,福康安還沒來得及等到封王,就于四十二歲的壯年因病死于軍中。他的風光一生,以及與乾隆情逾父子的關系,也成為了后世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少人都篤信,福康安就是乾隆的私生子。有人曾作詩道:“家人燕兒重椒房,龍種無端降下方。單闡幾曾封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可謂是民間之人對于此事的主要看法。
福康安和福爾康
大家都知道福康安出生于富察家族,是大學士傅恒的兒子。福康安一出生就受到了乾隆的青睞,從小就被接進宮,接受宮廷教育。福康安和福爾康的關系就只有一個康字之緣,除了這一層,別無其他關聯。福康安是清朝一介武將,為大清朝的江上社稷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福爾康呢?他是瓊瑤小說中的一個人物設定,屬于還珠格格的男二號。
要論福康安和福爾康的關系,兩人有很多共同點但是有個最大的不同點。福爾康出生在名門望族,深受皇帝的喜愛,而且受到良好教育的福爾康不僅風度翩翩,而且才華出眾,是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好青年。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長的帥,家里背景好,學歷高而且還是個暖男。而福康安呢?他也一樣風流倜儻,武功高強,才貌出眾,是個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人,其家族在京城中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還是皇親國戚。兩人的背景和品行是如此的相似,但是兩人有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福爾康有情,福康安無情。這里的情是兒女情長,小說中的爾康為了紫薇拋棄了家鄉(xiāng),拋棄了功名,拋棄了地位,拋棄了錦衣玉食,他帶著心愛的女子遠走他鄉(xiāng),擇地而棲,只愿兩相守到白頭。而福康安呢?他沒有爾康的專情,他沒有兒女情長,他一生都在為功名為地位為國家奮斗,直到死為止。
看了“福康安的父親是誰”還想看:
1.歷史上的福爾康是誰
2.和珅簡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