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1919年歷史事件有哪些
1919年是平年,是農歷己未年(羊年);同時也是民國八年;日本大正八年;越南啟定四年。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919年歷史事件有哪些,希望能幫到你。
1919年歷史事件有哪些
1月
1月5日,德國納粹黨成立。
1月5日,憤怒的柏林工人舉行抗議示威游行,6日柏林爆發總罷工。
1月6日,美國第25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病逝。
1月11日,羅馬尼亞并吞特蘭西瓦尼亞。 德共領袖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被反動軍官殺害。
1月18日,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召開了分贓的丑劇--巴黎和會 。
1月21日,中國派陸征祥、顧維鈞、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組等5人為參加巴黎和會全權代表。
1月19日,陳獨秀、李大釗呼吁除三害,興三利。
2月
2月11日,梁啟超發起國際聯盟同志會。
2月20日 南北和平會議在上海開幕。北京政府派朱啟鈐為總代表;廣東政府以唐紹儀為總代表。
2月28日,南北和平五次 會議召開,和談陷于僵局。
3月
3月1日 朝鮮爆發"三·一反日大起義",導火索是1月22日,朝鮮廢王李熙突然死亡,傳言'被日本人毒死的'。
3月2日,因北軍繼續進攻陜西于右任之靖國軍,南北和會中斷。
同一天,各國共產黨第一次世界代表大會在莫斯科開幕。
3月4日,宣布成立第3國際(共產國際)。
3月21日,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正式誕生了
3月23日,北京大學鄧中夏等發起平民 教育講演團,以"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自覺心"。
3月28日《申報》載:"前日本埠天時寒冷,寒暑表降至四十余度,下午五時忽雨冰包,城西一帶較大。繼即起風,雷電交加,浦江往來船只之不及防避者,吹失貨物甚多,惟尚無傾復。"5月3日(四月初四日)該報又載:上海于前晚夜半三時許,"忽起狂風,系從西北而來,直至昨日午后四時始見平息。當初起時,適值潮水漲平,浦江停?白各船除輪船不受影響外,各民船之斷鏈走錨者不可勝數。"入夏后,又遭淫雨大風,災情較前更重。7月8日(六月十一日)《申報》載:"邇來霉雨連朝,晴曦少見,且天時不正,冷熱不勻,市上已發現寒熱吐瀉等時癥。至昨日天明時,忽雷聲隆隆,大雨傾盆。自晨至午,雨勢猛烈,各處街道因陰溝中泄水不及,均積水沒踝,公共租界;福州路、九江路、湖北路、浙江路及北浙江路地勢低洼,積水盈尺,行人裹足,至晴后半時水始退去。……當昨日黎明傾盆大雨時,狂風大作,浦江各船之失事走錨者,不知凡幾,……有停泊南碼頭之窯貨船兩艘,均遭傾沒。……滬上連日之大雨,以昨日為尤甚,所有田禾花麥,正值發盛之時,一經暴雨,水浸花鈴,必被脫落,老于農業者預料將來棉花收成必減。"5月底(四月底),鎮江、揚州兩地,天氣酷熱,亦遭狂風、大雨、冰雹襲擊。其時,鎮江"搖山撼岳,江中白浪滔天,江干各處所泊民船,斷纜走錨,碰撞損壞者難以數計。……事后調查,損害計八江口共翻貨船四艘,航船二艘,損失頗巨,并淹斃二人。又三江口亦翻黃豆船一艘,所載之豆計有數百石漂沒殆盡。其余如江干之八濠沙頭小河荷花池都天廟等處,凡兩人以上合抱之大樹被折斷者計百余株,連根拔去者不計其數,并吹倒瓦屋數家,草屋二十余家,壓傷男婦數人,城中如新河南門堂留巷之草屋共坍十余家。"揚州災情,經"事后調查,城內運司街之運署,牌樓西門街某姓之住屋,柳巷公園之屋
3月29日,孫中山撰寫祭黃花崗72烈士文。
3月31日,陳毅、李富春等26人赴法勤工儉學。
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蘭建立了意大利第一個法西斯組織一"戰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它是以退伍軍人為骨干的半軍事性組織,打著"社會主義"的招牌,聲稱要從政治、社會、軍事和財政四個方面對意大利進行改革。
4月
4月4日,梅蘭芳赴日本演出。
4月5日,大理院判處唆使暗殺宋教仁之洪述祖絞刑。
4月6日,《每周評論》刊載《共產黨宣言》的部分文章。
4月7日,南北代表開始新的談判。
4月,中國實業銀行開業。
4月12日 巴黎和會討論山東問題,日本堅持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并以退出和會為要脅。
4月13日,慕尼黑工人在歐根·萊威奈為首的共產黨領導下擊敗反革命勢力,宣告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4月24日,詹天佑病故。
4月29日, 巴黎和會召開英美法三國會議(日本代表應邀出席),議定《巴黎和約》關于中國山東問題之條款。30日,和會議決德國在山東之權利概讓日本,且明確規定于對德和約中。
4月30日,美國實驗主義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抵達上海,由中國新知識界邀請來華講學。
4月, 周恩來由日返津。
4月,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因和會未滿足其領土要求而退出會議提前回國。
5月
5月1日,英國代表將巴黎和會關于山東問題的決議通知中國代表。中國代表抗議巴黎會議割山東權利給日本。陸征祥密電北京政府,報告中國外交在巴黎和會失敗的消息。北京國民外交協會議決,如果巴黎和會不能采納中國主張,即請政府撤回代表,并決定于5月7日在中央公園召開國民大會。
5月2 日, 北京《晨報》發表林長民《外交警報敬告國人》,證實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消息。
5月3日 下午四時,北京國民外交協會開全體職員會,議決5月7日在中央公園召開國民大會,并電全國各省各團體同日舉行。晚7時,北京大學全體學生在法科禮堂開會,高師等校代表亦參加,議決4日齊集天安門舉行學生界的大示威。同時通電各省于5月7日舉行全國游行示威運動。
5月4日,北京爆發了以學生為主體、得到全國工人、商界大力支持的反帝愛國運動。北京十三所學校的學生三千余人齊集天安門前舉行示威,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等口號,主張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要求懲辦北洋軍閥政府的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展開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
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實行總罷課。6日,北京學生聯合會成立。
5月7日,五四愛國運動迅速向各地擴展。同日,上海舉行國民大會;天津、濟南、太原、長沙、吉林、南京、廣州、武漢、南昌等城市群眾也先后集會聲援北京愛國學生。此外,東京留日中國學生也在同本日集隊向英、美、法、俄、意各國公使館呈書,要求將膠州灣直接交還中國。由北京女師發起,北京各女校代表集會,議商救國方法,呼吁全國女界同胞奮起救國。 北京政府迫于群眾壓力,釋放全部被捕學生。
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頒布鎮壓學生運動的命令。
5月9日,北長蔡元培抗議當局鎮壓"五四"運動,憤然離職出京。
5月13日 南北議和再次破裂,南北雙方議和代表均提出辭職。
5月14日 天津學生聯合會正式成立。
5月19日,在巴黎的中國代表決定不承認和約。
5月20日 孫中山著作《孫文學說》出版。5月28日孫中山發表《護法宣言》。
是月 《新青年》6卷5號,即"馬克思研究號",刊載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實際出版時間在1919年9月)。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6月
6月3日,北京發生"六三"事件,近千名學生被捕。3日 北京學生在街頭講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3-7日 ,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發生罷工、罷市、罷課,聲援"五四"愛國學生運動,抗議"六三"事件,要求釋放學生,罷免曹、章、陸。
6月9日,各地大肆鎮壓學生之際,吳佩孚抗議政府逮捕學生。同日,天津各界4萬余人(1說兩萬余人)召開公民大會。
6月10日 天津工人醞釀大罷工。天津總商會急電北京政府。徐世昌被迫下令準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3人辭職。
6月11日,徐世昌向國會參、眾兩 院提出辭職。
6月16日 全國學生聯合會于上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