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拜年的禮儀有哪些
春節是我們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節日,也是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的過年習俗也是很多的,拜年就是其中之一,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春節拜年的禮儀有哪些,歡迎閱讀!
春節拜年的禮儀
1、祭祀先人。給親戚拜年,若有逝去的長輩時,則要準備冥錢和火紙,給他們上墳,以祭祀先人。時間,一般選擇在午飯之后。
2、約定時間。拜年的對方家庭親友眾多的情況下,應提前與別的親戚相約,分批分人前往拜年,以免對方當日接待不過來。
3、攜帶禮物。有老人、孩子、孕婦的家庭,前往拜年時,不能空手,一定要相應地帶上適當的禮物。
4、服裝穿著。拜年期間,忌諱穿一身白色衣服,應穿彩色、紅色、深色等衣服。服裝款式,以休閑、時尚、運動為宜,不宜穿西服、晚禮服等太正式的服裝。
5、時間控制。有飯局的拜年,應以提前一個小時趕到,離開時間視情況而定。普通的拜年,不宜久坐,以半個小時之內為宜。
6、溝通交流。拜年時,應關注對方家庭人員的身體健康,送上美好祝福。贊揚老人,鼓勵孩子,活躍氣氛,應多給別人講話交流的機會,不宜太過表現自己。
春節拜年的禮儀
1、去別人家拜年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提前預約。讓人有時間準備和安排時間。給長輩或者領導拜年要選擇上午比較好,若過早登門拜年,容易主人措手不及。
2、傳統的拜年禮儀,給長輩要 叩拜,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叩頭。叩頭是晚輩給長輩的最隆重的禮儀,也代表給長輩最好的祝福,不過現在很多人已經不這樣了。現在最多的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雙手高舉 ,向前彎腰,腰彎越低,表示越尊敬長輩。以上這兩種是給長輩或者威望比較高的人的拜年禮。平輩之間多用拱手禮, 手勢和作揖禮相同,不用彎腰低頭, 相互祝福。
3、給長輩、領導、老師拜年要帶禮物,禮物不要太貴,得體就行,如果對方家里有孩子要準備紅包,要注意自己的穿著得體,盡量休閑時尚為宜,聊天要多說好聽的,吉祥的、祝福的,要先和老人打招呼,對老人長輩要多贊美健康、氣色、胃口方面的,中年和青年要多聊工作事業升職加薪和家庭幸福之類的,要夸女主人漂亮。對孩子要夸聰明有禮貌,多聊開心的話題,不要給人負能量,不要說抱怨的話。
“拜年”的由來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兒孫晚輩給長輩親人拜年,要行拜年禮。傳統的拜年禮是向長輩親人三叩首,現在大多已改為三鞠躬。一邊行禮,一邊祝愿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端坐,接受兒孫們的拜年以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兒孫晚輩,這就是“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其他親戚之間則互相拜年,陸陸續續,可以持續很多天。朋友之間見面,則互道“恭喜發財”或“新年好”,以示慶賀。
拜年活動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孝敬孝順,長輩對兒孫的慈愛關懷;親戚朋友之間的拜年,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拜年活動。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把當時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動寫得有聲有色。
拜年的講究有哪些
一是叩拜,即跪拜磕頭,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晚輩給長輩,尤其是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還行這種禮儀。
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勢是先雙手抱拳前舉。這抱拳可不能亂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兇拜”。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后鞠躬。這種禮儀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或下級向上級拜年時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適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這種禮儀多見于平輩間的拜年。
四是萬福,古代婦女禮儀的一種,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側腰肋間,上下微晃數下,雙膝微微下蹲,有時,邊行禮邊口稱萬福。當代已經鮮有襲用。
五是鞠躬,現代通用禮儀,用于拜年,多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亦可用于平輩間,男女皆行。
拜年時的一些基本禮儀
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并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食用。
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邀請人家回訪。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贊美幾句。臨分手時,可發出邀請,表示回報的意思。
“吉利話”要說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松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