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杜蘇芮帶來狂風暴雨
臺風“杜蘇芮”帶來狂風暴雨,大家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臺風“杜蘇芮”帶來狂風暴雨沿海注意準備,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臺風“杜蘇芮”帶來狂風暴雨沿海注意準備
廣東省氣象局預計,“杜蘇芮”將是近10年來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東部的最強臺風,需高度關注并做好各項防御工作。經記者梳理,目前,廣東各地各部門全面做好正面登陸和迎擊超強臺風準備,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廣東省氣象局派出工作組赴粵東沿海地區
7月26日8時許,廣東省氣象局派出工作組赴廣東東部沿海地區,旨在加強省、市聯動,部門聯動,全力做好預報、預警和決策服務;深入防臺一線,指導重點行業防臺抗臺,助力農業、漁業搶收避險;直擊臺風“杜蘇芮”登陸,將風雨實況和臺風防御指引及時傳遞給社會公眾。
臺風杜蘇芮的惡劣影響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6日,臺風“杜蘇芮”相繼在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富加島和達盧皮里島登陸,已導致該國2人受傷,超18萬人受災。
2023年7月26日,菲國家減災委發布通報,臺風“杜蘇芮”已致多個城市的57所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毀,超1.1萬人被轉移至臨時避難所。通報還說,臺風使得該國208座城鎮宣布停工,314座城鎮停課。
同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政府已準備了超1.73億比索的備用資金,用于救災工作。還指示菲律賓武裝部隊、菲國家消防局以及菲海岸警衛隊,隨時調派人員參與災后搜救工作。表示政府會繼續密切監測受災狀況,以提供及時援助。
臺風杜蘇芮名字的由來
為避免臺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范臺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后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由韓國提供的臺風名稱“彩蝶”(Nabi)因其發音近似阿拉伯語的“先知”一詞而遭到撤換,并由新名稱“杜蘇芮”替代,仍由韓國提供,意為一種猛禽,鷹,本次為“杜蘇芮”一名第三次使用。
總的來說,臺風是一種具有強烈風力和大量降水的熱帶氣旋,對人類的生活和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通過科學的監測和預警系統,以及人們的防災減災措施,可以減少臺風帶來的破壞和損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臺風杜蘇芮會經過哪些地方
臺風杜蘇芮會經過菲律賓、臺灣、福建,除此外,對我國浙江,廣東,上海都有影響。臺風“杜蘇芮”于2023年7月21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7月23日上午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強熱帶風暴,7月23日下午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臺風;于7月24日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強臺風,當晚升格為超強臺風;于7月25日被中央氣象臺升至17級以上(62米/秒);于7月26日凌晨登陸菲律賓富加島。
臺風杜蘇芮擾動級別
(由于熱帶擾動是熱帶風暴的前身,為了對其研究和追蹤,有一套獨特的分級方式):Low表示差;Medium表示一般;High表示好。以反映熱帶擾動的結構好壞程度,以及發展成熱帶氣旋的前景。一旦可能將加強成熱帶低壓。此時聯合臺風警報中心(JTWC)亦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告(TCFA),這時的擾動可能是Medium或High級別。但是,并非所有系統在獲升格為熱帶低壓前都會發出TCFA,尤在當前東亞命名機構為日本氣象廳(JMA)的情況下,若JMA相當迅速地命名,JTWC可能在非慣常發報時間發布TCFA,也也可能直接升為熱帶低壓(這樣的情況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