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電影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諾蘭導演的獨特風格,迷宮般的敘事,破碎的時間線索,看的時候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才能跟上導演的節奏。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奧本海默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歡迎閱讀!
奧本海默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945年7月16日凌晨5點30分,美國新墨西哥州三一實驗場3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看見了他此生從未見過的壯觀景象:地平線上,一道巨大的白光閃過,漸漸地,白光變成了耀眼的黃橙色的火球,夾雜著火焰和黑色塵埃,不斷向上翻滾。后來,奧本海默回憶,在那個場景下,他心中閃現出的是印度經典作品《薄伽梵歌》中的句子:“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這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新電影《奧本海默》中的一個場面,它記錄了“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也就是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時的場景?!秺W本海默》將于2023年8月30日在中國上映。也是在8月底,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奧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以下簡稱《奧本海默傳》)的中文版也同時面世。8月26日,《奧本海默傳》的作者之一,美國作家凱·伯德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對電影《奧本海默》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這部電影“是偉大的藝術成就,也精準地承載了那段歷史”。在伯德眼中,奧本海默的整個人生,是一個極盡復雜的故事。
《奧本海默》故事背景介紹
1.奧本海默1904年出生在美國,是德國猶太人后裔。
2.奧本海默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然后在1924-1927年先后在英國的劍橋大學和德國的哥廷根大學留學,在德國的時候師從著名的物理學大師玻恩。
3.1938年,兩位德國物理學家成功驗證了核裂變,成為當時物理學界最大的新聞。這條新聞之所以那么轟動,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為當時的世界局勢已經很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而物理學家們一看到核裂變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都能秒懂這玩意可以做炸彈,用于軍事。
4.1939年,德國對波蘭進行了突襲,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世界被劃分為法西斯陣營和反法西斯同盟。人類被迫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陣營,彼此展開戰爭。許多師生、同學和校友不得不成為敵人。德國和美國也開始了一場科學家爭奪戰,幾乎每一個知名的科學家都成為雙方爭奪的對象。__采取了殘酷的戰略,如果科學家不能為他所用,就會被淘汰。因此,許多科學家在這個時期發生了逃亡的故事。
5.在二戰爆發的同一年,1939年納粹德國就啟動了原子彈研制計劃,代號叫“鈾俱樂部”,領銜的科學家是著名的海森堡。
6.1941年,一群美國物理學家察覺到若納粹先制造出原子彈,將會造成不可預料的后果。因此,在物理學家西拉德的領導下,許多物理學家聯名向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在納粹之前制造出原子彈。羅斯福收到了西拉德寫給他的信,該信上還有愛因斯坦的簽名,據說愛因斯坦的簽名對羅斯福產生了重大影響。于是,1941年10月,羅斯福正式批準了原子彈的緊急計劃,后來被稱為“曼哈頓計劃”。
7.曼哈頓計劃實際上有兩個領導人,一個是代表軍方的格羅夫將軍,負責基地建設、后勤保障、安全保衛等非科學工作。而科學上的工作則由奧本海默領導。參與人數從最初的幾百人上升到6000多人。
8.當曼哈頓計劃剛剛設立時,最初的目標是應對德國的威脅。奧本海默與德國的海森堡成為直接的競爭對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即將成功研制出原子彈之際,也就是離第一次試爆成功還有兩個月的時候,德國在1945年5月投降了。曼哈頓計劃的設想敵已經不存在了,這使得科學家們開始討論是否有必要繼續釋放地獄之火。最終,奧本海默說服了科學家們繼續研制原子彈,因為日本尚未投降。
9.1945年7月16日,曼哈頓計劃第一次試爆核彈,取得了成功。多年后,奧本海默在一次電視廣播中回憶說:當火球出現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話:我現在已成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10.在日本投降、二戰結束后,美蘇之間的冷戰開始,麥卡錫主義在美國興盛。一群極右翼的美國人,以參議員麥卡錫為首,開始惡意中傷和迫害那些被懷疑為共產黨的美國人。這段歷史是美國的一個污點。奧本海默的家人和情人都與美國共產黨有關,而曼哈頓計劃中的一位科學家也被證實是蘇聯間諜,因此,奧本海默也受到了懷疑。
11.劉易斯·斯特勞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主席,與奧本海默產生了分歧。斯特勞斯試圖迫使奧本海默辭職,但奧本海默沒有屈服,而是選擇接受國會聽證會的調查。盡管國會聽證會不同于法庭審判,但其嚴肅程度并不遜色于法庭。參與聽證的人都必須宣誓誠實,偽證則是重罪。從1954年4月開始,聽證會持續了三個月。雖然大多數曾與奧本海默共事的科學家都給予了他有利的證詞,但著名科學家泰勒卻提供了對奧本海默不利的證詞。泰勒因此在科學界引起了憤慨,也失去了良好的聲譽。
《奧本海默》電影經典臺詞
1、I don't know if we can be trusted with such a weapon.But I have no choice.(我不知道我們能不能相信這樣的武器,但我別無選擇。)
2、The world is changing.Reforming.This is your moment.(世界正在變化、革新,這是屬于你的時刻。)
3、Is anyone ever going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what's happening here?(有人愿意說出這里發生的事的真相嗎?)
4、They won't fear it until they understand it.And they won't understand it until they've used it.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他們不會害怕,直到他們了解原子彈是什么;他們不會了解,直到他們使用它。理論只能帶你走到這里。)
5、The man who moved the Earth.(他是撼動了世界的男人。)
6、Now I am become Death,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電影《奧本海默》評分怎么樣
電影《奧本海默》海外上映后,好評不斷。
《奧本海默》一句話描述
1.我們別無選擇
面對納粹研發原子彈的進度已經超前一段時間,猶太人出身,深知納粹邪惡殘忍的奧本海默(席尼墨菲飾),責無旁貸扛起研發原子彈的重責大任,對他來說「我不知道是否該制造原子彈,但絕不能讓納粹搶先一步」,他們看似被迫投入這場軍備競賽,但諷刺的是,在納粹投降后,仍然沒有要停止研發,因為永遠有新的敵人。
2.機率幾乎是零
贊研發原子彈的過程中,一度以為核連鎖反應不會停止,并且會燃燒整個大氣層,讓世界毀滅。 雖然后來通過計算一再證明這樣的機率「幾乎是零」,但還是有那么一點點點點點的可能性。 所以在三位一體核試爆的當下,所有人都還是非常緊張,不只是害怕失敗,更害怕整個地球一起完蛋。
3.理論是有局限性的
理論是有局限性的,這句話套在任何科學學問上應該都適用。 理論就是在觀察到現象、提出假設后,透過實驗一次次修正,更可能會因此找到新的可能性。 就像奧本海默一開始的計算,也認為原子彈不太可能被制造出來,但經由粒子加速器的實驗結果,卻開啟了這樣的可能性,所以在科學中,理論與實驗都是相當重要的。
4.沒人知道你相信什么? 你自己知道嗎?
被譽為「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班尼沙夫戴飾)早在曼哈頓計劃時期,就跟奧本海默及部分科學家不太對盤。 戰后泰勒在一次的會面場合質疑奧本海默「沒人知道你相信什么? 你自己知道嗎?” 來嘲諷他戰前戰后對核能態度的改變。 而之后兩人的立場也正式站到對立面。
5.你賦予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這個世界卻毫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