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究竟是不是無條件投降
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究竟是不是無條件投降?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大家日本究竟是不是無條件投降,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日本究竟是不是無條件投降:對于日本在“二戰”中的戰敗,我們習慣性地稱其是“無條件投降”,事實上,相對于德國而言,日本的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日本當局對于是否接受,意見不一,首相鈴木貫太郎主張對其“置之不理”,“為戰爭到底向前邁進”,隨后美國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
1、盟國以不廢除天皇制,換取了日本對《波茨坦公告》的接受
日本軍政首腦見戰敗已成定局,遂主張“護持國體”,即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向盟國投降,軍方不滿足于此,還要提出自行處理戰犯、自主解除武裝、同盟國軍隊不進占日本本土或僅限于象征性駐兵等條件,在8月9日的御前會議上,最終由裕仁天皇“圣斷”:“僅以確認皇室和天皇統治大權為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p>
8月10日,日本通過中立國瑞士和瑞典,照會美、英、中、蘇四國,表示準備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附以一項諒解:上述公告并不包含有損天皇陛下為最高統治者的權利的任何要求”,“日本政府竭誠希望這一諒解能獲保證,并切望迅速對這種保證予以明確表示”。
收到日本照會后,美國總統杜魯門命國務卿起草了一個答復草稿,并電告中、英、蘇三國領袖,草稿中規定,“從投降時刻起,日皇和日本政府統治國家的權力即須聽從盟國最高統帥之命令,以便采取他認為適宜于執行投降條款的步驟”,變相承認天皇政府的合法地位(盟軍占領德國后,德國原中央政府即被解散);又規定“日本政府的最后形式將按照波茨坦公告,依日本人民自由表達的意志確定之”,為保存天皇制預留了空間。蔣介石回復杜魯門,同意草稿中的“一切條件”。
8月14日,收到盟國回復的裕仁天皇在御前會議上說,“關于國體,敵方也是承認的,我毫無不安之處……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還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如果現在停戰,可以留下將來發展的基礎?!痹诤髞淼摹坝褚舴潘汀敝校俅螐娬{,結束戰爭,“朕于茲得以護持國體”。
以上種種事實說明,日本是在獲得了盟國不立即廢除,甚至保留天皇制這樣一個許諾后,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
2、提前向日本告知“寬厚”的投降條件,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在名義上,德國與日本都是對盟國“無條件投降”,但實際情況并不相同,1944年2月,丘吉爾在一次演講中解釋:“‘無條件投降’一詞,并不意味著德國人民將受到奴役或滅亡,但是它卻意味著盟國在受降時不受任何條約或義務的約束……如果說我們是受著什么義務約束的話,我們只憑著自己的良心對文明負有義務,我們并不因訂立契約的結果而對德國人負有義務,這就是‘無條件投降’的意義?!?/p>
在對德問題上,丘吉爾一直堅持上述觀點,主張“沒有必要把我們將來的政策告訴德國人——他們必須無條件投降,然后等待我們的決定”,在英、美、蘇三國簽署的《雅爾塔會議公報》上即規定:“我們已就共同的政策與計劃商得同意,以便實施在德國武裝抵抗最后被擊潰后,要共同使納粹德國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款,這些條款,在最后擊潰德國之前,將不使人知道?!?/p>
對日的《波茨坦公告》顯然與此不同,盟國不僅向日本公布了具體政策,還給予了一些看上去相當“寬厚”的許諾,如公告第九條規定,“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后,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得有和平及生產生活之機會”;第十一條規定,“日本將被允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須及可以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但可以使其獲得原料,以別于統制原料,日本最后參加國際貿易關系當可準許”。
盟國最后承諾,“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后,同盟國占領軍隊當撤退?!?/p>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日本有條件投降”,有一種論據認為:“盟國在受降書上把原定要求‘日本國’無條件投降改為‘日軍’無條件投降”,以表明“日本政府”沒有“無條件投降”,這種說法其實并不成立。
首先,德國的投降書中說,“我們的陸、海、空軍的所有武裝力量以及現在由德軍統帥部指揮的一切兵力向紅軍最高統帥部,同時向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無條件投降”,也僅說德軍投降,而未言及德國政府。
其次,在日本給盟國的投降書上,雖只有“日本帝國大本營與所有之日本國軍隊以及日本國支配下任何地帶之一切軍隊,對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的話,但在給中國的投降書上,則明確說,“日本帝國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已向聯合國最高統帥無條件投降”,因此絕不僅是日軍“無條件投降”。
總而言之,日本政府在“名義”上,確屬“無條件投降”;但就其“實質”而言,這種“無條件”,是有其前提的,盟國對保留天皇制的暗示,以及在《波茨坦公告》中的“寬厚”,對日本投降起到了加速作用。
相關資料介紹:【中國公告】
【中央社訊】外交部公布: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投降電文系經由瑞士政府轉達。原文如下:
"關于日本政府八月十日照會接受波茨坦宣言各項規定及美國貝爾納斯國務卿八月十一日以中美英蘇四國政府名義答復事,日本政府謹通知四國政府如下:
(一)關于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之各項規定事,天皇陛下業已頒布敕令。
(二)天皇陛下準備授權并保證日本政府及日本大本營,簽訂實行波茨坦宣言各項規定之必需條件。天皇陛下并準備對日本所有海陸空軍當局及在各地受其管轄之所有部隊,停止積極行動,交出軍械,并頒發盟軍統帥部所需執行上述條件之各項命令。"
【中央社訊】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消息,系于十五日晨五時一刻由美國務卿貝爾納斯用無線電動打字機通知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及我外交部吳次長國楨,約定于華盛頓時間十四日下午七時即重慶夏季時間十五日晨七時同時公布。
(按外交部公布文,本報于昨晨七時收到,因各版均已開印,未及載入,業于昨晨七時三十分,發布號外,分散全市。)
(1945年8月16日重慶《中央日報》)
【投降書】
投降書全文
余等茲對合眾國、中華民國、及大不列顛帝國,各國政府首腦,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于波茨坦宣布爾后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之參加宣言條款,并根據日本政府,天皇,及日本帝國大本營之命令代表受諾之。右述四國以后稱之為聯合國。余等茲布告,無論日本帝國大本營,及任何地方所有之日本國軍隊,與夫日本國所支配下一切軍隊,悉對聯合國無條件投降。
余等茲命令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國軍隊,及日本國臣民,即刻停止敵對行動,保存所有船舶及軍用財產,且防止損毀,并服從聯合國最高司令官及其指示,對日本國政府之各機關所課之一切要求,應于以應諾。
余等茲命令日本帝國大本營,對于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國軍隊,及由日本國支配下一切軍隊指揮官,速即發布其本身或其支配下之一切軍隊無條件投降之命令。
余等茲命令所有官廳、陸軍及海軍之職員,命令其遵守其施行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為實施此投降文件,認為適當而其自己發出,或根據其委任發出之一切布告其指示,且命令右開職員,除由聯合國最高司令官,或根據其事務委任,與解除其任務以外,均須留于各自原有地位,且仍繼續行使各個之非戰斗任務。
余等茲為天皇、日本國政府、及其繼續者,承約切實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條款,發布為實施宣言之聯合國最高司令官,及其他特派聯合國代表要求之一切命令,且實施一切措置。
余等茲對日本國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命令,即速解放現由日本國支配下所有聯合國俘虜,及被拘留者,且執行對彼等之保護、津貼、給養,及對指定地點之迅速運輸等措置。
天皇及日本國政府統治國家之權限,置于為實施投降條款采用認為適當措置之聯合國最高司令官之限制下。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時四分,于東京灣密蘇里號艦上簽字之,并根據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及日本國政府之命令且以其名義。
重光葵
根據日本帝國大本營之命令且以下名義。
梅津美治郎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時四分,于東京灣為美利堅合眾國、中華民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及與日本國存在戰爭狀態之其他聯合國之利益受諾之。
聯合國最高司令官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元帥
美利堅合眾國代表 尼米茲元帥
中華民國代表 徐永昌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 狄里夫楊柯
澳大利亞聯邦代表 浦列米
加拿大國代表 柯司克列失
法蘭西國代表 克列克
荷蘭國代表 赫爾佛尼茲
新西蘭代表 依西特
日本投降書原文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We, acting by command of and in behalf of the Emperor of Japa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Japanese Imperial General Headquarters, hereby accept the provisions set forth in the declaration issued by the heads of the Govern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Great Britain on 26 July 1945, at Potsdam, and subsequently adhered to by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which four powers are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llied Powers.
We hereby proclaim the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to the Allied Powers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General Headquarters and of all Japanese armed forces and all armed forces under the Japanese control wherever situated.
We hereby command all Japanese forces wherever situated and the Japanese people to cease hostilities forthwith, to preserve and save from damage all ships, aircraft, and military and civil property and to comply with all requirements which may be imposed by the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or by agencies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t his direction.
We hereby command the Japanese Imperial General Headquarters to issue at once orders to the Commanders of all Japanese forces and all forces under Japanese control wherever situated to surrender unconditionally themselves and all forces under their control.
We hereby command all civil, military and naval officials to obey and enforce all proclamations, orders and directives deemed by the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to be proper to effectuate this surrender and issued by him or under his authority and we direct all such officials to remain at their posts and to continue to perform their non-combatant duties unless specifically relieved by him or under his authority.
We hereby undertake for the Empero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ir successors to carry out the provisions of the Potsdam Declaration in good faith, and to issue whatever orders and take whatever action may be required by the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or by any other designated representative of the Allied Powers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effect to that Declaration.
We hereby command the Japanese Imperial Government and the Japanese Imperial General Headquarters at once to liberate all allied prisoners of war and civilian internees now under Japanese control and to provide for their protection, care, maintenance and immediate transportation to places as directed.
The authority of the Emperor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 rule the state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who will take such steps as he deems proper to effectuate these terms of surrender.
Signed at TOKYO BAY, JAPAN at 0904 I on the SECOND day of SEPTEMBER , 1945.
MAMORU SHIGEMITSU
By Command and in behalf of the Emperor of Japan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YOSHIJIRO UMEZU
By Command and in behalf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General Headquarters.
Accepted at TOKYO BAY, JAPAN at 0908 I on the SECOND day of SEPTEMBER , 1945, for the United States, Republic of China,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other United Nations at war with Japan.
DOUGLAS MAC ARTHUR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C.W. NIMITZ
United States Representative
HSU YUNG-CH'ANG
Republic of China Representative
BRUCE FRASER
United Kingdom Representative
KUZMA DEREVYANKO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Representative
THOMAS BLAMEY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Representative
L. MOORE COSGRAVE
Dominion of Canada Representative
JACQUES LE CLERC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the French Republic Representative
C.E.L. HELFRICH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Representative
LEONARD M. ISITT
Dominion of New Zealand Representa
(引自《國民政府國防部二廳檔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紀實》,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出版發行: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北京第1版)
【說明】
1945年夏,德國法西斯已經滅亡,歐洲戰爭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后階段,盟軍在亞洲大陸各戰場對日軍發起反攻。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軍國主義統治集團執迷不悟,繼續負隅頑抗。據此,盟國決定對日實行摧毀性打擊的最后一役。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后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告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對日作戰。8月9日,蘇聯出兵我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同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后一戰》的聲明。我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在全國各地向侵華日軍發起強有力的攻勢。至此,日本法西斯的全面失敗已成定局。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投降。9月2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于日本東京灣的美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時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9時8分,麥克阿瑟以盟國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簽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蘇等9個盟國代表分別代表本國依次簽字。簽字結束后,數千架美式飛機越過"密蘇里"號軍艦上空,慶祝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時刻。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這時起到9月中旬,遠東、東南亞各國、南太平洋地區和太平洋諸島的300多萬日本軍隊,陸續向盟國投降。其中,中國戰區的投降儀式于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日方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了字,并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同年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
1951年8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由周恩來簽署的通告,確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簽字于投降條約以后。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