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如何影響天氣與氣候_全國海洋宣傳日
人類碳排放給地球帶來的額外熱量中有90%以上儲存在海洋中—其中只有約2.3%使大氣層暖化;你是否在尋找“海洋如何影響天氣與氣候”?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分享。
海洋如何影響天氣與氣候
海洋通過儲存太陽輻射、在全球分布熱量和水分以及推動天氣系統來影響天氣和氣候。海洋影響地球天氣和氣候的一種方式是在保持地球溫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來自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被海洋吸收,特別是在赤道附近的熱帶水域,那里的海洋就像一塊巨大的保溫太陽能電池板。陸地也會吸收一些陽光,而大氣層有助于保持熱量,否則在日落后很快就會輻射到太空中。
海洋不僅僅儲存太陽輻射,它還有助于將熱量分布到全球各地。當水分子被加熱時,它們在蒸發的過程中與空氣自由交換。海水不斷蒸發,增加周圍空氣的溫度和濕度,形成雨水和風暴,然后被風帶走。事實上,幾乎所有落在陸地上的雨水都是從海洋開始的。熱帶地區尤其多雨,因為該地區的吸熱量最高,因此海洋蒸發量也最高。
海洋洋流的作用很像一條輸送帶,將溫暖的水和降水從赤道輸送到兩極,將冷水從兩極輸送回熱帶。因此,洋流調節全球氣候,有助于抵消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的不均勻分布。如果海洋中沒有洋流,赤道地區的溫度將變得更為極端超高溫,而兩極地區的溫度將更為寒冷,地球上可居住的陸地將少得多。
2023世界海洋日中國主題是什么
2023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主題是“海洋星球 潮流之變”,我國主題是“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世界海洋日的由來
2008年12月5日,聯合國大會第六十三屆會議通過第111號決議,決定從2009年起,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早在1992年,加拿大在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就提出了清潔大梅沙的建議。每年的這一天,一些國家都會舉行與保護海洋環境相關的非官方紀念活動。但直到2009年,聯合國才正式將它定為正式紀念日。
2009年是聯合國首次正式指定的“世界海洋日”。聯合國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借此機會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欣賞海洋本身的豐富價值,審視全球污染和過度消耗魚類資源對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的不利影響。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被確定為“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
世界上很多海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海洋日。例如,歐盟的海洋日是5月20日,而日本將7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指定為“海洋日”。
世界海洋日是幾月幾日2023年
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即2023年6月8日。
海洋的生態系統
海洋是地球上生態系統最復雜、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它不僅具有一般陸地生態系統所具有的功能,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比陸地生態系統具有更重要的功能。海洋中不僅有魚類、貝類等經濟生物,還有豐富的植物和大量的動物,還有大量的微生物。海洋中生物資源的數量,比陸地上大得多。海洋中許多生物是海洋經濟生物,如魚、蝦、蟹、貝和藻類等。海洋中還有許多動物,如鯨、海豹等。還有大量微生物,它們是維持海洋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總體上看,目前人類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了解還非常有限。雖然過去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還遠不能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狀況作出準確評估。人類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及其造成的后果還將隨著時間進一步發展而變得更加復雜。
保護海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不僅關系到我們生存于其中的地球家園,而且也關系到人類自身。
因此,在每年6月6日世界海洋日這天開展世界海洋日宣傳活動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