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兒子有幾個
歷史上對女皇武則天的描寫多不勝數,小編對此也了解一二,今天來談談關于武則天后代的情況,武則天有幾個孩子?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武則天兒子有幾個,歡迎大家閱讀。
武則天兒子——李弘
唐孝敬皇帝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系高宗時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為皇帝的太子。
李弘于永徽三年(652年)出生于皇宮,永徽六年(655年)進封代王,顯慶元年(656年)被立為皇太子,自幼孝順仁德,為太子后體恤民情,曾上書高宗修正不合理的法律,并為兩個獲罪的姐姐求情,深得高宗寵愛。
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隨帝后出行洛陽,猝死于合璧宮綺云殿,年僅二十三歲,死因頗受爭議。高宗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贈太子李弘為皇帝,謚號“孝敬”,以天子禮儀葬于唐恭陵。
神龍初年(705年),唐中宗李顯為孝敬皇帝上廟號為唐義宗。開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李隆基依照舊禮撤銷義宗廟號,復用孝敬皇帝謚號祭祀。
武則天兒子——李賢
唐章懷太子李賢(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則天第二子,系高宗時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廢殺。著有《君臣相起發事》、《春宮要錄》、《修身要覽》等書,今已佚失。
永徽五年十二月(655年1月),李賢出生于父母祭拜昭陵途中,不久封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做其侍讀。長大后容貌俊秀,舉止端莊,才思敏捷,深得父皇喜愛。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賢繼立。為太子期間多次監國,得到朝野內外稱贊。李賢曾召集文官注釋《后漢書》,史稱“章懷注”,具有較高史學價值。
調露二年(680年),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則天廢帝主政,遣酷吏丘神勣赴巴州校檢李賢居所。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賢,逼令自盡,終年二十九歲。
垂拱元年(685年),武則天詔令恢復李賢雍王爵位。神龍二年(706年),唐中宗追加李賢司徒官爵,迎其靈柩返還長安,以親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賢為皇太子,謚號“章懷”,與太子妃房氏合葬于今章懷太子墓。
武則天兒子——李顯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李顯一生兩得立儲、一次被廢、兩次登基,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兩番登基的皇帝。
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極大刺激,稱帝以后,政治上無所作為,生活上窩窩囊囊,成就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皇后韋氏。唐中宗前后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終年55歲,謚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唐定陵。
武則天兒子——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同母弟。初封殷王,領冀州大都督。
他一生兩度登基,二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讓位于母后武則天,被封為皇嗣。
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禪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廟號唐睿宗,謚號玄真大圣大興孝皇帝,葬于橋陵。
看了“武則天兒子有幾個”還想看:
1.武則天有多少個兒子
2.唐高宗李治的兒子有多少個
3.武則天的故事有哪些
4.武則天兒子李弘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