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美術歷史博物館
瑞士美術歷史博物館7000平方米的展示廳分為考古學之角和美術館兩大部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瑞士美術歷史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瑞士美術歷史博物館簡介
游客到了日內瓦首先想要去的一個博物館。博物館建于1903年至1910年,陳列著公元前到現在的西洋文化和藝術。博物館由考古學部(史前時代、埃及、希臘、羅馬,貨幣展示)、美術部(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的巨匠作品400多件。以及賈科梅蒂Giacormetti和羅丹等的雕刻作品)、工藝部(中世到現代的家具、陶器、武器)三部分構成。此外還有圣皮埃爾大教堂15世紀的祭壇裝飾物和冰屑玻璃陳列室。在這座雄偉莊嚴的建筑里(7000平方米),展示著考古學的歷史和美術作品,它們包括從文藝復興時代到現代的巨匠們的作品。1層有考古學之角,2層是美術館。這里除了收藏有15世紀—20世紀期間瑞士畫家們的重要作品外,還有許多關于埃及和希臘文明的美術作品,圣皮埃爾大教堂的許多美術作品也在這里保管和展示。在繪畫中,由孔拉特·威茨創作、以圣經中的一段為主題的《奇跡般的一次釣魚》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幅珍貴作品。
二、館藏文物
古代埃及、伊特魯里亞、希臘、羅馬的歷史遺產;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現在的400余幅繪畫作品。
在這座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雄偉建筑里,展示著考古學的歷史和美術作品,包括從文藝復興時代到現代的巨匠們的作品。
展廳分為美術收藏、應用藝術收藏和考古收藏三大部分,每個部分都是各具特色,非常具有審美和觀賞價值。
美術館展示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現在的400余幅作品,由意大利、荷蘭、法國、英國、瑞士等國家的藝術家創作。
應用藝術收藏包括拜占庭藝術、肖像畫、銀器、錫器、紡織品、樂器、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武器等,件件都是精品,讓人贊嘆不已。
考古收藏豐富多彩,全方位展示古代埃及伊特魯里亞、希臘、羅馬的歷史遺產。
講述了歐洲的史前歷史,中東歷史,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埃及公元前9世紀的木乃伊。
除了美術、應用藝術和考古收藏外,博物館還收藏有世界上珍貴的鐘表、搪瓷、微縮模型、珠寶首飾和工具等。
博物館內每個角落都充斥著古典藝術的氣息:
三、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10:00-下午5:00
周一休息
導游服務需要預約
票價:免費;臨時展覽費用成人5瑞郎/人,18歲以下兒童免費
交通指南
可以乘坐2、7、6、8、17路公共汽車在Tranchees下車即到
洛桑-日內瓦:乘火車35分鐘
伯爾尼-日內瓦:乘火車1小時45分鐘
拓展:
瑞士伯爾尼美術館(Kunstmuseum Bern)和保羅·克利中心(Zentrum Paul Klee)正在聯合舉辦名為“中國私語”的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藏品展覽,展出其收藏的近150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展覽為期四個月,至2016年6月19日結束。(文/攝影:郭雪艷 視頻剪輯:張旭菁)
“中國私語”是迄今由伯爾尼美術館和保羅·克利中心合作的最大項目。這兩座伯爾尼大型藝術機構提供了超過4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展示150幅中國當代藝術的精彩作品,包括一些壯觀的裝置藝術。
此次展覽旨在讓觀眾更深入地看到中國近15年的藝術世界。一方面,它展示了西方當代藝術對于中國的影響,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藝術家們對于傳統革新的興趣,勇于跨越差距在全球藝術體系中表達自我、走出風格的自信嘗試,以及對于現代中國生活的反思。策展人Kathleen Bühler表示,通過展覽,希望有助于打破西方人眼中的傳統中國的片面印象,揭示中西之間留存著的巨大的文化、歷史和政治差異。
曾任瑞士駐中國大使(1995-1998)的烏利·希克,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先后任商業記者、企業家。作為藝術品收藏家的烏利·希克不僅愛上了中國當代藝術,是第一位中國當代藝術的專業收藏家,也是當今世界上中國當代藝術的最大收藏家,共收集了近350位藝術家超過2200件的作品,收藏品的范圍涵蓋了四十年間中國當代藝術的各種風格代表。
看了瑞士美術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