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半球多地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近期高溫天氣頻繁,有的地區達到40℃,37℃的地方很多,北半球多地出現極端高溫天氣!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23北半球多地出現極端高溫天氣(詳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北半球多地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的數據,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氣溫已經創下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新高。受高溫天氣影響,北半球多地干旱嚴重、山林火災肆虐、電力供應承壓、農業生產和經濟活動受影響,人們的健康也受到威脅。
近日印度多地氣溫頻超40攝氏度,過去兩天,北方邦至少34人因高溫死亡。而實際上,早在4月,印度民眾就已經感受到這份酷熱難耐,4月中旬,在孟買的一場露天集會上,11人在暴曬后中暑死亡。此后,印度超過十個邦決定臨時關閉學校。
6月16日當天,巴基斯坦西南部最高氣溫達到了50攝氏度,因天氣太熱,醫院里到處是因中暑被送醫的病人。
高溫讓孟加拉國用電量猛增,燃料短缺情況下,該國電力供應嚴重不足,不但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很多工廠也不得不停工減產,其支柱產業之一服裝制造業因此遭受巨大損失。
當地居民:熱得太難受了我們就躺在地上,能稍微涼快一下。過去10年我從未遇到過這么熱的天氣。
當地居民:今年太熱了。有時會導致腹瀉和消化問題,而且我們的身體會出現脫水的情況。
南歐:干旱持續 糧食減產 湖泊干涸
在歐洲,有著歐洲“菜籃子”之稱的西班牙,不僅出現異常高溫,今年以來的降水量還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導致當地出現嚴重干旱,西班牙農產品出現了不同幅度減產,價格上漲。此外,安達盧西亞大區一處自然保護區湖泊也因持續干旱完全干涸。
當地農民:此時此刻,我敢說今年我會承受100%的損失。土壤現在完全處于干旱的狀態,往年同一時期莊稼都已經長到膝蓋這么高了。所以即使之后下點雨,也來不及了。
北美:墨西哥持續高溫 加拿大山火肆虐
在北美,墨西哥也開啟了炙烤模式,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今年以來的高溫天氣共導致墨西哥至少6人死亡。6月16日,墨西哥北部地區最高溫達到45攝氏度,而這樣的氣溫,天氣預報稱還將持續十幾天。
當地居民:高溫非常強烈,與其他年份相比感覺要強烈得多。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高溫干旱導致自然植被干燥程度加劇。最近一段時間來,加拿大山火不斷肆虐蔓延,濃煙飄到美國多地,專家指出,其罪魁禍首就是“天氣”,相較于往年同期,今年春季以來,加拿大天氣尤為溫暖干燥。
高溫天氣可能產生的原因
1. 全球變暖提供氣候背景,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導致極端高溫事件越來越頻繁。
2. 大氣環流異常,如副熱帶高壓強度明顯強于歷史同期,控制區域受下沉氣流的影響,天氣晴朗少云、太陽輻射強、大氣濕度大,天氣潮濕悶熱。
3. 城市熱島效應,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熱島效應更加明顯,對高溫天氣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 正好處于間冰期,這個時期氣溫較溫暖,雪線上升,冰川消融退縮,氣候帶會向高緯度移動,因此夏天也就越來越熱。
請注意,這些原因并不是互相獨立的,它們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導致了高溫天氣的出現。除了以上原因,以下是一些其他可能影響天氣出現高溫的因素:
5. 土地利用變化:例如,城市化和森林砍伐會導致地表覆蓋物減少,從而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并增加地表溫度。
6. 溫室氣體排放:人類活動,如燃燒化石燃料和工業過程,會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些氣體會在大氣中阻擋熱量逃逸,導致全球氣溫上升。
7. 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極端高溫事件變得更加頻繁和劇烈。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大氣環流異常、極端高溫和干旱等極端天氣事件,從而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8. 空氣污染:空氣中的污染物可以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阻止熱量逃逸,從而導致氣溫上升。
極端高溫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
其一,高溫災害易引發交通、水電及其他事故,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甚至造成損失。夏季高溫會造成城市水電供應緊張。高溫期間大量的使用空調、冰箱等制冷電器使得耗電量劇增,超負荷用電又經常引發停電事故,對重大社會活動和市民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夏季高溫使人們飲用和盥洗等生活用水大增,加上農田和城市環衛用水增加,給城市供水造成巨大的壓力。
其二,持續高溫天氣會引發干旱。持續的高溫晴朗天氣導致蒸發旺盛,加之降水較少,使得農作物水分嚴重失衡,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和煙葉等其他經濟作物的產量影響很大,使農民全年收成受損。以2013年夏季高溫伏旱為例,干旱造成一季稻空秕粒增多,對夏玉米等旱作物產量形成不利,并導致森林火險等級升高,江河湖泊水位下降、蓄水量明顯減少。截至2013年8月14日,安徽全省因旱受災人口1120.6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20.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9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2.1億元。
其三,持續高溫天氣會對生態造成危害。持續的高溫天氣將引發河流斷流、水質下降、植物枯死、野生動物飲水困難,在高溫缺水的情況下,城市河湖水體不能及時更新,藍藻、綠藻等高溫藻類容易爆發(如太湖藍藻事件),導致水質下降和水體嚴重污染,嚴重危害濕地生態系統安全。
其四,高溫熱浪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遠高于其他極端天氣事件。世界上低緯度國家的許多大城市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因高溫中暑、誘發疾病甚至引發死亡,2003年歐洲空前的高溫熱浪造成大約 3-3.5 萬人的死亡。
最后,持續高溫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夏季高溫易造成老化線路短路,持續高溫造成的干旱易引燃枯枝落葉及易燃物品,進而引發城市和森林火災。此外,為緩解嚴重高溫帶來的用電緊張,可能會采取學校停課和工礦企業停產等措施。
氣象專家提醒,極端高溫天氣會對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并造成危害,各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防范,在災害到來時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何應對極端高溫天氣
補水
夏季氣溫升高,人們流汗增多,新陳代謝變快,要注意補水。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最好減少每次的飲水量,增加飲水次數。喝水時不要一次性喝大量的水,也不要感覺口渴感才喝水,按照一定頻次定量飲水最佳。
忌“貪涼”
夏季悶熱,人體內熱旺盛,容易上火、煩躁不安,不少人喜歡睡覺時整晚開著空調或者電風扇,雖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操作更加舒適,人體受到風寒濕邪侵襲,會引發肌膚缺水、頭疼、頭暈、眼睛干澀、全身酸痛等問題,建議睡眠時不要讓空調或者電扇直吹身體。
由于氣候炎熱,也有不少人會熱衷于食用生冷食物和冷飲帶來短暫的清涼,但這樣很容易引發胃痛、腹痛、腹瀉等疾病,尤其是脾胃虛弱、消化系統功能欠佳的人群,不可一味貪涼。
養心
夏季白晝長、夜晚短,晚上睡覺時間最好不超過11點。早上起床時間也要比在春天時稍早一點,5—6點起床為宜。
立夏之后,應增加午休,但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午休后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靜臥10分鐘。
炎熱的夏天怎樣避暑
夏季天氣炎熱, 尤其是午后到達氣溫頂峰。大家出門前首先關注天氣預報,注意氣溫變化,做好對應的防暑工作。盡量避開午后最熱的時間在室外活動,避免長時間身處高溫環境中暑。同時建議常備日常解暑類藥物,當中暑后能夠第一時間治療緩解。
忌“大汗”。
夏季,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汗出,“汗”為心之液,立夏時節要注意運動不要過于劇烈,避免過度運動后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運動后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靜心。
中醫認為,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于心,故為君主”。“心主神,為神明之用”。夏季心陽最為旺盛,人們容易心火過旺、煩躁不安、好發脾氣,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
高溫持續不斷,老杜提示您應順應天氣的變化,避免中暑;重視精神調養,靜心止怒,養護心神;注意飲食衛生,做好食品衛生防護,將腸胃疾病止于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