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奚、契丹(兩蕃)的戰爭
唐朝與奚、契丹(兩蕃)的戰爭,是7世紀到9世紀唐朝和奚、契丹的一系列戰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唐朝與奚、契丹(兩蕃)的戰爭,希望對你有用!
唐代疆域圖片
唐朝朝代簡介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國號“唐”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封為“唐國公”,其后,爵位傳至李淵。李淵,隋朝時累官居晉陽( 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后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建都長安,隨后又設陪都東都洛陽和北都太原,與長安合稱“三都”。
唐朝是一個強大而繁榮的時代。其鼎盛時期,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唐朝也是秦漢、隋朝以來,第一個不筑長城的統一王朝。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歷代史學家唐朝前期疆域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唐王李淵于 618年6月逼隋恭帝禪位,取代隋朝,建國唐朝,設京師為長安(陜西西安),唐高宗顯慶六年后設東都洛陽,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東都為神都并設北都太原府,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恢復舊制。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唐朝的疆域廣大鼎盛時為7世紀,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圍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一說1240萬平方公里。中唐后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土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
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倭等周邊國家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的影響。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于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一個大輸出時期,兼容并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的后半葉,處于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志著社會的緩慢變化,藩鎮割據勢力的壯大與周邊諸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此后近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即朱溫)逼唐哀帝李祝禪位,降為濟陰王,改國號梁,唐朝滅亡。
唐朝與奚、契丹(兩蕃)的戰爭過程
奚、契丹在唐太宗時內附唐朝,建立了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660年,奚匹帝、契丹阿卜固叛唐,薛仁貴、阿史德樞賓、左武候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含珠率軍平叛,斬匹帝、俘阿卜固。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武周,殺營州都督趙文翙,在硤石谷之戰、東硤石谷之戰大敗武周軍,大將王孝杰墜崖而亡。契丹兵鋒直達趙州。后武周聯合突厥默啜消滅孫萬榮,但是奚、契丹倒向了后突厥。唐玄宗即位,冷陘之戰,唐軍大敗于奚。默啜死后,奚、契丹重新歸唐。契丹可突于專政,驅逐都督、公主,廢大賀氏、立遙輦氏,與唐朝為敵。唐朝設立幽州節度使、平盧節度使,防御奚、契丹。732年-734年,唐軍重創奚、契丹,可突于被殺。安祿山就任后,挑釁兩蕃,致使745年和親公主被殺。751年,安祿山敗于土護真水。安史之亂后,營州于761年陷于奚,平盧節度使南遷淄青,不服從中央的幽州節度使承擔防御兩蕃之任。
唐朝與奚、契丹(兩蕃)的戰爭結果
之后,兩蕃倒向了回鶻,李載義于830年破奚,擒奚王茹羯,張仲武在847年大破北奚、山奚。回鶻亡國后,契丹耶律氏取代遙輦氏,整合奚族,重新崛起。多次侵擾幽州。耶律阿保機在唐朝滅亡(907年)數年后(916年)建立契丹國(即遼朝),成為五代和北宋最大的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