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
大處著眼,身體力行,反腐倡廉成就大業;從小事入手,防微杜漸,廉潔自律修養小我。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有關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給大家作為參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篇1:
一提到鏡子,人們自然會想起14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句話一語道出了鏡子的真正價值。
在如今這個物欲繁盛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更需要有一面鏡子,既讓人看清自己、也讓人明白社會。把個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為的正斜、品格的高下;把社會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廢、世俗的清濁。
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在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他將它獻給齊國的大夫子罕。子罕卻不肯接受。獻玉人對子罕說:“我曾把這塊玉石拿給做玉器的工匠看過。工匠認為這是一塊非常難得的寶石,所以才敢拿來獻給您,可您為什么不接受呢?”子罕說:“我為人處事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如果我把玉石收下,那么我們兩個都失掉了寶。我不收,這樣我們各人就有各人的寶石啊!”
這是發生在2600多年前的事,盡管它跨越了漫漫的歷史長河,但它卻如同一面清亮的銅鏡,折射出古人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優秀品德。
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即便是在封建社會那混濁的官場中,依然有許多出淤泥而不染、嚴于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于成龍……他們恪守“不貪為寶”的人生信條,抵擋住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們的浩然正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古人說得好:“民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利行一己之便,貪一己之利,那么終將會落得身敗名裂,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場。
大家應該記得胡長清、成克杰腐敗的事跡吧!那些以追逐金錢、權力、美色為終極目標的貪官污吏們,將被歷史永遠地刻在恥辱柱上。他們喪失了作為共產黨員應有的信念與堅持,他們忘記了作為共產黨員應有的親民與奉獻,他們迷失了作為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與方向!他們,不配作為共產黨員的一員!
而在新世紀的今天,在我們的身邊也涌現出一批批令我們肅然起敬的優秀楷模!任長霞一心為公,谷文昌執政為民。是他們,在勤政廉政、親民愛民的歌曲中譜寫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是他們,在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書卷中書寫了一首首不朽的詩篇。是他們,在廉潔奉公、清正公正的康莊大道上樹立起了一座座永恒的豐碑!
有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
有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
而我們更要說,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廉潔更是一面鏡子,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朋友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征程中,讓我們時刻以廉潔從政為帆,以人民群眾的期盼為槳,以黨員干部的信念為舵,破浪前行。讓我們在“八榮八恥”思想光輝的照耀下,為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守住本分,守住清貧,守住靈魂,守住忠誠,讓我們挺起胸膛告訴自已:“廉潔之鏡伴我前進”!
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篇2: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仍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一下就有兩種思想。今天也借此演講的機會,向各位領導,同志們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我演講的題目是《加強廉潔自律修養,做好人、做好事》。
有人問,做好人、做好事有什么標準嗎。其實這個問題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和尺度。但今天我要說的是,做好人、做好事就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由此而繼承和發展的是,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以群眾滿意、答應、高興、贊成,作為做好人、做好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人受其利;不以一己為害,而使天下人釋其害。
做好人、做好事,就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做事,人前人后都一樣。古人云: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閨門之事;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纖維之事;這就是說做人、做事情要從小事入手,從點滴做起,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做人要象雷鋒、鄭培民,李素麗,李連成等模范人物那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做事就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做事為博百姓笑,不為烽火戲諸侯。
做好人、做好事就要一身正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治國就是治吏,治吏就是教育干部管好手中的權力。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執了政,掌了權,更要謹慎”。原蘇共領導人雷日科夫說:“權力應成為一種負擔,當他變成了負擔時就會穩如泰山,當他變成一種樂趣時,一切就完了”。前蘇聯帝國的崩潰,已經驗證了一切。其實共產黨員就有一種特權那就是最為革命而戰。像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
做好人、做好事就應該安于清貧,知足長樂。唐代名臣陳說《錢本草》一書中說:錢味甘,大熱,有毒,能利幫國,污賢達,胃清廉。從中可以領悟到寧可清貧,不可濁富。不憂一家之貧,所憂四海之饑。有句格言:魚貪餌,蛾撲火,未得而先喪其身。俗話說: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這應該成為我的座右銘,牢記于心。
做好人、做好事應做到:人格上自重,心靈上自省,思想上自警,精神上自勵。自重自愛者,就不會自取其辱;心靈自省者,“靜坐常思過己”,“吾日三省我身”。思想上自警者,就會提高警惕,告戒自己,以人為鏡,鑒往只來;精神上自勵者,就會開拓創新,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總之,要正直,守信。以“刻”字責己,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空”字解憂,明確人生苦短,赤條條來,輕飄飄去。以“悔”字改過,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只有這樣“天天新,月月新,年年新”思想上才不會生銹,才能牢記“兩個務必”的教導,永遠站在時代的前列,當好先鋒戰士。
做好人、做好事,應五官端正:嘴不饞,耳不軟,心不邪,手不伸,腿不懶。心系事業,愛崗敬業。有一首詩這樣說到:“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全借具足,又想美貌嬌容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無根基,買到田地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夢西”。人的欲望是永無止鏡的,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會完全實現。陳毅同志說:“豈不愛權位,權位高高如山岳,豈不愛擁戴,頌歌盈耳神仙樂,豈無人民豈能活?”。所以當好公仆,一身正氣,應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績觀、發展觀、利益觀,常懷律己之心,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作到不仁之事不為,不正之風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演講到此,也有感而發:
青春不長在,往事不可追,
攜手同前進,奮發更有為。
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建設更美好的家園---濮陽而努力奮斗。
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篇3:
走進漫長的歷史長廊,縱觀我國封建文明歷史中諸多王朝的興衰沉浮,其最后沒落的原因都與腐敗有著直接的關系;腐敗之害如同蟻穴潰堤,縱然再堅固的底基也會功虧一簣。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得到萬民崇敬、千古傳頌;又有多少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的貪官污吏遭受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大公無私是寶,廉潔清正是金。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清官拒賄、一心為民的故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任太史令時,朝中最得勢的將軍李廣利千方百計想拉攏他,便派家人給他送來珍貴的玉壁。司馬遷之女見這對晶瑩剔透的玉壁非常喜歡,司馬遷卻深情地開導女兒:“玉壁貴在無瑕,人也應如此。如果我收下這對玉壁,心靈上就會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說完,便把玉壁退了回去。
乾隆年間,張伯行出任江蘇巡撫伊始,便公布了一份《禁止饋送檄》:“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牽。”他正是這樣惠政礪己,廉潔自律,始終不違誓言,在歷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譽。
好一句“玉壁貴在無瑕,人也應如此。”!好一句“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朝清官于謙的這首《石灰吟》便將為官做人之道刻畫的淋漓盡致。
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我們中華民族難能可貴的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他們恪守“不貪為寶”的人生信條,抵擋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亮亮堂堂做官。他們的浩然正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而在新世紀的今天,在我們的身邊也涌現出一批批令我們肅然起敬的優秀楷模!谷文昌在任福建省東山縣縣委書記時,為了帶領東山人民脫貧致富,為了使貧困的東山縣改頭換面,艱苦奮斗十四年,從不顧及個人利益,一心為民,最后勞累成疾患上癌癥,光榮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忘不了東山的人民和建設,他向組織提出請求:在他故去之后,把他的骨灰埋在東山。他要永遠看著東山走向繁榮和進步。谷文昌同志把一個共產黨員的全部忠誠獻給了東山人民和東山事業,他無愧于黨和人民。
任長霞同志在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長期間,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人民群眾無限忠誠,對犯罪分子嫉惡如仇,執法為民,服務群眾,清正廉潔,懲惡揚善,樹立了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贊譽。她犧牲后,登封市十幾萬市民為她自發送行,十里長街感天動地。
......
他們的事跡震撼人心、可歌可泣。他們堅定鮮明的政治品格、為民謀利的執著追求,無私無畏的高尚情操,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永遠不朽的豐碑。
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個個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官紛紛落馬,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反腐倡廉的警鐘。
相信大家對被人們稱為“貪官總司令”的原貴州省省委書記劉方仁一定還記憶猶新。他的案子現已塵埃落定,但留給人們的思考卻沉重而久遠。從1995年3月至2002年2月,劉方仁在擔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和貴州省人大會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非法收受他人人民幣達六百多萬元。相對于貴州孱弱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數以萬計生活在大山里尚未解決溫飽的貴州農民而言,這是怎樣的一個天文數字啊!還有胡長清、成克杰、畢玉璽……這一個個貪官的名字,訴說著反貪工作的嚴峻形勢,反映了人們對廉潔從業的真情呼喚!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尚在完善過程中,經濟犯罪和腐敗現象處在易發多發期。一些犯罪分子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地拉攏腐蝕黨員干部。這一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要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就必須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堅持黨要管黨的原則和從嚴治黨的方針。
古人說得好:“民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利行一己之便,貪一己之利,那么終將會落得身敗名裂,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場。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廉潔更是一面鏡子,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留下的警世名言。歷史是一面鏡子,人的內心也是一面鏡子,美與丑都會盡現其中。不管是過去或者未來,公德的存廢、世俗的清濁都會被一一記錄下來,是歌頌,是唾罵,自有公道。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成份、經濟利益、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日趨多樣化,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更要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做出表率,筑牢做人之基、用好為民之權、夯實堵風之墻、端正執政之風、常懷自律之心。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相信在黨的十七大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浩然正氣必然長存,國家必然越來越繁榮富強,我們的明天也會更好!p副標題e
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篇4: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古有明訓:“廉生明,公生威”,那么,什么是“明”,什么又是“威”呢? “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是古人對“明”和“威”的解釋,簡單明了卻又極富深意,因為廉潔,所以做官的不敢懈慢,因為公正,老百姓不敢偷奸耍滑,有了廉和公,所以其身正,所以能做得到不令而行,上下同欲,上下同心,縱攬古今,不難發現,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現代化企業,任何一個社會群體,不論其大小,無一不是因為“廉”和“公”而健康發展,又無一不是因為“不廉不公”、“吏慢民欺”和“雖令不從”而走向衰落甚至是滅亡。
加強黨風廉正建設,讓“廉”和“公”成為企業增加凝聚力,確保政令暢通,從而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尚方寶劍”,這已經成了現在國有大中型企業領導者的共識,其實,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奧,試想一下,一個企業里如果腐化成風,大官小官一個個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徇私舞弊,且不論這些貪官會不會把整個企業貪個“干干凈凈”,只說這樣的“官”如何讓人服眾、讓人“令從”?如何能夠保證企業政令暢通?又如何能帶領群眾去拼搏創新,去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的騰飛?“上梁不正下梁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貪官足以毀掉整整一個企業”,這樣的警句名言絕非危言聳聽,與此相關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大到全國聞名的首都鋼鐵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營者菅志成,“中國煙草大王”云南紅塔山集團董事長、玉溪卷煙廠廠長褚時健,鞍鋼廢鋼處處長趙忠升,小到縣辦、鄉辦、村辦的企業廠長、經營者,他們一個個拜倒在孔方兄中、石榴裙下,他們中有窮廟中的富方丈,也有富廟中的大款爺,一己私欲讓他們迷失了方向,個人富了,企業窮了,人心更是散了,要知道,黨員干部就是群眾眼里的一桿標尺啊,只有依靠“廉潔”和“公正”,這桿標尺才擺得正、放得直,才能讓人放心和信服,才能真正引領所有的員工共同支撐起企業經濟騰飛的翅膀。
談起“廉生明,公生威”,素以清政廉明著稱的____曾不止一次地說過:“企業的黨員干部要想做到廉和公,一靠制度,二靠考核,三靠監督,三者缺一不可 ”,的話實在是企業治廉求公的金玉良言,制度要細、要全,要考慮到每一個有可能滋生腐敗的方方面面,要讓制度真正成為懸掛在每一個黨員干部頭上的寶劍,只要出軌,就定斬不饒,絕不姑息養奸,更不搞“下不為例”,考核要嚴、要及時,要像一把威力巨大的佛塵,時時清掃黨員干部心頭的私欲雜念,要讓黨員干部真正樹立“存大局,求奉獻”的思想,監督要準、要到位,要像一面明察秋毫、能辨忠奸的照妖鏡,要讓所有貪贓枉法的行為在照妖鏡下無所遁形,一柄寶劍,一把佛塵,一面照妖鏡,三樣利器在手才能清黨風,順民意,才能讓正氣弘揚,讓腐敗逃匿,也才能真正保證企業“上下同欲,利可斷金”。
我單位建廠以來,一直把健康發展,謀求最佳的經濟效益當作自己最大的追求,我們為此殫精竭慮,作出了艱苦而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讓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話水來”,一位廠領導回首輝煌,曾經感慨地說道:“是黨風廉正建設為我們的經濟發展保了駕,護了航”,一句感慨回應了古人的明訓,正是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將黨風廉正建設放在事關我們發展存亡的高度來重視,始終堅持把“廉”和“公”當作黨員干部的第一工作準繩和標準,始終堅持制度、考核、監督三管齊下,才讓我們二十幾年來“吏不敢慢,民不敢欺”,才讓我們的黨員干部能一直做到“身正令行”,因為“廉”和“公”,我們干群一心,同舟共濟,因為“廉”和“公”,各種確保實現我廠經濟效益的措施、辦法在全廠上下得以認真徹底的貫徹和落實,因為“廉”和“公”,我們度過了一個個難關,又創造了一個一個的奇跡。
寶劍壯我膽,佛塵掃我心,更有明鏡日夜照我行,“今日長纓在手,定當縛住蒼龍”,二十年的廉正建設已然結出累累碩果,展望明天,我們的未來必將更加鮮艷奪目。
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同志們:
你們好!
我是來自......。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廉潔之鏡照我心靈。
鏡,是映照形象的器具,明察事理的借鑒。“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留下的警世名言。歷史是一面鏡子,人的內心也是一面鏡子,美與丑都會盡現其中。
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更需要有一面鏡子,既讓人看清自己、也讓人明白社會。把個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為的正斜、品格的高下;把社會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廢、世俗的清濁。
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在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他將它獻給齊國的大夫子罕。子罕卻不肯接受。獻玉人對子罕說:“我曾把這塊玉石拿給做玉器的工匠看過。工匠認為這是一塊非常難得的寶石,所以才敢拿來獻給您,可您為什么不接受呢?”子罕說:“我為人處事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如果我把玉石收下,那么我們兩個都失掉了寶。我不收,這樣我們各人就有各人的寶石啊!”
這是發生在2600多年前的事,盡管它跨越了漫漫的歷史長河,但它卻如同一面清亮的銅鏡,折射出古人淡泊名利、廉潔奉公的優秀品德。
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中熠熠生輝。即便是在封建社會那混濁的官場中,依然有許多出淤泥而不染、嚴于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于成龍……他們恪守“不貪為寶”的人生信條,抵擋住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們的浩然正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我國古代諺語說得好:“魚為誘餌吞鉤,鳥為秕谷落網。”“不貪財,禍不來。”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利行一己之便,貪一己之利,那么終將會落得身敗名裂,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場。
曾經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讓我刻骨銘心。我讀初一的時候,認識與我爸爸要好的一位叔叔,當時是單位的中層干部、業務骨干,前途似錦。家有兒女、妻室,一家四口幸福美滿,其樂融融。他仗義疏財,花錢大方,當時讓我非常羨慕。1997年因貪污事發,被判無期徒刑,家庭弄得妻離子散,兒女受累被人歧視,他們的處境讓我幾次心酸掉淚。
前人之鑒,讓我領悟到人不能貪婪,貪婪則是一劑慢性毒藥,它會毀掉你的事業、家庭和前程,最終將你送到人生的死角——監獄!
回憶我的閱歷中,我們敬愛的周恩來對自己制定的“十條家規”,以純潔的無產階級意識,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優良的共產黨人作風,高尚的無產階級品格,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家人言傳身教。周率先垂范、廉潔自律的典范使我肅然起敬。他在廉潔奉公、清正公正的康莊大道上樹立起了一座永恒的豐碑!
有人說,廉潔是一棵松,在萬木凋零的冬日,為人們送上一絲綠意;有人說,廉潔是一盞燈,在黑暗冰冷的夜晚,為人們添上一份光明。而我們更要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廉潔更是一面鏡子,它時刻提醒著我們要抵得住誘惑,撐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著早春的生機,展現著盛夏的熱烈,暗藏著金秋的碩實,昭示著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著奮斗的艱辛。當一個人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事業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事業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而正是這個階段,就更需要我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更需要我們擁有廉潔的人格與情操!
廉正自律,非分之利莫伸手,警鐘長鳴,前車之鑒當三思。年輕的我們雖然沒有淵博的歷史知識,但也足以看到,古往今來,貪腐者從不缺錢,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缺的是坦坦蕩蕩,浩然正氣;缺的是廉、是恥。如果擋不住今天的誘惑,那么我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而廉潔之鏡則是青春的旅程中長響的警鐘,時刻警醒著我們,為我們導航。它是思想、是品德、是能力,是青年人、尤其是青年黨員必須具備的素質,是工作的指路明燈,它會幫助你的事業成功,家庭幸福。而以“己”字為園心,以“貪”字為半徑,畫出的是結黨營私;以“眾”字為坐標,以“廉”字為標尺,繪出的則是廉潔奉公。
青春是短暫的,有許多事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美好的青春應該在崗位上閃光,而不是讓它在監獄里荒蕪。作為青年黨員,我們更要加強學習、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堅決抵制不良風氣的腐蝕,政治上要做一個明白的人,工作上要做一個勤政的人,社會上要做一個清廉的人,處事上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情操和氣節,真正做到不正之風不染,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做,經得起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執政的考驗。
朋友們,讓廉潔之鏡照耀著我們的心靈,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征程中,時刻以廉潔從政為帆,以人民群眾的期盼為槳,以黨員干部的信念為舵,破浪前行,永葆青春!
謝謝大家!
看過"黨員反腐倡廉演講稿"的人還關注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