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曼聯足球俱樂部
曼徹斯特聯足球俱樂部(英文名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簡稱Man Utd,中文簡稱曼聯)位于英國英格蘭西北區大曼徹斯特郡曼徹斯特市,其前身“牛頓·希斯”成立于1878年,1902年改組并改現名,現為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俱樂部。
曼聯足球俱樂部成立于1878年,當時的名字叫牛頓希斯LYR隊(LYR是大家熟悉的蘭開夏郡和約克郡鐵路公司的英文縮寫)。
牛頓希斯是英格蘭一處普通鐵路工地的名稱。工地上的工人通過和其他部門或其他鐵路公司的球隊比賽釋放他們對足球的熱情,他們不曾想到自己的球隊日后會在英格蘭足球界乃至國際足球比賽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為世界頂級豪門之一,但從這支球隊成立之日起,就注定了曼聯的踢法是強調團隊、充滿激情的攻勢足球。
牛頓希斯沾了同城大哥曼城的光,非要更名曼徹斯特中心隊(Manchester Central),但曼徹斯特的市政府死活不批準,理由很簡單:你們不夠格。接著,牛頓希夫又提議要更名曼徹斯特凱爾特人隊(Mancheseter Celtic),這回蘇格蘭的凱爾特人俱樂部不干了。
凱爾特人是一家名符其實的教會球隊,掌門人叫沃夫瑞德(Brother Walfrid)。沃夫瑞德早期在圣母修會當過牧師。圣母修會(Marist Brothers)。蘇格蘭的凱爾特人俱樂部有了這層宗教背景,豈是好惹的主兒?1898年8月8日,沃夫瑞德直接到跑到倫敦的法庭去告狀:牛頓希斯,不知曉天主教這層背景,居然枉稱“凱爾特”!牛頓希夫俱樂部理虧,當面道歉,對各方的公開道歉一共有8次,臉面基本丟盡。1902年4月26日,牛頓希夫轟轟烈烈歷時5年之久的“起名運動”終于落下帷幕。他們最終給自己起名“曼聯”。2006-07賽季,曼聯在冠軍聯賽和凱爾特人相遇。凱爾特人球迷擺出數字“8”的手勢來,旨在嘲笑1898年8月8日之后所發生的一切。
1888年足聯成立之時,創立牛頓希斯隊的那些成員自謙的認為他們還不配和布萊克本流浪者隊(Blackburn Rovers)及普雷斯頓隊(Preston North End)一起組建足聯。牛頓希斯隊一直到1892年才加入足聯。
1902-1909:曼聯的正式誕生與早期輝煌
牛頓希斯隊的經濟狀況比較糟糕,到了二十世紀初,球隊出現難以為繼窘況。這時,當地的一位名叫約翰·亨利·戴維斯(John Henry Davies)的酒廠主出資拯救了球隊。|
戴維斯決定向俱樂部注資,這使得他能從球隊經營中獲取一定利益。此后,球隊數易其名,先后叫過曼徹斯特中心隊,曼徹斯特凱爾特人隊等等。曼聯這一日后名震世界足壇的名字是在1902年的4/5月間才正式誕生。
紅魔的崛起
戴維斯之后入主曼聯的重要人物是歐內斯特·曼格納爾。曼格納爾1903年出任俱樂部秘書,及至今天,他是人們公認的俱樂部第一任主帥。他旗下的球隊中有新近簽約的守門員哈里·莫格爾(Harry Moger)以及前鋒查理·薩加爾(Charlie Sagar)。球隊連續在1903-1904,和1904-1905兩個賽季獲得乙級聯賽的第三名.接下來的1905-1906賽季是曼聯早期最為輝煌的賽季之一,球隊的前衛線迪克·達克沃斯(Dick Duckworth),亞歷克斯·貝爾(Alex Bell)以及隊長查理·羅伯茨(Charlie Roberts)幫助球隊進入了足總杯的四分之一決賽。而且更重要的是,球隊得以從乙級聯賽中脫穎而出,終于在參加足球聯賽十二年后躋身甲級聯賽。
為慶祝勝利,曼格納爾從同城對手曼徹斯特城隊挖來了比利·梅瑞迪斯(Billy Meredith)。梅瑞迪斯綽號威爾士奇才,可以說是曼聯最初的球星,但是當時他卷進了曼城隊的一樁賄賂案,正因如此,似乎上天注定日后曼聯的很多巨星身上都籠罩了其他足球巨星所沒有的獨特個性。這位優秀邊鋒的加盟使得曼聯士氣大振,梅瑞迪斯在1907-1908賽季助攻桑迪·特恩布爾(Sandy Turnbull)連連破門得分,最終使球隊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聯賽冠軍頭銜。曼聯作為聯賽冠軍首次參加了1908年的慈善盾杯,在比賽中,和桑迪·特恩布爾同姓的吉米·特恩布爾上演帽子戲法,幫助曼聯以4比0大勝足總杯得主女王公園巡游者隊(Queens Park Rangers),捧得慈善盾杯。
1907年,曼聯上升勢頭不減,邁上了成為英格蘭足球重要力量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曼聯的攀升和同城死敵曼城的動蕩不無關系,這也是兩家球隊結下恩怨的開始。在那一年,英足總查出曼城隊違反規定支付球員工資,當時甲級隊球員的薪水被規定為每周4英鎊,但曼城為了籠絡優秀球員,卻一直偷偷的支付6到7英鎊,結果足總嚴厲處罰了曼城,五名官員被撤職,17名球員被判永遠不許再代表曼城出戰。
這次混亂給了曼聯機會。主教練曼格諾爾立刻做出反應,他一口氣從曼城挖走了比利·梅雷迪斯在內的五名優秀球員,球隊實力迅速提升,那個賽季,曼聯獲得了歷史性的第八名。
一年后的1908年,曼聯實現了宿愿,他們奪取了歷史上第一個頂級聯賽冠軍。這一年的紅魔勢不可擋,6球擊敗紐卡斯爾、5球勝布萊克本、4球勝埃弗頓、阿森納和伯明翰,這個賽季,曼聯打進了創當時紀錄的82球。
1909年,曼聯取得了歷史打法上的又一個突破,他們連克紐卡斯爾和布里斯托爾等隊,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座足總杯獎杯。有趣的是,在決賽中,曼聯穿起了白色球衣,胸前一個紅色的“V”字,這套球衣也成為了紅魔的經典之一。在那一年的最后一輪聯賽后,曼聯俱樂部主席用足總杯的獎杯盛滿香檳,帶到對手阿森納更衣室中請槍手的球員暢飲,并共祝曼聯的成就。
4個月后,曼聯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影響力。當時球員工會和英足總對立,足總要求所有球員退出工會,其他俱樂部照辦了,但曼聯沒有,他們的球員堅決支持工會的利益,為此,足總甚至決定給曼聯全隊禁賽。在曼聯的堅持和推動下,最終,米德爾斯堡、紐卡斯爾、桑德蘭等多家俱樂部回心轉意,重新加入工會,英足總不得不妥協,并和工會達成了協議,曼聯也因為在這次危機中的堅定和不屈大得人心。
老特拉福德的起伏
在1909年之前,曼聯一直在克雷頓球場比賽,這是一塊條件糟糕的球場,很難適合曼聯的發展需要。1909年,新球場在特拉福德公園落成,原本計劃的容量是10萬人,但因預算超標減少為6萬。1910年2月19日,曼聯正式啟用了新球場,并命名為“老特拉福德”,利物浦成為了第一個在這塊場地比賽的客隊,從這一年起,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1911到12賽季,曼聯再次奪取了聯賽冠軍,這是老特拉福德見證的首個獎杯,在那一年,曼聯領先阿斯頓維拉1分奪冠,主教練曼格諾爾在他執教期間奪取了第二座聯賽獎杯。
80年前的豪門對決
曼格諾爾被認為是曼聯史上第一位偉大主帥,他的離去令人驚訝。1911年,曼格諾爾突然轉投同城對手曼城隊,這很意外,因為就在同一個星期,他剛剛拒絕了曼城求購曼聯隊長查理·羅伯茨的要求。8個月后,曼格諾爾帶領曼城奪取聯賽冠軍,曼聯失去了領路人后,只排在第13位。
曼格諾爾的離開給了曼聯極大的打擊,之后他們開始了起伏的歷程。
巴斯比的孩子們
1945年2月19日,《曼徹斯特晚報》登載了這樣一條消息:“馬特·巴斯比(Matt Busby)今天簽署協議,成為了曼聯隊的主教練……”當時,巴斯比只有34歲,他的到來,揭開了曼聯一個全新時代的序幕。1946年,二戰結束,足球聯賽重新開張,曼聯也在巴斯比的帶領下開始了重建。1949年,被德軍轟炸損毀的老特拉福德球場修繕完畢投入使用,巴斯比在這里開始了一段偉大的傳奇。
巴斯比的重建從重用年輕人開始,1951年,杰基·布蘭奇弗洛(Jackie Blanchflower)和羅杰·拜爾尼(Roger Byrne)這兩名不到20歲的球員進入曼聯一隊,這標志著球隊年輕化的開始。曼徹斯特晚報的湯姆·杰克遜這樣寫道:“曼聯的‘孩子們’很冷靜也很有自信……”這是第一次,巴斯比的年輕人被用“孩子”(Babes)稱呼。1952年,新老結合的曼聯隊奪取了甲級聯賽的冠軍,紅魔又回來了。
巴斯比爵士
50年代初中期,曼聯青年隊連續5次奪取青年足總杯冠軍,他們為一線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秀天才。在巴斯比的大力支持下,鄧肯·愛德華茲(Duncan Edwards)等一批年輕士大夫人進入一隊,體驗到了聯賽的滋味,那個時候,曼聯隊長拜爾尼也不過25歲,花大價錢簽下的托米·泰勒(Tommy Taylor)也很年輕。
從1956年起,“巴斯比的孩子們”(The Busby's Babes)開始接管英格蘭足球的霸權,1955-56賽季,曼聯領先布萊克普爾11分聯賽奪冠,年輕的冠軍們征服了英格蘭,令人吃驚的是,這支曼聯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巴斯比的這群年輕人們名動天下。
1956-57賽季起,巴斯比不顧足總反對,帶領曼聯開始參加歐洲俱樂部杯賽(冠軍杯前身),“巴斯比的孩子們”一路橫掃安德萊赫特、多特蒙德、畢爾巴鄂等隊,只是在半決賽中輸給了擁有斯蒂法諾、科帕、普斯卡什、亨托的皇家馬德里(客場1比3、主場2比2)。在那一年,另一個后來名動天下的年輕人開始在曼聯嶄露頭角,他就是博比·查爾頓 (Bobby Charlton)。
1957年,曼聯蟬聯了甲級聯賽冠軍,巴斯比的球隊席卷整個英格蘭。實際上,這支球隊從1952年就開始了建設,從52年到57年連續奪取青年足總杯冠軍的曼聯青年隊,給一線隊提供了新鮮血液,“巴斯比的孩子們”作為一個傳奇,已永留曼聯史冊。
從空難中重生
天妒英才,1958年2月6日,可怕的災難降臨到“巴斯比的孩子們”身上。在參加歐洲俱樂部杯、淘汰了貝爾格萊德紅星隊后,曼聯隊一行在慕尼黑轉機,準備飛回英國。在那個天氣糟糕的下午,曼聯乘坐的G-阿爾蘇-609飛機兩次試圖起飛都沒有成功,在第三次嘗試中,飛機沖出跑道盡頭,撞入了那里的建筑物中。在這次災難中,機上43名乘客中有23人喪生。
主教練巴斯比和鄧肯·愛德華茲被從廢墟中救出,德國的醫生們救活了前者,但后者在16天后去世,年僅21歲。愛德華茲被認為是英國足球歷史上最有天賦的年輕人之一,他的死至今讓曼聯和英國人惋惜不已。
在這次空難中喪生的曼聯球員還有:托米·泰勒(Tommy Taylor),當初巴斯比花費了29999英鎊簽下他,當被問道為何不湊個整數時,巴斯比解釋說為了給這個孩子減壓。
比爾·惠蘭、杰夫·本特、埃迪·科爾曼、馬克·瓊斯、大衛·佩格、沃爾特·克里克莫、湯姆·庫里、波特·懷利,這些球員都在空難中喪生,曼聯遭遇了空前的打擊。在那個賽季后半段,俱樂部火速簽入一些球員,加上一些預備隊和青年隊的選手,拼湊起了一支能夠征戰的隊伍。最終,曼聯獲得了亞軍,打進29球的博比·查爾頓是他們的新英雄。
天才時代
之后的幾個賽季,曼聯進入了緩慢的恢復期,聯賽第7、第15,只有1963年的足總杯是個驚喜,“黑馬”曼聯在決賽中擊敗了萊斯特稱雄。60年代中期開始,巴斯比帶領曼聯重振雄風,1965年和1967年,紅魔兩奪聯賽冠軍,曼聯從慕尼黑空難的廢墟上又站了起來。
1968年的冠軍杯冠軍是巴斯比留給曼聯的最輝煌記憶,在這支紅魔隊中,擁有博比·查爾頓、喬治·貝斯特(George Best)等一批優秀球員,5月19日,曼聯在冠軍杯決賽中4比1擊敗本菲卡,查爾頓打進2球、貝斯特1個、基德也有進帳,曼聯成為了第一支奪取歐洲冠軍杯的英格蘭球隊。
漫長的等待
1969年,巴斯比離開了主教練的位置,升任為總經理,但繼任者麥古尼斯得不到球員的支持,曼聯最終獲得第八名,巴斯比不得不在一個賽季后重掌教鞭。但在1970-71賽季,曼聯失去了魔力,再次位列第八,巴斯比在短暫出山后再度退隱,進入了俱樂部董事會。
隨著喬治·貝斯特和博比·查爾頓相繼退役,丹尼斯·勞(Denis Law)轉投曼城,曼聯陷入了又一個低谷。1972-73賽季是令人痛苦的,曼聯在近40年后又降入了乙級。在和曼城的保級關鍵戰中,丹尼斯-勞用腳后跟攻破了曼聯大門,1比0,紅魔降級,這也成為了反戈一擊的最著名戰例。
雖然第二個賽季后曼聯就重返甲級,但他們卻似乎再也找不回巴斯比時代的輝煌。除了1977年和1983年兩奪足總杯冠軍外,紅魔在近20年的時間里一直在沉睡,直到有人把它喚醒。在這段日子里,另一支紅色的隊伍利物浦稱霸英格蘭,曼聯難以和他們抗衡。
弗格森開啟一個時代
弗格森曾說,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曼聯把利物浦從冠軍座位上給拽下來了。正像他所說的那樣,80年代屬于利物浦,而90年代曼聯則取而代之。
1986-87賽季開始后,阿特金森執教的曼聯隊戰績糟糕,在積分榜的末尾徘徊,聯賽杯又早早的出局,足總杯也被淘汰。曼聯在11月份做出決定,亞歷克斯·弗格森(Alex Ferguson)成為了曼聯的新主帥。在此之前,弗格森在蘇格蘭的執教成績很有說服力,他率領阿伯丁隊打破了凱爾特人和格拉斯哥流浪者輪流坐莊的局面。在執教阿伯丁的8年中,弗格森率隊3奪蘇格蘭聯賽冠軍(1980、84、85)、4次蘇格蘭杯(1982到84、1986)和1次蘇格蘭聯賽杯(1983),還奪取了歐洲優勝者杯冠軍(1983)(決賽擊敗了皇家馬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