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三兄弟的人生結局
三國時期諸葛三兄弟“龍虎狗”的人生結局如何?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諸葛三兄弟的人生結局,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諸葛三兄弟的人生結局:
即使孿生兄弟,也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追求而出現分歧,甚至成為敵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諸葛氏三兄弟分別出仕三國,諸葛謹在吳國擔任大,諸葛亮在蜀漢擔任丞相,諸葛誕在魏國任征東大,史書稱“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
需要體現說明的一點是諸葛三兄弟中,諸葛瑾、諸葛亮是親兄弟,諸葛誕是兩人的同族兄弟。當時人認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虎狗有著怎么的命運與人生結局呢?
1.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諸葛瑾在早年間曾游學洛陽,后來天下大亂,率家人避居江東。后來孫權的姐婿弘咨遇到諸葛瑾,對其才華非常欣賞,就向孫權推薦,與魯肅等一起擔任賓待,后又成為孫權長史、中司馬等職。215年,孫權遣諸葛瑾出使劉備,與諸葛亮在公館見面,未嘗談及私事,最后雙方重新劃分邊界。
諸葛瑾人如其名,為人非常謹慎,他同孫權談話時,從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傾向,點到為止;如有與孫權心意不合時,他便放棄正在進行的內容而轉向其他的話題,漸漸地再借其他事情從頭開始,以對同類事情的看法求得孫權的贊同。
219年,諸葛瑾跟從呂蒙討伐關羽,因功被封為宣城侯、綏南、南郡太守,代替呂蒙駐守公安。221年,劉備親率大軍伐吳,諸葛瑾曾給劉備寫信勸和,但被劉備斷然拒絕。當時有人對孫權說諸葛瑾私下派人與劉備聯絡。孫權說道:“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
229年,孫權稱帝,封諸葛瑾為大、左都護,領豫州牧。諸葛瑾雖然被封為武官,但其軍事才能與其弟諸葛亮不可同日而語,幾次出兵作戰,均無建樹。241年,諸葛瑾病死,時年68歲。
諸葛瑾有三子,長子諸葛恪,次子諸葛喬,三子諸葛融。252年,孫權死后,諸葛恪曾執掌東吳軍國大權。253年,諸葛恪被宗室孫峻所殺,被誅滅三族。留在蜀國的諸葛喬一脈認祖歸宗,延續諸葛瑾的香火。
2.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關于諸葛亮的人生經歷,不再過詳細介紹,主要說下諸葛亮鮮為人知的一面。諸葛亮除了是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他在書法、繪畫、音樂上的成就同樣不低。
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諸葛亮的草書《遠涉帖》。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于畫。”,“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范、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樂方面,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234年8月,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軍中,時年54歲。諸葛亮早年無子,曾過繼諸葛瑾次子諸葛喬為己子,之后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在綿竹戰死,此時諸葛亮直系血緣關系的僅存諸葛京(諸葛瞻次子)一脈。
3.諸葛誕
字公休,生年不詳。諸葛誕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順暢,曾擔任尚書郎、滎陽令等小官,后來好不容易當上御史中丞、尚書等官,又因為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厭惡夏侯玄、諸葛誕等人,將他們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繼位,大曹爽輔政,曹爽重新啟用夏侯玄等人,諸葛誕出任揚州刺史、昭武。251年,太尉王凌計劃起兵討伐司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為帝。司馬懿領兵討伐,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
255年,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起兵,反抗司馬師的專權。諸葛誕拒絕了毌丘儉勸誘,并最先率兵討伐,隨后率先進占叛軍的據點壽春。諸葛誕不僅平定了叛亂,還擊退了東吳的軍隊。戰后諸葛誕因長期在淮南駐守,于是被任命為鎮東大、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成為魏國在東南地區的封疆大吏。
256年,剛剛執掌朝政的司馬昭派長史賈充試探諸葛誕的口風。賈充說道:“洛中的諸位賢達之人,都希望實行禪讓,您認為如何?”諸葛誕厲聲說道:“你不是賈豫州的兒子嗎?你們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國家轉送他人?如果洛中發生危難,我愿為國家而死。”賈充默然無語。
回到洛陽后,賈充建議司馬昭征調諸葛誕入朝,257年,司馬昭以皇帝的名義,升諸葛誕為司空,入朝任職。諸葛誕接得詔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殺死支持司馬氏的揚州刺史樂綝(樂進之子),并派自己的兒子諸葛靚到東吳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將士正式叛亂。
司馬昭則親率大軍征伐諸葛誕,并派王基、陳騫領兵圍困壽春。258年)正月,壽春城中糧食枯竭,軍心不穩。2月,壽春城被攻克,諸葛誕在出逃時,被魏將胡奮手下士兵殺死,諸葛誕被誅滅三族,但有一子諸葛靚留在吳國。
戰后,諸葛誕麾下數百名親兵于被俘,但他們堅決不降,還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一人投降,可見諸葛誕善于治軍,愛兵如子,士兵肯為其效死。
吳國滅亡后,諸葛靚因父仇終身不仕,時人稱他至孝。晉武帝司馬炎與其有舊交,想與他一會,但諸葛靚知晉武帝來,竟逃到廁所中,晉武帝追去與他相見,并說:“你還記得我們幼年的交情嗎?”諸葛靚流淚涕泣:“我沒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臉上的皮刮下來,又見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實在是又愧又恨。”
關于諸葛三兄弟,清代大詞人納蘭容若有詩云:“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勢浸淫。蜀龍吳虎真無愧,誰解公休(諸葛誕字公休)事魏心。”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東漢末期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青年時耕讀于南陽郡,地方上稱其臥龍、伏龍。后受劉備三顧茅廬邀請出仕,促成孫劉聯盟和建立蜀漢政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劉備死后,諸葛亮受封爵位武鄉侯,任蜀國丞相,輔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的實際領導者。先后五次率軍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于五丈原,追謚為忠武侯。后世常尊稱諸葛亮為武侯、諸葛武侯。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忠臣與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出生:公元181年農歷七月二十三
官職:丞相、領司隸校尉、益州牧、錄尚書事、假節
爵位:武鄉侯、武興王(東晉追封)謚曰忠武侯
先祖:諸葛豐(西漢司隸校尉)
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東漢末年泰山郡丞)
母親:章氏
叔父:諸葛玄(豫章太守)
配偶:黃月英(黃碩)
同族:諸葛誕
兄弟:諸葛瑾(兄)、諸葛均(弟)
子女:諸葛瞻(長子),諸葛懷(幼子)、諸葛果(長女)、諸葛喬(養子,原諸葛瑾之子)
孫子:諸葛尚(瞻長子)、諸葛京(瞻次子)、諸葛質(瞻三子)、諸葛攀(養子之后,后因諸葛恪獲罪,滿門抄斬,故重歸諸葛瑾門下)
繼任者:蔣琬、費袆、姜維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人稱臥龍先生,與鳳雛先生龐統、徐庶等為摯友,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主公為昭烈皇帝劉備,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忠臣與智者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