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巎巎的人物生平
康里巎巎,回族人,元代著名少數民族書法家,與趙孟頫、鮮于樞、鄧文原齊名,故有“北巎南趙”之稱。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康里巎巎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康里巎巎的人物生平
康里巎巎,元成宗元貞元年-元順帝至正五年(1295——1345),享年51歲,中國元代書法家。字子山,號正齋、恕叟,又號蓬累叟。西域康里部色目(元代屬欽察汗國,今屬哈薩克斯坦)人。曾任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博通群書,擅楷、行、草等書體,師法虞世南、王羲之,善以懸腕作書,行筆迅急,筆法遒媚,轉折圓動,自《李白詩卷》(部分)成風格。有墨跡《顏魯公述張旭筆法記卷》、《謫龍說卷》、《漁父辭冊》、《柳宗元梓人傳》、《臨十七帖》、《李白詩卷》等傳世。
康里巎巎曾任禮部尚書、奎章閣大學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以書名世。幼年時在皇家圖書館受過充分的漢文化教育,后來做過文宗和順帝的老師。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子山書正書學虞世南、鐘繇,行草宗羲獻。草書猶得鐘王筆意,勁圓毫雄,極具個人特性。其學書極其用功,傳云可以“日寫三萬字”三倍于松雪道人之“日書萬字”,的確令人驚嘆!《元史·本傳》云:“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啻金玉。”書與趙孟俯、鮮于樞、鄧文原齊名,世稱“北巎南趙”。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謫龍說卷》、《李白古風詩卷》、《述筆法卷》等。
巎巎之仕履、生卒,《元史》卷一四三〈巎巎傳〉:“巎巎幼肄業(yè)國學,博通群書。長襲宿衛(wèi)”。“始授承直郎、集賢待制,遷兵部郎中,轉秘書監(jiān)丞”。“改同僉太常禮儀院事,拜監(jiān)察御史,升河東廉訪副使,未上,遷秘書太監(jiān),升侍儀使。尋擢中書右司郎中,遷集賢直學士,轉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拜禮部尚書,監(jiān)群玉內司”。“遷領會同館事,尚書,監(jiān)群玉內司如故。尋兼經筵官,復除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未行,留為奎章閣學士院承制學士,仍兼經筵官,升侍書學士,同知經筵事。復升奎章閣學士院大學士,知經筵事,除浙西亷訪使,復留為大學士,知經筵事。尋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知經筵事,提調宣文閣、崇文監(jiān)”。“既而,出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年,復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時中書平章闕員,近臣欲有所薦用,以言覘帝意。帝曰:平章已有其人,今行半途矣。近臣知帝意在巎巎,不復薦人。至京七日,感熱,疾卒,實至正五年五月辛卯也,年五十一”出任“秘書監(jiān)丞”、“秘書太監(jiān)”,分別在延佑七年七月、泰定二年八月。巎巎之授“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應在元統(tǒng)元年十一月。而“奎章閣侍書學士”之蒞、“翰林學士承旨”之初蒞,則分別在后至元元年十一月、至正二年七月之前。巎巎在官值得稱道的“政績”,見有反對撤消“奎章閣學士院”和建議恢復科舉、修三史以及行鄉(xiāng)飲酒于國學、褒贈唐、宋賢士等。此外,他還曾在“南坡之變”以后,以在任“監(jiān)察御史”,與丁哈八失、許有壬等一起上書論列鐵失等“逆黨”罪惡。在順帝索觀圖畫時,巎巎進行了“因事制宜”的“諷諫”。
康里巎巎書法
康里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勁健清新、純凈灑脫的神韻。從王字起家,又吸收醉素、張顛的狂放,孫過庭《書譜》的俊秀,形成個人風格:行筆迅捷,線條極為流暢,字形較長,風姿疏展挺拔。自謂一日可寫一萬字,未嘗以力倦而輟筆。流暢是一種特殊的美,流暢而不浮滑,更顯出康字的深厚功底。
康里巎巎博通群書,擅楷、行、草等書體,師法虞世南、王羲之,善以懸腕作書,行筆迅急,筆法遒媚,轉折圓動,自《李白詩卷》成風格。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字也寫得爽利干脆,用筆速度較快,往往在最后一筆用力一挑、或一頓,這樣難免顯得有些刻露-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他的正書師法虞世南,行草書由懷素上追鐘繇,王羲之,并吸取了米芾的奔放,在當時趨趙孟俯嫵媚書風的情況下,能創(chuàng)自己的藝術道路。明代解縉說:“子山書如雄劍倚天,長虹駕海。” 康里夔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杰出書法家特立于書壇,留下的墨跡不多,有行草書《唐元縝行宮詩》,轉折圓勁。其《漁夫辭冊》、《草書述筆法》確有唐晉風度。所寫的李白《古風第十九首》詩,字體秀逸奔放,深得章草和狂草的筆法。有墨跡《顏魯公述張旭筆法記卷》、《謫龍說卷》、《柳宗元梓人傳》、《臨十七帖》等傳世。
康里巎巎《雜詩》
《中國歷代法書墨跡珍品原色放大系列:康里巎巎(原色放大·全彩色高清珍藏本)》內容簡介:本系列書是《中國歷代法書墨跡珍品原色放大系列》,收錄各名家的彩色放大全本,并附釋文及評析文章,是目前國內第一本忠實于原帖的原色放大字帖。適合不同層次的書家,書法愛好者臨摹、學習。裝幀典雅,印刷精美,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中國歷代法書墨跡珍品原色放大系列:康里巎巎(原色放大·全彩色高清珍藏本)》為康里巎巎《雜詩》。
看了“康里巎巎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郭圖的人物生平介紹
2.周玘的人物生平
3.哈攀龍人物生平
4.孔子人物生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