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讀書節的演講稿
優秀的演講稿是演講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古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能很好地為演講增色增彩。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讀書節的演講稿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強讀書節的演講稿【篇1】
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了,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引導人們自覺讀書,并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提高個人修養和健全人格的事,而應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養的大事。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之約”。
我是個極普通的女孩子,沒有出眾的相貌,沒有的時裝,更沒有高檔的化妝品。在這美女云集的華商學院里,我雖然素面朝天,但依然堅信中國的那句老話,叫“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要用書香來美容。
在喧囂的夜晚過后,伴著夜里柔和的燈光,寧靜地沉浸在字里行間,讓心靈隨書旅行;在愉悅的周末,從圖書館書架上抽出一本合意的書,隨意地坐在靠窗的位置,透過玻璃窗,享受著陽光,享受著淡淡的書香。
還記得開學初,剛踏入大學的我是如此的迷茫,如此的不知所措。于是我讀了覃彪喜的《讀大學,究竟讀什么》。是它讓我明白讀大學不是讀先進的教學設備,不是讀高檔的體育館,更不是讀豪華的公寓,而是學習系統的分析能力,從此我不再抱怨為什么要我們學微積分這以后都可能用不上的學科,也不再抱怨為什么要我們學習政治經濟學這么抽象的資本主義原理,因為是它們提升了我們的思維,從而體現了一個合格大學生的本質特征。
想要用書香美容的我還讀過了歷富有魅力的皇帝的傳記。唐太宗李世民,一個締造“貞觀之治”這盛世景象的王者,他居安思危,任用賢良,虛懷納諫。宋太祖趙匡胤,在群雄并起的混亂中,他以豪俠之氣,把眾多英雄團結在自己身邊,用人格魅力感染著周圍的群臣。在閱讀中,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跟這些能使社會安定繁榮的君皇比起來,他們是那么具有力挽狂瀾的豪邁氣概,海納百川的胸襟,虛懷若谷的智者風度。而想要自立自強,立足于社會的我們不是更應向他們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嗎?
在大學這個自由而寬廣的小社會里,純真友好而又透露著一些物質利益。我靜下浮躁的心閱讀了于丹的《莊子》心得,于是,我知道了無論是與朋友相處還是在學生會的工作競爭中,都需要道家那淡泊名利的灑脫,保持內心樸素的自然,才不會在物質世界中迷失自我,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指出市場經濟應該是一個講道德的經濟,沒有誠信、同情心這些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濟就會引發災難。由此也讓我聯想到毒奶粉、地溝油等事件,這些只為經濟利益而置社會責任于不顧的企業早晚都會遭報應的。
安頓好我那悲憤的心情后,我又讀了一個職業經理人的成長故事,那就是《杜拉拉升職記》,主角杜拉拉從一個初涉職場的小女孩到一個能指導別人的職業經理人的成長歷程,又讓我聯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能否靠自己的打拼就能達到最終目標呢?這是一個問題!
慢慢地,我發現有些書必須把心沉靜下來才能閱讀,有些書要恭恭敬敬地閱讀,不敢對其中的內容妄加評論;有些書僅僅是為我們提供了信息;然而還有些書是可以最真實的意義上運用心靈的力量逐字逐句地重溫他們
漸漸地,書讀多了心靈也仿佛被清洗過一般。夜深人靜以后,在喧囂的城市里,嗅著這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文字,靈魂閃耀著思維的火花,忘卻煩惱,忘卻憂愁,在曼妙的文字中找回自我。
讓我們與閱讀同行,與書香為伴,進步著,思考著,快樂著!
自強讀書節的演講稿【篇2】
無論我們“讀書讀人”其實都在“讀己”,而我們又何嘗讀得懂自己,這不僅是無字的書,還是本善變的書,因為人性本復雜,真正讀懂自己的也就沒有了糾結和困惑,那便是或佛或仙或上帝吧!因為我們一生可能都在對錯之間,善惡之間,正邪之間……抉擇和糾結。
周末寫完作業靜坐在電腦旁,就寫下了這六個字。其實這幾個字一直也是自己想分開來說說的三個話題,可是幾天前在網上隨便“溜達”的時候看到了“讀書不如讀人,讀人不如讀自己”忘記是何人所說了,但當時就是覺得有不同的看法,但一直也沒有靜下心來仔細玩味。
現在想來,覺得讀書、讀人、讀己這三者不應該是遞進的關系,而是三種相輔相成的不可或缺的就像柴米油鹽一樣普通又現實的必備,只不過人與人所追求和涉入的深淺不一,形式不同而已。其實我們讀書,才能更深更好的讀人讀己。
而關于“讀人”其實一直是我感興趣卻又不敢妄加涉及的話題,因為人人都是一本無字的書,因為無字所以玄妙又多變,有時候盡管你飽讀詩書,才高八斗,可是你很可能對"一本無字書"手足無措,不知所云。
我一直覺得讀人最高的境界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時候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可能就是一舉手一投足,或是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夠了,彼此已了然于心。就像于伯牙與鐘子期,一個琴師一個樵夫,他們完全沒有交集,可是子期卻從伯牙的琴音里讀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描繪,所以伯牙稱“子之心與吾同”。
此種相知要有緣分,所以“高山流水”才萬古流芳。
說到這里難免涉及“讀人”的一個“分支”就是“愛情”。大學讀的書里有兩部關于“愛情”描述是我當時不甚理解的,一部是《風流才女石評梅傳》,還有一部是有澳大利亞的《飄》之譽的長篇小說《荊棘鳥》。
前者是當時我不能理解,為何如評梅與君宇般相愛的人卻恪守著在我看來是無所謂的尊嚴而繼續著他們柏拉圖式的愛情而最終以“凄美”結局。后者是在愛情與野心相悖時,主人公拉爾夫竟然背棄了與之刻骨銘心的麥吉,但這已經離棄卻又無法割舍的愛情糾結了他們的一生,也戲劇了他們的一生,最終還是悲慘結局。
而今我卻了然了其中的微妙來。這世界上不是誰都可以讀懂誰,也不是誰都可以被讀懂,讀的懂是偶然,讀不懂是必然!因此發生在偶然身上的一切都是必然。
無論我們“讀書讀人”其實都在“讀己”,而我們又何嘗讀得懂自己,這不僅是無字的書,還是本善變的書,因為人性本復雜,真正讀懂自己的也就沒有了糾結和困惑,那便是或佛或仙或上帝吧!因為我們一生可能都在對錯之間,善惡之間,正邪之間……抉擇和糾結。
雖意猶未盡,總覺詞不達意,但到這里本該結束,可想起了費翔的那首“讀你”,雖然原詞是愛情主題,但也不妨將它寬泛化:“讀你的感覺像春天,浪漫的季節,醉人的詩篇,讀你千遍也不厭倦。”但愿時刻擁有如此陽光的情懷“讀書—讀人—讀己”!
自強讀書節的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的世界讀書日, 也是全世界讀書人共同的節日!明天我們即將迎來第21個讀書日。為了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今天、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福州市委文明辦、福建師大聯手在這里舉辦紀念活動,這令我倍感高興。首先,我謹代表校黨政對本次紀念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光臨現場的讀書人致以節日的問候。
記得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讀書學習是青年學生成長立業的必由之路。福建師范大學走過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一百多年來,師大的濃濃讀書聲、陣陣研究風激勵引導著成千上萬個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砥礪出了知明行篤、立誠致廣的校訓精神,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生刻苦學習的熱情。
為了呼應世界讀書日,提高青年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青年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創建和諧文明的青春校園,20__年我校圖書館牽頭,聯合校團委,校工會,啟動了首屆讀書節,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每年4-5月,我校圖書館及團委、工會堅持把辦好讀書節作為一次重要的文化公益活動常抓不懈,我校讀書節主要圍繞兩大板塊開展相關的活動:一是閱讀引導板塊,內容包括師大名師薦書,百部好書推薦、舉辦專家講座、讀書征文大賽、圖書漂流活動等;二是讀者教育板塊,內容包括讀者滿意度調查、污損圖書展、攝影展、圖書館使用技巧講座、各類數據庫檢索專題講座、免費發放書簽等。今年,我校第四屆讀書節活動的主題是大師__大學),現各項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攝影大賽書香滿校園
2、征文比賽大學大師
3、學者推薦倡導非功利性閱讀,塑造個人閱讀價值觀
4、電影展播光影書香,你我分享
5、你選書我買單傳遞閱讀快樂,共建文化校園
6、讀書節系列講座閱讀改變視界,閱讀改變人生
我們真誠歡迎各位領導、佳賓對師大的讀書節活動給予更多的指導和關心,我也特別期待各位老師同學積極參與本屆讀書節各項活動。
悠悠書香,點點墨趣,與書為友,天長地久。相信通過讀書節活動,我們能獲得更多的人生哲理,收獲更多的學識,讓閱讀成為習慣,讓讀書真正成為精神上的需要,成為成長旅途中的一大樂趣。
最后,祝本屆讀書節辦得紅紅火火,也預祝今天的紀念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
自強讀書節的演講稿【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此項活動,讀書日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大事。每年的4月23日,各國的讀書節成了轟轟烈烈搞讀書宣傳活動的歡樂節日。
讀書日那天,我也看到有多家媒體進行了相關報道。同時,我也看到一組讓我有些吃驚的數據,在中國有80%的人不知道有讀書日,這讓我很是感慨。
“讀書應該是最美的姿態。”黃蓓佳阿姨來到校開講座時所說的一句經典名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無限廣闊的天地,我們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了解歷史,認識生活,感悟自然。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凈化我們的心靈,并促進我們的成長、成熟。
美國著名學者塔奇曼的一段關于讀書的論述十分形象而精辟,他說:“書是文明的傳遞者,沒有書,歷史就會沉默,文學就成了啞巴,科學就成為跛子,思想和探索就會停頓。”是啊,書籍記載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早就通過書籍,由一代一代的讀書人傳到今天。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崇尚讀書。大家知道,無錫東林書院有一副出名的對聯,上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皖南宏村承志堂也有一副對聯,下聯是“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希望全社會都能增強讀書的意識,讓讀書成為每個人發自內心的需要。
自強讀書節的演講稿【篇5】
老師們、同學們:
請問:昨天,也就是4月23日是什么日子?讀書的人都要知道,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你知道嗎?讀書使人優美。優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個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絕大多數人的心愿。誰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靈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為了這份美好,人們使出了萬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見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妝。為了撫平臉上的皺紋,竟然發明了用肉毒桿菌的毒素在眉眼間注射,讓面部微小神經麻痹,換來皮膚的暫時平滑……
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美容之法,卻被人們忽視,那就是讀書啊!讀書的時候,人是專注的。因為你在聆聽一些高貴的靈魂自言自語,不由自主地謙遜和聚精會神。即使是讀閑書,看到妙處,也會忍不住拍案叫絕……長久的讀書可以使人養成恭敬的習慣,知道這個世界上可以為師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會沿襲洗耳傾聽的姿態。而傾聽,是讓人神采倍添的絕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視,而每一個生命也都不應被忽視。你重視了他人,魅力就降臨在你雙眸。
讀書的時候,常常會會心一笑。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裝點,微笑可以傳達比所有語言更豐富的善意與溫暖。有人覺得微笑很困難,以為是一個如何掌控面容的技術性問題,其實不然。不會笑的人,我總疑心是因為讀書的不夠廣博和投入。書是一座快樂的富礦,儲存了大量濃縮的快樂因子,當你靜靜閱讀的時候,那些快樂因子如同香氛蒸騰,迷住了你的雙眼,你眉飛色舞,中了蠱gǔ似的笑起來,獨享其樂。也許有人說,我讀書的時候,時有哭泣呢!哭,其實也是一種廣義的微笑,因為靈魂在這一個瞬間舒展,盡情宣泄。
你想美好嗎?你就讀書吧。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堅持下去,持之以恒,你一定更美!
四月份,我們重點培養全校同學養成 "舉止文明"的良好習慣。在剛剛過去的幾周中,學校大隊部陸續提出三點具體要求,分別是:1、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禮貌待人,語言文明。3、文明就餐。絕大部分同學見賢思齊,嚴格要求自己,實踐于行動中,不斷追求文明的腳步。然而,在這充滿生機的校園里也不難發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比如:在校園里,有些同學遇到老師時不敬禮、不問好,就當沒看見。還有些同學進老師辦公室不喊報告……這些問題,說明我們的文明禮儀規范還不夠到位。另外,上周提出"文明就餐"的要求部分班級的同學做得不夠好。有些同學就餐時竊竊私語,甚至大聲喧嘩,就餐完畢,桌面、地上一片狼藉,給打掃同學帶來不必要麻煩。這些都是因為我們一部分人還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孟子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希望本周所有同學繼續對照前三點要求,從自己做起,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讓我們的校園處處開滿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