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今晚集中收看“直播課堂”?重慶辟謠提醒:小心有詐!
2023年12月4日,自稱是梁平區(qū)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李志城”給梁平區(qū)中小學校長打電話,并添加微信要求將收看“《預防校園欺凌》為主題的線上家庭教育直播講堂”安排轉發(fā)到學校的家長微信群,讓家長晚上7:00通過點擊鏈接進入直播間觀看。經向梁平區(qū)委宣傳部核實,該單位并沒有此人,也未發(fā)布過相關通知,該信息為不實信息。
據悉,這是詐騙分子利用家長重視孩子安全教育的心理,設置的一場網絡騙局。詐騙分子一般冒充宣傳、教育等部門有關科室工作人員,發(fā)布直播鏈接引導家長觀看,誘導家長購買相關產品。
相關騙局屢次發(fā)生
除了騙老師,還要騙家長
近年來,類似這樣打著官方旗號讓家長收看線上公益直播課,并且通過“公益課”賣產品的事件在多地也有發(fā)生,此類“公益課”騙局,主要是面對老師和家長的傳銷,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收到這一類消息的同時,務必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入騙局。
據了解,詐騙分子除了在相關群里進行發(fā)布通知外,甚至還會冒充政府工作人員,摳圖偽造教育局公章,將“公益課”的通知以“紅頭文件”的形式發(fā)送給家長,要求學校家長觀看線上直播。曾有家長反饋,在觀看直播課時,“講師”會不斷推銷可“深入學習”的教輔資料,價格由40元到近百元不等。在“講師”“洗腦式”話術下,有部分家長購買了相關產品。
以下幾類騙局需要家長們關注:
01繳費類詐騙
詐騙分子主要是通過盜取或克隆老師的微信、QQ等,混進家長群,利用家長對老師的信任,索要學雜費用,“指導”轉賬進行詐騙。
02謊稱孩子出事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冒充學校領導、班主任等身份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借以“孩子剛到學校出事了,如生病、暈倒等,需要住院,急需家長轉賬匯款支付醫(yī)藥費用”等理由,在家長未經核實且情緒慌亂的情況下,引導家長轉賬到指定的銀行賬號,進而實施詐騙。
03點擊鏈接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老師給家長發(fā)送帶有鏈接的短信,謊稱點擊鏈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相關信息。點擊鏈接后,實則為木馬鏈接,盜取個人信息,騙取驗證碼,從而盜取銀行卡賬戶資金。
04助學金、助學貸款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學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員,謊稱有針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提供信息辦理相關手續(xù)便可轉入家長賬戶,得到信息后以繳納相關費用為由,讓家長轉款騙取錢財。
重慶辟謠提醒
請家長們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不掃描不明二維碼,更不要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在日常生活中應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有疑問可以及時與校方、班級老師或其他學生家長進行核實,一旦被騙可以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