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護兒的人物生平
來護兒(?-618年),字崇善,隋朝名將,官至左翊衛大、開府儀同三司,封爵襄陽縣公→永寧郡公→榮國公。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來護兒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來護兒的人物生平
早期事跡
來護兒是東漢中郎將來歙第十八世孫,祖籍南陽新野,后來遷居于廣陵。來護兒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由伯母吳氏撫養。
來護兒自幼便卓犖不俗,后讀《詩經》,在讀到“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時,嘆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就應該這樣,為國家消滅賊兵,以取功名,怎么能夠專門從事小小的筆墨工作呢!”眾人為他的話感到驚奇,認為其志向豪壯。
當初,來護兒的伯父在侯景之亂時被同鄉陶武子殺害,伯母吳氏常對他提及此事。后來,來護兒欲為伯父報仇,趁陶家辦婚事之時,直闖陶家,手殺陶武子。所有賓客都被他的舉動所震懾,不敢妄動。來護兒將陶武子的首級祭于伯父墓前,然后外出躲藏。
579年(北周大象元年),北周大將韋孝寬平定淮南,來護兒才得以回歸鄉里。
平定江南
來護兒的家鄉白土村,位于長江北岸,地處北周和陳朝交界之地,連年戰事不斷,因此常有建立功業的想法。
581年(隋開皇元年),賀若弼出鎮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來護兒便投奔隋軍,經常渡江偵察,因功升任大都督。后來,來護兒擊破陳朝將領曾永,加封儀同三司。589年(開皇九年),隋軍平定陳朝,來護兒又因功進位上開府。
590年(開皇十年),高智慧在江南起兵反隋,隋文帝命楊素率軍平叛。來護兒擔任子總管,隨楊素出征。當時,叛軍屯據浙江(今錢塘江)東岸營壘,連綿百余里,戰船布滿江面。來護兒進言道:“吳人悍勇敏捷,善于駕船作戰,而且都懷必死之心,因此難以爭鋒。您應率軍嚴陣以待,不要和他們交鋒,我率數千奇兵,偷渡過浙江,襲擊敵后,使他們退沒有路,進不得戰,這就是韓信擊破趙軍的戰術。”楊素深以為然。
來護兒于是率輕舸數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襲,并焚毀叛軍后方營壘。大火沖天而起,叛軍都恐懼不安。楊素趁機從正面攻擊,大破叛軍,高智慧逃入海中。來護兒率軍追擊,一直追到閩中,平定高智慧余黨,因功進位大,升任泉州刺史,封襄陽縣公。
深受寵信
來護兒任職泉州后,安撫歸降的民眾,恩威并施,皇帝也不斷遣使前來慰勞。當時,高智慧余黨盛道延興兵做亂。來護兒討平盛道延,改任建州總管。后來,來護兒又與蒲山公李寬討平叛軍汪文進,進位柱國,封永寧郡公。隋文帝為了嘉獎他的功勞,特派畫工繪下他的畫像。
598年(開皇十八年),來護兒奉詔入朝,獲賜宮女、寶刀、駿馬、錦彩等物。不久,隋文帝將來護兒長子來楷留在朝中,授予千牛備身,并命來護兒返回建州。
603年(仁壽三年),來護兒改任瀛州刺史。他以善于治政而聞名,頻頻受到皇帝慰勞和勉勵。604年(仁壽四年),隋煬帝繼位,征召來護兒入朝。瀛州百姓大為不舍,致使來護兒多日未能出境,還有數百人上書朝廷,請求讓來護兒留任。隋煬帝笑道:“當初天下未定,卿是名將,如今天下太平,卿又是良守。”任命來護兒為右驍衛大,后改左驍衛。不久,來護兒又改任光祿大夫、右翊衛大,進封榮國公,寵冠朝臣。
610年(大業六年),隋煬帝巡幸江都,并對來護兒道:“白天身著華貴官服,使人看見,這是古人所看重的。”于是厚賜來護兒,讓他祭掃祖先墳塋,大宴鄉中父老,又讓三品以上官員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暢飲一日。
征討遼東
一征高句麗
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親征高句麗,任命來護兒為平壤道行軍總管,兼檢校東萊郡太守。來護兒率水軍由浿水(今朝鮮大同江)進入高句麗,在平壤六十里外,與高句麗國王高元相遇。
當時,高句麗軍列陣數十里,高元之弟高建率數百敢死隊來攻。隋軍諸將皆懼,來護兒笑道:“我原以為他們會堅壁清野等待王師,如今卻來送死,我一日之內便能殲滅他們。”命兒子來整、部將費青奴斬殺高建,大敗高句麗軍。
這時,來護兒不顧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勸告,挑選精兵四萬,直趨平壤城下。高句麗軍出城交戰,詐敗而回,將來護兒引入城中。來護兒縱兵入城,大肆搶掠,亂不成軍。高句麗伏兵趁機殺出,大敗隋軍,來護兒僅率數千殘兵逃出城外。高句麗軍追殺至隋軍戰船停泊處,見周法尚嚴陣以待,方才返回。
后來,宇文述等軍盡皆戰敗,來護兒只好退軍而回。
二征高句麗,平定楊玄感
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再次征討高句麗。來護兒仍舊出兵滄海道,準備由海路進攻。這時,楊玄感詐稱來護兒造反,以討伐來護兒為名起兵反隋,并進攻洛陽。來護兒剛剛行至東萊(今山東掖縣),便與周法尚商議,打算回軍討伐。
當時,周法尚等人認為沒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軍,都不肯服從命令。來護兒厲聲道:“洛陽被圍是心腹之患,高句麗不過是疥癬之疾。專擅之罪,我來承擔,與他人無關。有敢阻攔我的,軍法從事!”來護兒又命兒子來弘、來整馳報皇帝。
八月,來護兒與宇文述等人討平楊玄感。隋煬帝加封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又追贈其父來法敏官爵。
三征高句麗
614年(大業十年),隋煬帝第三次征討高句麗。來護兒再次率水軍渡海,進兵奢卑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大敗高句麗軍,準備向平壤開進。高元大驚,遣使請降,并將隋朝叛臣斛斯政送還。隋煬帝接受投降,命來護兒班師。
來護兒召集諸將道:“大軍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麗,這次回軍,以后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如今高句麗疲憊不堪,我們這么多的軍隊,不日便可戰勝。我打算直接包圍平壤,俘獲高元,然后凱旋而歸。”于是上表皇帝,請求出征,不肯奉詔返回。
長史崔君肅極力勸諫,來護兒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寧可俘獲高元返回而受到責罰,也不能放棄這次成功的機會。”崔君肅又對眾將道:“我們要是隨元帥違抗詔命,必定會被人奏明皇帝。”眾將非常恐懼,都勸說來護兒。來護兒無奈,只得班師。
隨巡江都
615年(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出塞北巡,在雁門(今山西代縣)被突厥圍困。隋煬帝欲率精騎突圍,在來護兒和樊子蓋的勸阻下方才作罷。后來,各地隋軍相繼趕至,雁門之圍遂解。
616年(大業十二年),隋煬帝第三次巡幸江都。來護兒勸諫道:“如今天下大亂,陛下應留在洛陽,平定戰亂。”隋煬帝大怒,數日不肯召見來護兒。后來,隋煬帝怒氣稍解,方招來護兒入見。并道:“你都這樣想,我還有什么指望?”來護兒因此不敢再言。
617年(大業十三年),來護兒改任左翊衛大,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兵變遇害
618年(義寧二年),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弒殺隋煬帝。來護兒素來遭到宇文化及等人的忌恨,在將要早朝時,被叛軍捉住。
來護兒得知隋煬帝已死后,嘆道:“我是國家大臣,擔負重任,不能清除奸黨,以致國家落到如此地步,只能抱恨于黃泉,還能再說什么呢!”遂被叛軍殺害。
來護兒的歷史評價
魏徵:楚、漢未分,絳、灌所以宣力;曹、劉競逐,關、張所以立名。然則名立資草昧之初,力宣候經輪之會,攀附鱗翼,世有之矣。圓通、護兒之輩,定和、鐵杖之倫,皆一時之壯士,困于貧賤。當其郁抑未遇,亦安知其有鴻鵠之志哉!終能振拔污泥之中,騰躍風云之上,符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時,焉能至于此也!
李延壽:① 雄略秀出,志氣英進。涉獵書史,不為章句學。② 護兒重然諾,敦交契,廉于財利,不事產業。至于行軍用兵,特多謀算,善撫士卒,部分嚴明,故咸得其死力。③ 來護幼懷倜儻,猛概抑揚,晚致勤王,驅馳畢力。樓船制勝,掃勍敵如拾遺;閿鄉討亂,翦兇魁如摧朽。位班,顯居大國,道消遘難,忠至不渝,惜矣!
看了“來護兒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隋朝將領李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