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
時間:
樂妍
熱點資訊
近日,越來越多的人會去水域,但是總會發生事故,在此,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識,避免發生事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希望你喜歡。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必須在家長(監護人)的帶領下去游泳
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參加劇烈運動后,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
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不去水況不不明的江河湖泊
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不宜游泳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
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窩拖帶上岸。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
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貿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身體不適時,應離開水域
水中活動時,已感有寒意時,或將有抽筋現象時,應登岸休息。
防溺水安全知識有哪些:溺水自救很關鍵
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