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西游的傳說故事
我國周朝時有個天子叫周穆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周穆王西游的傳說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周穆王西游的傳說故事:
我國古代周朝的時候,有個天子叫周穆王,他特別喜歡玩耍作樂和到處巡游。
那時,從西方一個很遠的國度,來了一個很會變戲法的人,人稱“化人”。這化人本事很高。他跳進火里卻不傷毛發,他會躍上高空站立云端,能將一座城市從東方搬到西方,還會輕松自如地穿墻進壁等等。穆王簡直將他看做是天神下凡,對他是言聽計從,照顧得很是周到。
有一天,化人邀請穆王到他那里去玩玩,穆王便拉著他的衣袖,騰空上升,到了半天云里,進到了化人住居的宮殿。這一下,穆王真是大開眼界了。這里的宮殿金碧輝煌,莊嚴燦爛,到處鑲嵌著珍珠和美玉。穆王在這里所受的款待,無論是眼睛里看的、耳中聽的,嘴里嘗的,絕非人間所有。后來,化人又請穆王另到一處,只見各種各樣美麗的光影和絢麗奪目的色彩,把眼睛都炫耀花了;又聽見各種各樣悅耳動聽的音樂,把心里都震蕩得迷亂,陶醉了。穆王被所見所聞弄得心神不定,便不敢久留,請求化人帶他回去。化人用手將穆王輕輕一推,穆王便從半空中墜落下來,猛地醒了。噢,原來穆王還好端端地坐在殿上,左右一切如故。穆王心中奇怪,便問左右的人:剛才自己到哪里去了?左右的人回說:“并沒到哪里去,只不過打了一個迷糊。這時,旁邊坐著的化人開口了:“我和王上只是去神游了一番。根本無需身體動彈哪!”這一下,穆王嘗到了神游的甜頭,不由游興大發,心想神游都如此有趣,那真正的游玩更不知有趣多少倍呢!于是,穆王心中也沒國事了,也不惦記百姓了,他一心要駕著他那八匹駿馬拉的車子,去周游天下。
說起穆王這八匹駿馬,可真是來歷不凡。它們是有名的御者造父從夸父山上得來的野馬經過馴養以后獻給穆王的。這些野馬,原是穆王的祖父定了天下后散放在夸父山的戰馬的后代子孫,在野性中還保留著祖先的英武氣概。而且,造父不僅善于駕馬,還善于養馬,這八匹駿馬都是他一手調養出來的。它們有的奔跑起來都足不踐土,有的比飛鳥還快,有的能夜行千里,有的背上生有翅膀……神奇非凡。造父把這八匹駿馬獻給穆王之后,穆王就叫人把這些馬養在東海島的龍川附近。那里有一種草,名叫“龍芻”,人們都說:“一株龍芻化為龍駒。”那些駿馬吃過之后,更是神奇無比,天下無雙了。
周穆王動身去巡游天下了。他叫造父替他駕了八匹駿馬拉的車子,帶了大幫隨從,選定了好日子,出發了。他從北方轉到西方,在陽紆山見了水神河伯;在休與山見過性情平和溫良的帝臺;在昆侖山游覽過黃帝的宮殿;在赤烏族接受了赤烏人奉獻的美女;在黑水封賞了殷勤接待他的長臂國人……最后,到了大地的西極——崦嵫山,見到了他平日思慕已久的西王母。
甲子這天,是個好日子,周穆王便拿了白色的圭、黑色的璧,還有一些彩色的絲帶去獻給西王母。第二天是乙丑,也是黃道吉日。穆王就借西王母的瑤池設下筵宴,款待這位西方至高無上的女王。西王母心中高興,在酒席筵前,唱了一支不用樂器伴奏的歌,那歌道:
白云高高懸在天上,
山陵的面影自然顯現出來。
你我相去,道里悠遠,
更阻隔著重重的河山。
愿你身體健康,長生不死,
將來還有再來的一天。
穆王出于恭敬和喜悅,也唱歌附答道:
我回到東方的國土,
定把諸夏好好地治理。
等到萬民都平均了,
我又可以再來見你。
要不了三年的時光,
又將回到你的郊野。
宴罷,穆王駕著車子,登上崦嵫山的山頂,叫人在山上樹立了一塊大石碑,石碑上簡單刻寫了他見西王母的事跡;題額上還刻了幾個大字,叫做“西王母之山”。石碑的兩旁又種了幾棵槐樹,穆王也親自執鍤壅上,種了一棵,作為和西王母友誼的紀念。臨到分別之際,西王母也憂傷地賦了一首詩,以表示她對周穆王的惜別之情和期望之意。詩云:
自從我來到西方,
就住在西方的曠野;
老虎豹子和我同群,
烏鴉喜鵲與我共處。
我守著這一方土地而不遷移,
因為我是華夏古帝的女兒;
只可憐我的那些善良的人民呀,
他們又將和你分別,不能跟著你去。
樂師吹奏起笙簧,
心魂在音樂翱翔;
萬民的君主呀,
只有你是上天的矚望。
這之后,大家才互道珍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周穆王便從崦嵫山直接打道返回了中國。
周穆王遨游天下,眼界開闊,心胸舒暢,再加上各國進貢給他的營養寶物,使得他雖然荒唐一生,卻也活了一百零五歲,才壽終正寢了。這也可算是出人意料了。
周穆王簡介:
姬滿,即周穆王,姬姓,名滿,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 他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富于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關于他的傳說,層出不窮,最著名的則是《穆天子傳》。大約1700年前,時當西晉太康年間,在河南汲縣的一座戰國古墓里,盜墓者意外地發現一批埋藏了五六百年的竹簡,有數十車之多,計十余萬言。經人整理,寫定為75篇,《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即其中兩篇,而《穆天子傳》又是唯一能完整保存至今的。
《穆天子傳》說的是西周興盛時的穆王,命御者造父駕著八駿西去邀游,穿天山,登昆侖,見到了西王母,在瑤池受到了盛情款待,舉觴歌詩,流連忘返。來回行程3.5 萬里,歷時543 日。所說有日期、方向、地名、里數,以及西域部落、語言和物產等等,所以當時人頗信其為實錄。然自唐宋起,有人懷疑此傳系后人偽托,并非信史。
周穆王名字叫姬滿,是房太后生的,父親是周昭王。昭王南巡時死在途中,就立了穆王為周朝的國君。當時穆王已經五十歲了,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一百零四歲。穆王年輕時就喜歡修煉成仙的道術,想學黃帝那樣乘車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于是他坐著八匹駿馬拉的車奔赴西北戎族聚居的地方,為他駕車的是周時最有名的馭手造父。在路上,穆王得到一只白狐貍一只黑貉子,用它們祭祀了河神。他的車駛到據說連羽毛都浮不起來的弱水時,河里的魚、龜、鱷魚等自動為他搭起了橋讓他的車通過。接著穆王登上了泰山,在天界的瑤池上會見了西王母,并和她一起暢飲。
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天上飄著悠悠白云,道路啊漫長得無窮無盡。無數的高山大河把我們阻隔,從此一別將難通音信。然而你將長生不老,相信以后還能重逢。”穆王說,“我回到神州故土以后,將使華夏各國都能和睦相處,使萬民都過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時我會再來看望你。”過了三年,穆王又出行于原野,到了山西的雷首山和太行山,然后又回到周朝的都城鎬京(今西安市西南)。當時令尹喜已經跋涉過流沙和草地到了終南山之北,周穆王也追隨著他走過的路,請來了隱士尹輒、杜沖,他倆都住在草地樹上搭的屋子里,周穆王也來和他們同住,他們的住處被稱為“樓觀”。
后來祭父從鄭圃趕來拜見穆王,報告說徐偃造反作亂,穆王才又回到國里平復了作亂,使社稷平安。穆王登昆侖山時,喝的是蜂山石縫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樹上的果實,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全部得到了騰云飛升的道術。他之所以還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間出現,是想現身說道,告訴人們修煉的結果。何況穆王喝的是玉石制成的膏漿,吃的昆侖山上的甜雪,還有素蓮、黑棗、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呢?傳說西王母曾降臨到周穆王的宮中,兩個人一塊駕云飛升,進入了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