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由來與簡介解析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那么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2024除夕夜的由來與簡介解析大全,歡迎閱讀!
除夕夜的由來與簡介
除夕由來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答應后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跋Α鲍F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
除夕簡介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疬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夜怎么過
1、除夕夜準備年夜飯
在除夕夜這一天,家家戶戶不管工作有多忙,只要過了中午12點,都要早早的收工回家,因為要為除夕夜的年夜飯做好準備,要從中午忙到晚上。
2、除夕夜貼對聯
除夕夜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很多人家,已經開始忙著為門前門后貼上春節的對聯了,迎接新年的到來。
3、除夕夜放鞭炮
相信八零后的朋友都有兒時的記憶,除夕夜到第二天大年初一,家家戶戶的鞭炮都放不完,現在雖然有些地方禁止燃放炮竹了,但仍然有些農村地方有這個習俗。
4、除夕夜看春晚
每年的除夕夜,春節聯歡晚會,都是家家戶戶必收看的電視節目,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除夕習慣,除夕夜沒有春晚,那不叫除夕。
5、除夕夜守歲
年輕一輩的人可能還不知道什么叫做守歲,守歲的意思就是從除夕夜那一個晚上,一直通宵到第二天(大年初一),以前的人都是這樣迎接新年的到來的,不過現代的人都是除夕過了十二點就睡覺了。
6、除夕夜包紅包
紅包是過年少不了的壓歲錢,所以在除夕夜這一個晚上,很多大人都會先包好紅包,等待新年來臨,給小朋友壓歲錢。
除夕夜的風俗
一、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呂氏春秋》中說,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二、貼年紅
1、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2、窗花和“?!弊郑涸诿耖g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3、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
三、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四、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五、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六、掛燈籠
掛燈籠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過年掛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征著平安祥和、紅紅火火。
除夕夜有哪些講究
1、如果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么,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2、大門上的“?!弊郑f不要倒著貼。
3、家中破損的家具要處理:該扔的扔、該修理的修理。千萬不要屆時坐在搖晃的椅子上。
4、檢查家中所有燈泡,不亮的燈泡要換新。晚上所有的燈要打開,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5、晚上12點之前要在家或者其他適合的地方燒香拜佛。
6、要穿紅衣裳、掛紅燈,放鞭炮。以圖吉利。
7、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8、自己單獨過年的朋友,鄭博士建議你將電視機(或音響)全天全夜開放,以增加自己的“氣場”。
9、除夕堅持在工作崗位和在旅途上的朋友,請打開你的手機放出嘹亮的歌聲,并祝福自己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10、無論男女、無論你身在何方,只要在除夕夜晚在雙手上寫字,就能心想事成,方法是:男左女右——男性朋友在左手(女性為右手)寫上“馬到”兩字;男性朋友在右手上(女性為左手)寫上“成功”兩字。那么,你就會在馬年好運多多、心想事成。注意:要用紅筆寫字,如果不能用紅筆,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其他顏色的筆;另外手上的字要保持到在大年初一方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