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生平簡介
導讀:鐵托在國際舞臺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活動家。1955年的亞非會議給他以啟發,使他產生了不結盟思想的萌芽。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總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南斯拉夫人民軍元帥。1918年,他加入了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南斯拉夫支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反抗德國法西斯侵略、贏得國家獨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戰后與印度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推行“不結盟運動”,反對蘇聯的干涉。在20世紀反對霸權主義、提高第三世界國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跡。1980年5月4日鐵托在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逝世,享年88歲。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鐵托生平簡介
鐵托(1892~1980)本名約瑟普-布羅茲,南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人民起義和民族解放的領袖,總統、軍事科學博士、元帥、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892年5月25日生于克羅地亞庫姆羅韋茨村的農民家庭。
1913年應征入奧匈帝國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因從事反戰宣傳被捕,后被派往前線作戰。
1915年3月戰斗負傷,為俄軍俘虜。
1917年10月,在鄂木斯克參加“國際赤衛隊”。
1920年回國,同年加入南斯拉夫共產黨。1935年在莫斯科共產國際巴爾干書記處工作,研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
1937年,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期間,在巴黎等地為西班牙政府軍派送南斯拉夫志愿人員,并為國際旅籌措軍需。年底臨時主持南共中央工作。1940年當選為南共。 1941年德、意法西斯軍隊入侵南斯拉夫時,擔任民族解放游擊隊總司令,領導人民開展反侵略的武裝斗爭。
1941年7月4日,約瑟普-布羅茲,他自稱鐵托,以抵抗納粹的主要領導人的身份出現在南斯拉夫。
1942年下半年,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創建人民軍,組建了師和軍,同占領軍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直接指揮了一系列重大戰役,多次親臨前線,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先后粉碎敵人七次大規模進攻和圍剿,尤其在內雷特瓦河和蘇捷斯卡河河谷地區指揮了兩次決定性突圍,打擊了敵人,保存了人民軍隊的骨干力量。
1943年11月29日,在第二次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會議上,當選為人民解放全國委員會主席和國防委員,被授予元帥軍銜。
1944年10月貝爾格萊德市解放后,獲英雄稱號。
1945年3月,在盟軍配合下,指揮人民軍和游擊隊80萬人向侵略者發動總反攻。5月,全殲敵人,解放南斯拉夫全部國土。解放后任聯邦政府和國防部長。1953年起任共和國總統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74年當選為南共聯盟主席,領導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同時致力于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建立全民防御和社會自衛體系,為保衛國家獨立和主權作出重大貢獻,深受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愛戴。
鐵托在國際舞臺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活動家。1955年的亞非會議給他以啟發,使他產生了不結盟思想的萌芽。
1980年5月4日在盧布爾雅那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