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有幾個兒子
唐高祖李淵出生顯赫,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深得隋文帝重用。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統(tǒng)一中國。那么身為唐朝開國皇帝的李淵共有幾個兒子?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高祖李淵有幾個兒子,歡迎大家閱讀。
唐高祖李淵有幾個兒子
歷史記載李淵共有22個兒子:隱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衛(wèi)懷王李玄霸、巢刺王李元吉、楚哀王李智云、荊王李元景、漢王李元昌、酆悼王李元亨、周王李元方、徐康王李元禮、韓王李元嘉、彭思王李元則、鄭惠王李元懿、霍王李元軌、虢莊王李鳳、道孝王李元慶、鄧康王李元裕、舒王李元名、魯王李靈夔、江安王李元祥、密貞王李元曉、滕王李元嬰。其中李建成與李世民最為人所知。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門。唐高祖李淵長子,隴西成紀(jì)人。李淵起兵之初,李建成與李世民分別在河?xùn)|、晉陽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淵起兵,率軍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guān),攻克長安。李淵稱帝后被立為皇太子。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又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jié)的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殺死,死年三十八歲,五子一并遇害。李建成直率、寬簡、仁厚,很有才能。被弟弟李世民丑化,不是史書上記載卑鄙平庸的太子。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隱”,貞觀十六年(642年),又追贈為皇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軍事家、詩人。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guān)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tǒng)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nèi)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jié)約,勸課農(nóng)桑,使百姓能夠休養(yǎng)生息,國泰民安,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chuàng)高句麗,設(shè)立安西四鎮(zhèn),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chǔ)。
李淵墓獻陵
李淵墓位于獻陵內(nèi),現(xiàn)在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永合村。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淵去世,唐太宗下令將父親葬于獻陵。獻陵規(guī)模十分壯觀宏大,處處凸顯了唐代建筑風(fēng)格。
獻陵的方向是坐北朝南,外觀呈斗狀,獻陵四周有67座陪葬的墓碑,大多都是皇親國戚和李淵的后妃。唐高祖的墓被包圍在中間,突出了皇權(quán)至上的概念。獻陵分為內(nèi)外兩座城,內(nèi)城共有四個門,在四個門處都立了一對石虎,用來凸顯宏偉磅礴的氣勢。南門外面,有一對石犀,樣貌栩栩如生,給人一種壯觀的感覺。四個門上的石虎十分高大,估計有將近2米左右的樣子。這些石頭建筑上,刻有花紋,從這些紋路可以判斷出唐朝時期的繪畫藝術(shù)特色。獻陵修建之初,唐太宗有和設(shè)計者討論陵墓的修建樣式,他們一致決定按照東漢光武帝陵墓為參考樣本,在此基礎(chǔ)上設(shè)計修建。修建出的獻陵建筑共有378間,每一個陵高31米,寬為100米。李淵墓位于中部偏東的位置,底邊長和寬均為139米。在獻陵內(nèi)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石刻作品。在華表座上刻有浮雕作品,刻的浮雕龍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浮雕繪畫技藝。
除此之外,獻陵周圍陪葬墓共有67座,有的已經(jīng)被發(fā)掘過了。后來,獻陵成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它的研究價值和鑒賞價值非常大,至今,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往游覽觀賞。
看了“唐高祖李淵有幾個兒子”還想看:
1.唐高祖李淵的秘史
2.唐朝開國皇帝資料
3.從皇帝到太上皇都是被迫的李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