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侶對方互相送什么禮物
七夕節是一個浪漫而溫馨的節日,在七夕節到來的時候,有對象的男生就會選擇一些禮物送給自己的對象,那么七夕雙方互相送什么禮物比較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七夕情侶對方互相送什么禮物推薦,歡迎參閱。
七夕情侶對方互相送什么禮物
男孩送女孩什么禮物
1、口紅
口紅這種東西絕對可以說是禮品中的極品了。送這個大概沒有女生會拒絕,對女人來說,口紅永遠不嫌多,每天涂唇膏就感覺像是臨幸后宮。所以,無論節不節日,送口紅絕對不會錯。
2、香水
香水是女人的毒藥,男人的_。有人說,香水是女人的第二套衣服,可以讓她更自信,女人味猛增不說,還能每天都香噴噴的。
3、首飾
七夕送飾品應該說是最明智的選擇,各年齡段的女性統統適用。七夕送飾品應該說是最明智的選擇,各年齡段的女性統統適用。
女孩送男孩什么禮物
1、游戲手辦
男生喜歡游戲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而對于游戲中的人物,往往也有著某種扯不斷的情愫在其中,所以,在特定的日子里,送給一個男生非常喜歡的游戲手辦,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而室友經常會在游戲中有著各種角色的扮演,看到這個游戲手辦,自然會羨慕有一個懂事女朋友。
2、運動鞋
男孩子往往對鞋甚是偏愛,特別是喜歡的明星同款更是情有獨鐘。所以,在平時,男生喜歡的,要多留意,這樣在特定的日子,送上一雙,那絕對是討歡心。當然,若是限量版那更是讓其驚喜過望。想來,接到送的這雙鞋,走個路,打個球,那都會腳底生風,覺得不尋常。
3、高配置手機
5G的時代已經到來,不妨送男生一個高配置的手機,讓對方體會一把速度與激情。面對新產品,男人的好奇心往往很難有免疫力。
4、手表
男人喜歡表,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手表的等級決定了價錢的高低。所以,要斟酌自己的能力。不能太過奢靡讓自己負債。知道手表的含義,有走運之說,也是表白,表心意的意思。一旦男生收到女朋友送的手表,那這份心意自然是一目了然。而面對這份女生的大膽表示,舍友們自然是會羨慕不已。
七夕節紀念誰
七夕節紀念牛郎和織女。七夕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起源于上古時期,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在這個節日里,人們慶祝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因為他們每年會在七月初七于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的由來
1、自然天象崇拜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春秋命歷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漢書·律歷志》:“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p>
《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于牽牛;故從牛,勿聲”?!妒印罚骸疤熳笫娑馉颗?,地右辟而起畢昴”?!短旃贂穂正義]:“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為吳之分野也”。
《開元占經》卷61引石氏曰:“牽牛生于列澤之邑,以主越國”。按:牽牛星是吳、越之地的分野星。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地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
婺女星后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云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于天上的鵲橋相會,后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2、時間數字崇拜
“七月初七”與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征。
3、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周期?!饵S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說法,"為一身陰陽之海,五氣貞元",也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
三七腎氣平均,最后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
七夕的傳統風俗習慣
1、拜織女
“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事情,需要提前約好親朋好友聯合舉辦。提前齋戒后在月光下擺桌,一起聊天吃果子,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們祈求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玩到半夜始散,而現在情侶們也可以一起賞月游玩,增進感情。
2、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種下粟米的生出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嫩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南方也稱為“泡巧”。
3、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而在現在的七夕節,男生們送女生一瓶指甲油,并為她染指甲,也算是參與了七夕傳統。
4、婦女洗頭
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里的圣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5、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七夕節為什么要乞巧節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并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據《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為乞巧棚。其盛況可見一斑。乞巧活動,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
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曬與日光下,然后丟枚小針浮于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節又演變為七娘會,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約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面等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于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游人評賞,然后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