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貴族兵變第一人楊玄感
楊玄感,隋朝時期第一位反對楊廣統治的貴族首領,生于今陜西華陰東,司徒楊素的長子,后兵變失敗后迫于無奈,要求其弟將其殺害。楊玄感兵變是隋末中國最大的混戰之一,時間是在公元613年六月至八月,歷時兩個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楊玄感兵變簡介
楊玄感起兵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據可考主要有兩個,首先是楊廣與他有殺父之仇不可不報,其次是隋煬帝的統治使得整個國家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于是在隋煬帝第二次征高麗的時候,楊玄感發生了叛變。并與李密密謀會商,隨后李密給他提出了相應的計策,可惜楊玄感最終采取了下策,即打下東郡,俘獲百官的家屬以取得戰爭的勝利,于是楊玄感率兵向洛陽出發。
但在進攻河內時受到湯唐偉的抵抗,使其久攻不克,拖延了時間。后在修武縣受阻,不得不從智衛縣南渡黃河。楊玄感帶領的部隊雖然在武器裝備,糧食儲備等方面都不如隋軍,但是由于他們士氣高昂,最終直逼洛陽,圍困東都。楊廣審時度勢,在收到叛變信息后,迅速將征高麗的主力撤出,圍困楊玄感的部隊,使楊玄感兵變失敗。
楊玄感的下場是可以預見的,但是他的氣節是值得稱頌的。楊玄感為官期間清廉正直,受到了百姓的擁護,他不畏皇權,敢于抗爭,為人民謀利,這種精神是值得學習的。楊玄感兵變也在史書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楊玄感為什么造反
楊玄感,生于陜西華陰東,司徒楊素長子。隋末發起了反抗隋煬帝楊廣暴政統治的浪潮,最終兵敗,迫于無奈被其弟楊積善所殺。其造反緣由總說紛紜,但是可供參考的主要有兩種。
隋煬帝楊廣與楊玄感有殺父之仇。楊素乃是楊廣登基為帝的主要功臣,但是楊廣登基為帝后楊素和楊玄感同朝為官,其世家力量不斷壯大,這使得楊廣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于是在楊素生病之時,雖然常去照看,實則是為了看楊素還能活多久,楊素知道隋煬帝的意圖所以寧愿不喝藥,不看醫生,最終病死。這便是楊玄感起兵的第一個原因,那就是殺父之仇不可不報。況且在楊素死后,隋煬帝曾經說過如果楊素不死,那么楊家將來必定被滅滿門。
隋煬帝的暴政使得整個國家民不聊生,楊廣疑心很重,不斷地猜忌使得大臣人心惶惶。隋煬帝好大喜功,常年對外征戰,更加使得國庫空虛,百姓生活艱難。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廣依舊不斷征收美人進宮,廣修宮殿,最終導致各地區不斷出現農民起義。這樣的皇帝在楊玄感看來已經不配做皇帝了,再加上楊玄感一點點的野心,于是這次的農民起義就是他起兵的契機。
楊玄感的起兵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他的歷史意義不可磨滅。嚴重動搖了隋朝的統治,使其元氣大傷。另外楊玄感也成為第一位反對隋煬帝統治的貴族首領。
楊玄感的歷史評價
《隋書》史臣曰:“玄感宰相之子,荷國重恩,君之失德,當竭股肱。未議致身,先圖問鼎,遂假伊、霍之事,將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敗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誅,先人受焚如之酷,不亦甚乎!”
《隋書》:“體貌雄偉,美須髯。少時晚成,人多謂之癡”
《隋書》:“及長,好讀書,便騎射。”
楊素:“此兒不癡也。”
李密:“決兩陣之勝,噫嗚咄嗟,足以詟敵,我不如公。攬天下英雄馭之,使遠近歸屬,公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