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愛的女人是誰
雍正是比較偏愛漢族女子的,而年妃剛好就是漢族女子。但是君王之愛從來不專屬于某個人,那么雍正最愛的女人是誰?
現(xiàn)在以雍正為題材的后宮戲太多,《雍正小蝶年羹堯》這部戲里,雍正愛一個叫小鳳的妓女,后來小鳳因為是漢族人,被雍正他娘賜死,以前《鐵齒銅牙紀曉嵐》里面也是有漢族滿足不能通婚而引起的悲劇橋段)于是雍正就搶走了年羹堯的媳婦--小鳳的雙胞胎妹妹小蝶,《步步驚心》里說是馬爾泰若曦,《后宮甄嬛傳》說是甄嬛,其實雍正最愛的女人是年羹堯之妹,即《后宮甄嬛傳》里的華妃的原型。
但是歷史上的敦肅皇貴妃合并不像《甄嬛傳》里演的那樣哦,史料記載年貴妃,名秋月湖北巡撫、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之女,原授一等公、撫遠大、川陜總督年羹堯之妹也。雍正帝妃嬪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時年氏為側(cè)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贈懷親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冊封貴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晉皇貴妃。旋于是月二十三日。
敦肅皇貴妃死后數(shù)月,年羹堯獲罪,被逼自裁。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入雍邸為側(cè)福晉,雍正元年被封為貴妃。年齡最小,地位僅次于皇后那拉氏。而和她在藩邸并肩的另一位側(cè)福晉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齡也比她大,卻只封了齊妃。
這么看來年妃似乎很受寵,不過雍正三年十月,雍正為皇后舉行了冊后大典,皇妃公主及命婦們要向皇后朝賀。本來按照慣例,向皇后朝賀后,還要向貴妃也祝賀一下。但雍正卻取消了向貴妃祝賀行禮,他以此表示在這個國家里只有一位皇帝,一位皇后,他不愿意讓女人們來左右他。
年氏雖然是一位女流,但善于觀察事物,很有政治頭腦。她深知兄長年羹堯有擁戴之功,是皇帝的寵臣,以后又屢立戰(zhàn)功,加官晉爵,榮耀異常。但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而她素聞兄長不僅恃寵而驕,狂妄自大,更為嚴重的是目無君主、欺壓群臣、僭越違制。年氏雖然從皇帝的言談話語中洞察出對兄長的不滿,但她不相信兄長會做出不軌之事,內(nèi)心只是希望社會上的傳言是因為嫉妒而編造出來的誹謗。
然而雍正二年(1724年)年氏回家省親,使她開始相信傳言是真的了。為此年氏為其兄整日地擔驚受怕,忐忑不安。因為她在家里看到了被兄長霸占強娶的蒙古貝勒之女,看到了年府的家人們身穿朝服與國家命官平起平坐,看到了兄長年羹堯妄自尊大、狂傲驕縱的神態(tài)。回到皇宮以后,她思前慮后,權(quán)衡利弊,決定以退為守,也許還能保住她哥哥的性命,于是她把回家看到的一切如實地都告訴了皇上,并表示了對兄長的不滿。
雍正帝對年氏這種忠君愛國、大義滅親的精神深受感動,但卻沒有因為年氏而寬恕年羹堯,依然加緊對年羹堯的打擊行動。年氏本來身體就虛弱,加之長期為兄長擔驚受怕,寢食不安,體質(zhì)越來越差,到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已經(jīng)病情嚴重,最后竟然臥床不起。十一月十五日雍正帝也預感到年氏的病情不妙,于是向禮部發(fā)出一道諭旨,交代年氏的后事。
雍正帝對于年氏所作所為說不出絲毫的差錯,但他本人借口公家公務繁忙而不去探視,僅以醫(yī)生治療為說詞。雖說是在這個時候特意加封年氏為皇貴妃,但這也只是一種變相的冷落,因為這個時候正是雍正帝忙于策劃年羹堯的罪行。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剛晉升為皇貴妃7天的年氏,尚未來得及行冊封禮就病死在圓明園。也就在這個月,其兄年羹堯被逮回京受審,年氏死后剛半個月,年羹堯被賜令自盡。
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到了彌留之際,從宮里搬到圓明園。雍正看望她后又匆匆回宮,他給禮部下了一到上諭:晉封貴妃年氏為皇貴妃,但是年妃沒等到加封之禮就死了。謚號為敦肅皇貴妃。
雍正在冊書中還是充分的肯定了年妃的品性,稱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貴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儴內(nèi)政。”并且也暫時緩和了對年羹堯的處分。
年妃死后,留下皇子福惠。雍正對此子十分寵愛,甚過別的皇子。雍正六年,8歲的福惠也夭折了。雍正十分傷心,下令“照親王例殯葬”。年過18的弘歷和弘晝連貝子都還不是,而8歲的福惠就以親王的規(guī)格禮葬,可見雍正對他的喜愛。乾隆帝登基后,追封弘暉(雍正嫡子,亦早夭)和福惠為親王時,就說過:“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鐘愛”。證明了雍正寵愛福惠是弘歷等兄弟所深知的。
綜合來看,年妃的一生,多少還是受了年羹堯的影響。但以雍正對她的評價和對她所生兒子的喜愛,還是能看出他對年妃是很有感情的。其實從留下來的美人圖也可以看出雍正是比較偏愛漢族女子的,而年妃剛好就是漢族女子。但是君王之愛從來不專屬于某個人,只是相比之下對于年妃的愛更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