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怎么死的
關于唐高宗李治,民間對他的評價普遍是一位“守成皇帝”,說得更明白點,與其說人們對他的政績感興趣,不如說對他后宮女人之間的故事更為津津樂道。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治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李治怎么死的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執政期間一度歷經了廢立中宮、改立太子等大事,在武則天的輔佐下政績斐然,因而高宗時期為唐朝版圖最大之時,太宗皇帝所創下的貞觀之治,也在這一時期得以延續和光大。
永淳二年十二月,時年五十六歲的唐高宗李治在貞觀殿龍馭殯天。
關于李治的死因,據史料記載是病逝。李治在位時,日常主持朝政,批閱奏章之時,常犯頭痛頑疾,侍醫秦鳴鶴曾以針灸刺穴之術為帝王治愈。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一度輔佐李治整頓朝綱的武后逐漸展露出難以駕馭的政治野心,有逾越君王主導朝政之勢,高宗看在眼里,逐漸興起廢后的念頭。
豈料早在天子身邊布下耳目的武則天知悉后,立刻向李治痛陳己過,申訴辯解。在她的巧妙周旋下,廢后一事不了了之,然而擬詔大臣上官儀卻遭到誅滅九族的下場。至此之后,李治無力再制約武后,加上長年累月的勞累,舊疾復發,一度竟發展成目不能視的地步。
帝王難以操持政務,遂命太子李顯監國,代行政務。昏聵無能的李顯難以擔此重任,而此時,鋒芒畢露的武則天實際上已完全掌控了李唐江山的軍政大權。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李治之死,一半是由于他身體孱弱被風眩癥疾病所累,另一半也是因為其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強悍的妻子武則天的陰影里,內心絕望而又無力改變現狀,只得忍氣吞聲,郁郁而終。
李治墓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于乾陵。該皇陵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城北的梁山上,為陜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歷史遺跡之一。
相傳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即則天順圣皇后光宅元年,歷經二十三年之久才得以完工,是一座仿造大唐京師長安城所建的曠世陵園。乾陵坐落于梁山北峰之上,內城總面積達二百四十萬平方米。內城四面城墻高聳,東南西北別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門,布局十分合理。
乾陵內共計有十七座陪葬墓,多為王子、公主及朝廷重臣之墓,陪葬有大量的奇珍異寶,竟有數以萬計之多!其中尤以古玩器皿,及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境況的文藝作品為多數,堪稱中國古代瑰麗奇絕的藝術寶庫,因而1958年被當地村民發現后,立刻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乾陵如此工程浩大,雄偉壯觀,想來是因為貞觀時期的李唐王朝國力強盛,故而帝王的陵墓建造也講究規模龐大,氣勢恢宏。據著名考古學者介紹,在歷代考古專家所發現的古代帝王陵墓中,唯有盛唐時代有開山建陵的手筆,這也充分應證了大唐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綜合國力達到空前鼎盛的時期。
乾陵墓道被發現時保存十分完整,且并未發現新近挖掘的盜洞,因而可以推測后世盜墓者對陵墓內長眠的高宗皇帝尚有一分崇敬之意,因此,乾陵幸運地成為唐代十八陵中惟一未遭盜掘的陵墓。
看了“李治怎么死的”還想看:
1.薛丁山怎么死的
2.唐高宗李治竟死于服食丹藥
3.武則天與李治之死
4.李泰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