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西征產生了什么影響
蒙古帝國在十三世紀對歐亞大陸進行了三次西征,將帝國版圖延伸到此前從未到達的地方。直至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鎮守敘利亞,自率部東歸,才結束了第三次西征。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蒙古西征產生了什么影響,歡迎大家閱讀。
蒙古西征最大的一次失敗
艾因賈魯之戰
正當旭烈兀和他的們策劃進軍耶路撒冷的時候,一個來自中國的信使帶來蒙哥大汗駕崩的消息。歷史於是在這里重演:就象窩闊臺汗的去世使歐洲免遭蒙古拔都大軍的蹂躪一樣,蒙哥汗的去世也使伊斯蘭世界擺脫了滅亡的命運。旭烈兀立刻率領大軍東歸,去支持他的哥哥忽必烈爭奪汗位,只留下怯的不花統領兩萬軍隊鎮守大馬士革。
埃及馬木留克蘇丹忽都思雖然得到旭烈兀東歸的消息,他并不知道大馬士革有多少蒙古留守部隊,因而不敢輕舉妄動。也是機緣巧合,巴勒斯坦的十字軍騎士們的一次軍事行動為他展示了怯的不花大軍的實力。西頓(Sidon)的儒連伯爵和貝魯特的圣殿騎士團將領約翰率軍襲擊蒙古巡邏隊,戰斗中怯的不花的侄兒被殺。怯的不花大怒,率軍反擊,徹底打垮約翰的圣殿騎士部隊,然后攻陷西頓,將其洗劫一空。蒙古人的懲戒行動其實得不償失,不但徹底同十字軍政權決裂,而且將自己的兵力暴露無余。
埃及蘇丹忽都思得知蒙古大馬士革守軍兵力不足,決心趁此機會同怯的不花決戰。雖然忽都思手下的馬木留克騎兵不足五萬,他以伊斯蘭圣戰的名義召集北非所有穆斯林部隊,最后組成一支十二萬人的大軍。這些應召而來的輕騎兵來自埃及腹地和利比亞沙漠的游牧民族,他們由於消息閉塞,對蒙古人的軍威一無所知,因而士氣反倒比馬木留克軍隊高昂。忽都思大軍借道十字軍控制的加沙地區,向敘利亞進發。怯的不花此時的可用之兵包括兩個萬人隊的蒙古騎兵,和一些敘利亞地方部隊。亞美尼亞國王海屯此時已經回國,但留下兩千鐵甲騎兵助陣。這樣艾因賈魯戰役中參戰的蒙古軍隊約為二萬五千人。
艾因賈魯附近有一個大約六公里寬的山谷,這是忽都思精心選擇的戰場。忽都思將大部分馬木留克騎兵部署在山谷深處,而北非輕騎兵藏在兩側的群山中,組成一個巨大的U形戰陣。然后忽都思派遣得力戰將拜巴爾(Baibar)領軍一萬到谷口列陣。
蒙古軍隊經過數十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已經患上了“勝利病” ,其癥狀就是驕橫狂妄,輕敵冒進。蒙古軍隊的野戰能力威名遠揚,旭烈兀西征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阿拉伯人被蒙古軍威所鎮攝,不約而同地選擇固守堅城,避免野戰,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蒙古軍隊大大低估了阿拉伯軍隊,特別是馬木留克騎兵的野戰能力。怯的不花雖然是旭烈兀麾下的頭號悍將,但在艾因賈魯戰役開局顯得盲目自信。他領軍倉促上陣,并率先發動進攻。
拜巴爾軍團的任務就是佯裝退卻,將蒙古軍隊引誘進忽都思設下的陷阱。這一萬馬木留克騎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內撤退,而蒙古軍隊緊追不放,沖進山谷。如果怯的不花細心的話,他應該能發現后撤的馬木留克騎兵秩序井然,根本不象是戰敗的模樣。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將士一樣,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毫不起疑地闖進忽都思的包圍圈。拜巴爾軍團迅速回歸本陣,這樣馬木留克陣營的全貌展現在怯的不花眼前。五萬馬木留克騎兵排成六公里長的陣線,中間厚兩邊薄,呈內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發揮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揮全局,拜巴爾統領右翼。部署在兩側群山里的七萬北非輕騎兵這時也沖了出來,形成對蒙古軍隊的三面包圍。
發現自己被包圍以后,蒙古軍隊出現了短暫的慌亂,仆從的敘利亞部隊更是逃離了戰場。怯的不花不愧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他迅速判斷戰場上的形勢,立刻命令蒙古軍隊的兩個萬人隊以亞美尼亞鐵甲騎兵為先鋒,向馬木留克陣營薄弱而突出的兩翼突擊。怯的不花親率一個萬人隊,向馬木留克陣營的左翼猛撲過來。沖鋒的蒙古軍隊遭到來自前方和側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齊射,損失慘重,蒙古士兵體現出高度的戰術紀律,不顧傷亡向前沖擊。馬木留克陣營兩翼的士兵看到蒙古騎兵舍生忘死,迎著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齊射沖了過來,有些蒙古兵身中數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膽戰心驚。眨眼間蒙古軍隊就沖到跟前,亞美尼亞鐵騎組成的前鋒以楔形突進馬木留克陣營兩翼,而蒙古輕騎兵跟在后面飛快地放箭,重騎兵則拔出馬刀左劈右砍。本來就缺乏信心的馬木留克騎兵逐漸喪失斗志。拜巴爾統領的右翼還能勉強支撐,而左翼面對怯的不花親率的蒙古騎兵,受到極大的壓力,已經開始潰散。兩翼士兵戰斗意志的動搖象傳染病一樣擴散到中央,整個馬木留克陣營都開始后退,局勢危在旦夕。
忽都思絕望地看著自己的大軍已經接近崩潰。根據阿拉伯的史料記載,忽都思臉漲得通紅,氣急敗壞地將頭盔摜到地下,大呼“為了伊斯蘭!”單人匹馬沖進蒙古軍陣中,揮舞著大馬士革彎刀大力砍殺,所向披靡,至少有十幾個蒙古兵喪生在他的刀下。忽都思孤注一擲的英雄主義行為喚起了馬木留克騎兵的勇氣,他們只猶豫了片刻,就狂呼著沖了上去,用彎刀同蒙古騎兵進行激烈搏斗。事實證明,馬木留克軍隊先前的敗退純粹是怯戰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們恢復了自信心,立刻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蒙古輕騎兵實在不擅長于近距離格斗,和馬木留克騎兵較量刀法時占不到任何便宜。
這一場混戰從清晨打到下午,馬木留克大軍的人數優勢漸漸發揮了作用,蒙古軍隊傷亡漸增,開始現出敗象。怯的不花的隨從勸他撤退,被他高傲地拒絕了。怯的不花親率自己的衛隊發動反沖鋒,結果不幸身中數箭而亡。失去主帥的蒙古軍隊軍心渙散,開始奪路而逃。馬木留克騎兵追出十二公里,在一個叫貝珊(Beisan)的地方將蒙古殘軍團團圍住。蒙古士兵全部下馬,用盾牌組成環行防線,以強弓精準地射擊敵人,給馬木留克軍隊造成相當大的傷亡。蒙古士兵弓箭用盡以后,被馬木留克騎兵沖破了盾牌防線,全部力戰而死。
怯的不花大軍覆滅的消息傳到大馬士革,留守的蒙古將士馬上逃之夭夭。沒過幾天忽都思就率領大軍勝利開進大馬士革。城里的穆斯林立刻反攻倒算,大肆撲殺_和猶太人,搞得大馬士革一片腥風血雨。可憐伊斯蘭世界的救星忽都思還沒能享受幾天勝利果實,就被他的得力干將拜巴爾暗殺,這樣拜巴爾成為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的新蘇丹。
蒙古西征產生了什么影響
蒙古西征的勝利,主要原因是在戰略上采取由近及遠、相繼占領的策略,以蒙古大漠為中心,向外一步步擴張。在戰術上注重學習漢人的軍事技術,用漢人工匠制造大炮,提高了戰術優勢,
西征時集中優勢兵力,如拔都西征就全是長子,窩闊臺認為“長子出征,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驃悍的蒙古騎兵適合遠距離作戰,戰斗力相當強大。而封建社會的歐亞各國則是分裂獨立,如俄國當時分裂為許多小公國,相互爭斗,不能一致對外,花剌子模雖是大國,但分兵守城,消極防御,不能集中兵力迎敵。因此,在蒙古軍隊進攻下相繼滅亡。
看了“蒙古西征產生了什么影響”還想看:
1.蒙古西征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2.蒙古西征的歷史簡介
3.蒙古西征滅了多少國家
4.蒙古西征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